本文认为从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贡献度来看,流通服务业综合序参量小于制造业,反映出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2009-2016 年间全国以及各区域融合协调度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是整体融合水平不高,目前还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水平存在很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由东至西梯度递减的趋势。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产业融合现象由来已久,是指动态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或者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导致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最后形成新的产业的现象。产业融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服务化程度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演进规律。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流通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形成了独立的服务业部门。自此以后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就存在着形式多样且极其复杂的关联互动,最初的流通服务业单纯承担制造业产品的交换功能。随着分工的不断细化,一方面流通业作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的投入要素,通过承接制造业外包出来的批发物流、销售等服务既促进和支撑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又实现了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又不断增加对流通服务业的需求,不断拓展流通服务业的市场空间。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渐渐出现互动融合的发展态势且密不可分。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加速发展,互联网逐渐向各个产业渗透,尤其是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与流通服务业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流通服务业利用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互联网密切了流通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使得两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成为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但是互联网作为企业基础资源影响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引入互联网资源后,互联网、流通服务业、制造业三者之间如何协调运行?以及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互联网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影响是否有不同?目前对于这些问题还不明确。因此,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以及“互联网”理念的深入剖析,探讨互联网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影响路径。
....................
1.2 相关概念界定和主要研究方法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1.1 互联网
互联网在中国 30 多年的开发和运用中,实现了从普及、商业化、智能化向“互联网+”过渡,信息传递模式也从单向向双向发生变化。这一变迁过程,不仅代表着技术的变化,也映射着思想和观念的变化。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普及化阶段,在这一阶段,服务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都促进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提高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互动的频率。然而,信息传递是只能从网络到用户,而不能双向传递。这一阶段用户都不是集中的,而是处于和网站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二是商业化阶段,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的出现使得网民不单纯是互联网的使用者,而是可以完全参与到互联网中去,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做平台的维护者。从而打破了互联网与用户的隔离状态。与第一阶段的互联网相比,这一阶段在传播方式上逐渐升级,由中间服务商传播逐渐转变为用户传播占主导的状态。三是智能化阶段,主要代表是各种 App、微信等社交工具等的出现,不论哪一个,目的都是为了极大满足消费者的长尾需求、构建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服务通道。在这一普遍趋势下,传统的企业逐渐参与到互联网中去,利用互联网精准刻画、集合和传递,客户需求信息,挖掘潜在需求,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体验。这一阶段中,互联网密切了消费者和企业间的关系,成为企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工具。四是“互联网+”阶段,这一阶段,互联网的发展和积累速度不断增强,而且这一阶段的互联网的作用不仅仅体现为技术和工具,而是产生了很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这一阶段,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主动参与到整个生产活动中,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为企业产品的生产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进而促进产品、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由消费者和企业共同创造价值。本文提到的互联网主要指第三和第四阶段,即智能化和“互联网+”阶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2.1 产业融合的研究
在产业融合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围绕融合的内涵、动因、过程、影响(效应)等方面展开具体研究。
关于产业融合的内涵,最开始是由 Rosenberg(1963)[23]提出来的,他明确指出:相同的技术用在不同的行业上,就会导致专业机械行业的出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Technology Convergence”(产业融合)的概念。Sahal(1985)、Dosi(1988)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相同的技术可以使技术创新发生在不同的产业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的融合。Bally(2005)[3]提出,技术上的融合除了会出现在计算机、通信行业,而且还可能发生在餐饮、服装、机械等其他行业,因此技术上的融合会通过改变原本产业的边界进而改变产业的竞争环境,为它们的逐步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胡永佳(2007)[39]从产业融合的主要特征以及涉及的范畴来解释产业融合的概念。其中产业融合的主要特征包括技术的演进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融合的范围涉及狭义、广义、中间三个层次。
有关产业融合的动因、过程的研究,学者们的主要观点是:只有经过技术、管理以及业务层面上的融合最后再到市场的融合,才能逐步实现产业融合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进步、政策的放开、企业管理的创新(如:企业联盟等)等共同促进了产业的融合。周振华(2003)[87]提出,产业融合指的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过程中,通信行业、电视等在技术、业务、市场、运营等方面逐步突破传统产业界限最终实现融合的一种经济现象。植草益(2001)[84];指出产业融合不单单会发生在信息传输行业,还可能会在交通运输、制造等行业出现,他认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变革和政策规制的放松导致行业壁垒降低。于任刚、李玉红(2004)[83]指出产业融合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之间相互独立,界限分明,产业间的壁垒很高,第二个阶段是不同产业从相互独立逐渐开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上的变革带来的技术融合使得技术边界逐渐模糊。第三个阶段是产业从互动走向融合,产业界限更加模糊,融合程度日益加深。胡金星(2007)[38]提出,产业融合是一种自组织过程(互联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企业商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且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包括:激励、动力等。其中激励因素包括技术变革、竞争、网络、合作效应,动力因素包括竞争和协同两方面。
......................
