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金融如何支持甘肃经济发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99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引言

1.1 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各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一届政府更是把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作为施政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农村要素市场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保持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姚耀军,2004:25)

新中国成立之后,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村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农业支撑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商业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农村金融的“抽水机”,农村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发展非常缓慢,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特殊阶段。因此这一时期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通过推行城镇化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整个农村的资源供求关系出先现了新变化,这一变化使得农村对农村金融从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但从目前情况看来,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现有的农村金融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村自有资金大量外流。农村现有的正规金融机构充当农村金融的榨汁机,把从农村吸收的有限的存款转存到中央银行,转而流通到的城市地区,使得这些自有的农村资金不能回流。造成了农村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供给不足。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农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纷纷上撤,农村信用社功能定位模糊等种种原因,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供给减少,仅有的一些金融机构还对有资金需求的农村企业和农户百般刁难,使得很多企业和农民举债无门,这种无法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的状况造成了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农村资金严重匮乏使得农业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近几年来农村金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对暂时的缓解农村资金需求的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长远看来,依然难以满足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农村金融发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的问题,就迫在眉睫,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本文选择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探索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根据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这对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和金融有关的问题历来都是经济领域的热点,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学者,都在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1891年英国学者波特描述了英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情况。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Levine(1997)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方面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模式,强调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往往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二是“供给领先”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他还认为,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金融不完善,同时也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金融供给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因此,健全和完善农业金融供给就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先决条件,所以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供给领先型金融模式”。

Goldsmith在1911年提出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这是针对金融和经济之间的最早研究,但是没有深入研究。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格利和爱德华肖第一次在现代金融史上从金融的角度研究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格利和肖认为“一国经济能否有效地运用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金融制度的效率。 Claudio Gonzalez Vega(2003)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种经济主体的关系问题,并分析了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手段,即将农村金融市场深化,深化金融服务功能,改革发展中国家现行的金融监管方式,改进各项法规制度。

HANS D.SEIBEL(2001)对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随着货币经济的膨胀,非正式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但在规模,延伸和持续性上都受到了限制,提出了让非正式金融正规化的观点。

戈德.史密斯在)论证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性,提出“金融相关比率”(FIR)概念,得出“金融相关比率越高,金融发展水平就越高,从而经济增长率就越高的基本结论。金融发展不仅包括金融增长,表现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规模数量的扩张,而且还包括金融的分化,即金融功能的细化和金融结构的优化。这样,金融才能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否则,金融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抑制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方面,McKinnon (1973)研究了贫困国家农村金融互助组织在金融服务,存贷款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他肯定了乡村银行集体借贷的优点和客户信息收集的优点,但也具有产权不明,规模过小的缺点。Kellees(2004)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研究表明,微观金融的潜在客户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非正式金融组织,他将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的原因归结为:正规贷款的有限供给,国家执行贷款政策能力有限,地方政治经济分割趋势严重,许多微观金融组织存在制度缺陷。

麦金龙和肖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金融抑制的关系,并认为这样的关系在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由此其农村的金融体系特征就显示在国有金融垄断经营,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他们都共同主张强化金融中介的作用,特别是提高利率。他们认为,更高的、正常的实际利率对储蓄和投资都有刺激作用。金融中介作用的加强,会降低对外债和外援的依赖。此外,由于放松管制,民间金融机构也能适应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而发展。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之间将会出现良性循环局面。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忽视了农村金融部门的作用,对农村金融采取了金融压抑的政策,即通过把名义利率保持在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水平,从农村攫取租金,使民间部门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为负,结果造成金融发展水平低,机构组织薄弱,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农村金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克服农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稳定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规划。

1.2.2.1关于农村金融抑制的研究

李锐,朱喜(2007)通过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认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尤其严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农村长期进行金融管制,限制民间金融活动及其私人组织,正式金融机构成为输出农村储蓄的工具,直接导致农村金融资产的严重匮乏,成为我国农户金融抑制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王金平(2006)认为,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金融抑制属于典型的供给型金融抑制,从而导致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供给不足,也就是不适当的制度安排。

何德旭与饶明(2007)试图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运用金融排斥性理论框架解析我国金融抑制的深层原因,他们认为产生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造成了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从而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配置足够的金融(信贷)资源。

鉴于农村金融市场出现的金融抑制问题,国内多数文献认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进行金融深化。王安明(2005)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金融深化的理论和制度。在此基础上,王国华与李克强(2006)进一步指出,农村金融深化的根本还在于制度创新,所以,应从农村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数量与特征,来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基本思路。于是,任伟(2006)李春梅(2007)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指出政府应该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大局出发,从国家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制定全面,系统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分阶段的实施规划。