2.2 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研究
关于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以下角度展开探究:
第一是需求角度:主要观点是: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石和需求来源,Guerrieri 和 Meliciani(2003)[11]指出制造业决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伴随着制造业产生的。程大中(2006)利用我国投入产出数据,结果发现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最高的是第二产业,然后才是本身。
第二是供给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形成的主要观点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尤其对制造业生产率、竞争力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两者亦是单向因果关系。(Papppas&Sheehan,1998[21])。Hutton(2004)[14]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地位演变的历程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并通过企业管理等辅助功能起到润滑效果,成为提高商品生产率的重要工具。Eswaran&Kotwal(2002)[9]也是将生产性服务业放在主导位置,认为其对制造业的效率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刘志彪(2006)提出制造业产品中的人力和知识资本等价值要素均来自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张亚军、干春晖、郑若谷(2014)[99]通过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很明显,反之则不成立。
第三是互动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主要观点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一种互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Francois(1990)[10]等认为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服务业逐渐独立出来,给制造业提供服务,制造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两者进入了高度互补的发展阶段。部分学者从产业分工协作、价值链层面研究两大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Eswaran and Kotwal(2002)[9]认为服务业可以通过降低制造业的中间服务成本,以及促进它的专业化、高级化这两个方面来实现自身的发展。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2006)[35]指出要实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互动,关键在于推动制造业将生产性服务进行外包。刘明宇、芮明杰、姚凯(2010)[46]将嵌入性概念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关系的分析中。
............................
3 基于耦合模型的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的测算 ............................. 13
3.1 耦合模型的建立.......................... 13
3.1.1 序参量计算 ....................... 13
3.1.2 权重的确定 ....................... 13
4 互联网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影响路径 ......................... 23
4.1 互联网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中介效应.................... 23
4.1.1 互联网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 23
4.1.2 互联网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 25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41
5.1 研究结论................ 41
5.2. 政策建议.................... 42
4 互联网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影响路径
4.1 互联网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中介效应
4.1.1 互联网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吴勇毅(2013)[72]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占据价值链的高端位置,是因为他们主动改变生产模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主要产业的核心技术,加快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在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互联网主要作用于两方面,一是作用于价值链上游的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另一方面是作用于价值链下游的物流配送、产品销售、回收及售后维修服务等环节。互联网在价值链上游的应用可以保证产品在生产中得到合理的计划与运营中得到全程的跟踪和监测,以解决售后维护、产品检修等问题。在此过程中,用网络将人、流程、数据连接,使得企业与其他主体间可以实现协同制造、资源共享(臧冀原,2018)[95];互联网在价值链下游的应用有利于产品在流通过程造企业利用互联网与提供物流配送、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流通企业实现实时数据交互,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分销商库存,节约了流通成本,而且利用互联网的交易数据传导功能,制造企业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市场终端的需求信息,有利于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快速调整企业生产计划。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我国 30 个省份 2009-2016 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以此来表示两大产业的融合度。结果表明:第一,从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贡献度来看,流通服务业综合序参量小于制造业,反映出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第二,2009-2016 年间全国以及各区域融合协调度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是整体融合水平不高,目前还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第三,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水平存在很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由东至西梯度递减的趋势。
其次引入交易成本、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以及市场化程度、政府政策为调节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具体路径。从全国样本来看,互联网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需求和促进技术创新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并且此种作用很有可能受到外部市场化程度和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
第一,在不考虑交易成本、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创新的情况下,互联网能显著促进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高水平的互联网技术成为促进两大产业互动融合的助推器。
第二,互联网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厂商之间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在协作沟通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部分费用,互联网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风险等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可以促进市场需求的扩大。互联网通过及时准确获取信息、预测消费者行为,摆脱消费的时空限制、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有效扩大市场需求;互联网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把握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影响的实证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经济论文,互联网,流通服务业,制造业,互动融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经济论文文章
- 华东地区工业经济R&D空间溢出效应的测度与
-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
-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股权优
- FDI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影响因
- 农户政策性贷款影响因素分析:以淮安为例
- 生计资本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以
- 森林公园安全管理能力的游客感知及影响因素
- 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要素实证范文分析——基于
- 环境规制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 不同技术创新模式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
- 行政审批改革与企业市场势力——来自地级市
- 基于POI数据的房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以长
- 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否实现能耗总量和强度“双
- 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对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