总的来看,我国农村目前既存在供给性金融抑制,又有着需求性金融抑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抑制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不开放,商业性金融供给不足,农民融资贷款难等问题。


1.2.2.2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研究

周立(2006)认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并非是为了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而最初为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储备需要,所以资金的外流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孔祥毅(2006)指出农村在金融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供给不足,机构功能的错位,市场调节失灵,要真正让金融在农村发展中得到持续性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是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

何文广(2003)指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系统工程,包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完善和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形成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等等。

王志强(2003)指出,中国农村金融潜在风险较大,成因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金融体系有问题,效率低下,隐含着一定的风险。黄燕君(2000)、何广文、冯兴元(2004)等认为现行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导致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育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何广文(2001)认为我国金融发展应遵循以东部和城市为中心推进的模式,而金融改革首先在城市进行,这就必然造成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部门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

黄卫红(2006)指出,中国农村广泛存在的金融抑制导致农村资金外流和内源性融资盛行,要解决农村资金匮乏和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长期并存这一矛盾,必须通过政府深化金融改革。

张晓山认为,农业银行从县域经济大面积退出和农村信用社资金大量外流的背景下,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日趋严重,并且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是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目前的农村金融改革都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无法改变农村资金向城市输血的现状。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建立适应农村多层次金融需求,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

1.2.2.3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

熊德平教授认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既可以相互促进,又可以相互制约,关系状况取决于政府以及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系统发挥其功能的能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供求均衡具有多重性,只有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具有高度稳定性的长期均衡才是协调发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以良好的产业发展、信用关系和主体行为为条件。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但成长路径具有一致性。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手段的选择经历了从单一的市场或政府协调,到政府、市场以及介于其间的企业、准市场组织、关系网络和社会协调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过程,并由狭义的信贷支农逐步发展为以交易为特征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互惠发展。

周孟亮认为:农村经济具有分散,地区差异大,产业化程度低等特点,,不但面临自然风险,而且面临经济风险,导致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村生产分散,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导致农村金融交易成本高。

1.2.2.4关于农村民间金融的研究

农村民间金融,是指国有农村金融体系之外所发生的金融交易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低层次、无组织的民间借贷关系,又包括较高层次、有组织地通过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的金融活动及交易关系。可以把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形式分为体制内的民间金融和体制外非正式的民间金融。一般体制内的民间金融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并按照国家的现行金融政策法规运行。主要指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外的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有和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民间自由借贷等几种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任何一项金融工具均不能完全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组织多样性和工具多样化因其各自不同的功能而成为必需。近期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虽然存在不同的农村金融模式,但建立一个机构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和推行农村利率市场化是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当前发展中国家的正规金融体系还未十分健全和发达、现代的金融机构尚末惠及许多农村地区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了信息、关系、社区法则等各种社会资源,从而化解因资源稀缺和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制约,放松居民的融资约束,不失为一种次优的选择。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业增长、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农民建立现代信用观念—资金的有偿使用和增值收益,还可以弥补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顺利运行。

张杰(2005)认为,大量的农户存款进入国有正式金融机构而转移到非农部门,农户的信贷需求尤其是生产性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尽管政府一直通过农村正式金融向农村提供廉价的贴息贷款,由于贷款管理的落后和贷款配合的错误,使得大量正式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主要转向较富裕的农户,收入较低的农户信贷需求仍然需要通过非正式金融得以满足(殷本杰)。

温铁军(2004)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例研究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兴衰,发现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理论界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基本上达成如下共识: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民消费,投资以及应对风险上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必须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1.2.2.5 农村金融机构及其制度体系的研究

林毅夫指出,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是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很主要的原因之一。只有城市的中小银行,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对于农村来说,中小银行都太大了,合适的是小额信贷,民间自发的金融合作,互助会及其他的自发借贷行为)的存在和发展才能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结构调整做出贡献。

杜晓山在《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一文中指出,我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影响,缺乏利用金融体系的基础,金融努力程度低下。同时区域文化的影响也是导致金融努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农村,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深刻,讲究“中庸之道”,崇尚“祖宗之法不可变”,缺乏市场经济发展应该具有的创新和风险意识,缺乏理性分析,缺乏利益最大化追求的经济主体。

张杰(2005)从中国农贷制度的历史演进出发,认为农村信用社体制不能摆脱“赈贷”的使命,因此注定是一种外生金融组织形式,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从长期考虑必须注重内生金融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从短期来看必须强化对信用社制度以及其他农村金融制度的修修补补。

李明贤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主体金融努力程度不高,农村政策性金融和财政资金应该先行投入,重点发挥农村政策性资源配置方式的作用。政策性金融是针对农业面临自然,市场双重风险而采取相应补贴的重要手段。

陆磊(2003)从产权理论与资源配置理论出发,提出了农村金融发展各阶段与金融主体建设的相关思路,认为农村金融发展要解决公共品和私人品界限划分问题,以此作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定位的基础,并论述了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机制,设想了一幅“政策性-合作性-商业性”金融三位一体的发展图景

谢平(2001)提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必须实现多样化,在兼顾各地区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社、商业保险公司和证券机构在内的多层次机构网络;提供包括存贷款、证券融资、证券交易、财产、人寿和再保险和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在内的多样化金融工具”。

在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方面,我国学者总体达成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①要注重农村金融体系安排的内生性,机械移植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金融体系注定是要无功而返的(张杰,2006);②要注重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及其决定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多样性;③要注重多样性金融组织的和谐共处,共存共荣;④要注重不同金融组织形式之间的演进关系和演进条件,要不失时机地制造条件促进农村金融组织的演进;⑤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要综合运用包括公共财政政策(谢平,2006)和新农村建设(王醒男,2006)以及其他多种宏观经济政策,营造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1.2.3 总结

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问题也很突出。民间借贷的扩张,造成了大量资金长期在正式金融体外循环,导致了金融信号的失真,干扰了中央银行对社会信用和资金的总量监测,弱化了国家金融调控的能力,此外,民间借贷的扩张还会减弱金融调控的效果,扰乱金融秩序,加大金融风险。

因此,金融支持甘肃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申花

1.3研究思路

本文在对己有的金融发展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其次选取了一套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金融效率三个方面指标体系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首先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理论研究,阐述了农村金融的重要性和职能作用。然后对国内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借鉴。进而探讨甘肃农村金融在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加快甘肃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1.4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4.1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

长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总结了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核心理论。主要对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以及这三种理论在我国农村的实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比较;同时对经济增长的两个传统理论以及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第三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甘肃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显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指标在是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的,

同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

第四部分分析了甘肃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得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正规金融体制不完善,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不适应,农村金融机构效率比较低,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缺陷,以及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强烈的干预作用都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原因。

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部分。

本章主要是根据前面的实证分析的结果,寻找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从而实现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

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1.4.2 研究框架

1. 5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全国农村的数据,尝试着构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全新地衡量。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三个方面。

(2)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从扩大农村金融规模、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三个方面来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从农村金融需求对象来看,与“三农”相对应,农村金融需求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农户金融需求,指农户日常生活消费和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2)农村企业金融需求,指农村企业在创立、发展壮大过程中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3)农村发展需求,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

2.1农户金融需求分析

2.1.1从信贷需求主体的多层次性分析农户金融需求

根据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维持型农户和市场型农户。各种类型的农户,在某些方面的金融需求虽然是同质的,但其金融需求的形式特征和满足金融需求的手段和要求却是不一致的。

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层次,其生产和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它作为金融机构放款的承贷主体是不健全的,贷款风险较大,虽然它们对贷款也产生需求,但是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只能以较为特殊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政策性金融的优惠贷款资金、民间渠道的小额贷款(如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NGO援助等)、政府财政性扶贫资金是贫困农户满足资金需求的重要方式。

维持型农户,已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具有传统的负债观念和负债意识,一般较为讲求信誉,金融机构对维持型农户的小额放款是较为安全的,贷款回收率一般在90%左右。因此,金融机构对这部分农户的小额资金需求,一般均以信用放款方式发放。该农户群体,也是农村信用社主要的贷款供给群体。所以,维持型农户的贷款需求,一般均能得到满足。但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普遍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维持型农户的资金需求。


市场型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技能型生产,是农村居民实现增收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对贷款资金的需求一般大于维持型农户,但其缺乏有效的贷款机制,缺乏商业贷款供给所要求的抵押担保品,因而难以从银行申请到贷款。

2.1.2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分析农户金融需求

不同的收入来源有着不同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季节波动性和收入的风险程度都可能不同,获取收入所需要的成本也不尽相同,因而可能有不同的借贷需求。按照收入来源的不同,可以把农户分为家庭经营为主、私营企业经营为主、受雇劳动者为主、受雇经营者为主、国家和乡村干部工资为主、其他等六大类。

从借款农户的平均借款金额大小来看,依次为私营企业经营为主的农户平均借款金额达35000元,其次是其他收入来源的农户30575元,其余四类农户的平均借款总额大小依次是受雇劳动者为主的农户加20015元、受雇经营者为主的农户15667元、家庭经营为主的农户13537元,而国家和乡村干部工资为主的农户借款总额最小,为10600元。

从借款用途来看,以受雇劳动者为主和受雇经营者为主收入的农户借款

基本上全部用于生活性支出,而家庭经营为主收入的农户用于生活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的借款分别占65.02%和34.98070;其他收入来源的农户用于生活性和生产性支出的借款分别占3 5.40%和64.60070;以国家和乡村干部工资为主收入的农户和以私营企业经营为主的农户100%借款用于生产性支出。

农户贷款难的一般原因是:(1)贷款手续过于繁琐,许多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于繁琐的贷款手续比较头痛。(2)信贷人员缺乏。农贷额小面广、手续麻烦,信用社信贷人员少,难以顾及千家万户。(3)农户和农信社彼此之间缺乏了解,信息不对称。(4)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相符。(5)农村信用环境差,风险较大,金融机构出现撤销机构和惜贷现象。

2.2农村基层政府金融需求分析

从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的职能转变来看,其金融需求主要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财政预算也提供一部分资金),其金融需求的性质属于一种政策性金融需求,因而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的金融需求已经包含在政策性金融需求里面。

2.2.1促进农业现代化需要资金投入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各国建设现代农业的进程都与时代紧密相关,成功的范例都是吸收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果。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和基础是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初期,农业的初始物质投入将增长,即资本有机构成将逐步提高。由于物质投入部分大量是商品化的物质,这就对货币形成了很高的需求量,而这种大量的货币投入已非农户自身所能解决的问题。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的财政收入毕竟有限,不可能填平所有的资金缺口,在这种条件下,农村融资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里包括信贷投入,广泛吸纳外资、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

2.2.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在占全国总人口60.90%、户数占2/3的农村地区,和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

依然十分落后,不仅电网陈旧,电压不稳,电价昂贵,此外,还有部分农户没有用上自来水。众所周知,农业基础设施是支撑农村经济的基础,它决定和支撑着农业生产活动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越发达,其经济运行越有效,农民生活就越便利、生活质量就越高。

2.2.3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的投入

对于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中国农业来说,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的封闭型农业向现代化的开发型农业转化、升级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源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共同构成威胁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三农”问题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而农业保险不仅可以有效地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益保障程度也有利于为潜在的农业投资提供风险保障,降低固有的风险预期,便于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还可以在制度上,引导和促进金融资本流入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降低资金融通成本,充当农村信用链条的润滑剂。

2.2.4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资金需求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表面上看主要涉及农业资本,实际上与金融资本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中央政府投资显然不够,地方财政又十分有限,因而要求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实现农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解决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解决好产融结合的问题。可在依靠政府金融或政策性金融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金融”,充分利用国外资本和民间资本,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资金问题。从2007年起,中央启动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重庆市和成都市两个试验区,加快城镇化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3总结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总体特点

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总体上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农业收入的不确定性、农业投资的长期性和低收入性、农业生产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多样性、零星性和短期性,导致农村金融资金的交易成本和使用成本都较高。第二,我国地域广阔,农村自然和生产条件差异明显,导致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农村金融需求也必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第三,农村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农村产业结构也已经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农村各种经济成分自由竞争局面初步形成,导致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主体差异和层次差异。第四,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由更多地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更多地满足生产需求的转变、农村的经济结构从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的转变,以及农村产业化带来的生产链条的延长,导致农村金融需求更趋多样化以及资金量不断增大、周期更长。第五,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金融机构依据《担保法》很难对它们开展贷款业务,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信贷要求难以满足。第六,农业不确定因素多,又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农户面临“保险难”,而政府对农业保险这个“准公共产品”也缺少有力的政策性支持,致使农业保险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2.4 农村金融供给分析(这部分内容重写)

总体来说,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具体表现出以下二大特征:金融机构萎缩,农信社占据正规金融供给的垄断地位;金融体系发展滞后,民间融资相对活跃,供给缺口依靠非正规金融提供;农村金融供给的地区差异显著。

2.4.1存在供给型金融抑制

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相悖。自1999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经济、高效、精简、合理”的原则,对农村经营网点进行大规模撤并,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而剩下的营业网点大多把有限的贷款资金发放给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等国有大型项目,}fU对急需资金的农业生产和个体、私营企业的贷款却全面紧缩。目前除了国家开发银行之外,其他均减少了在农村的金融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本应是承担国家规定的国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其主要业务仅限十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信贷服务,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功能严重缺位。

2.4.2 农村贷款高成本对信贷供给的限制

贷款成本包括贷款利率和贷款过程所发生的所有费用。由十我国农村金融环境以及金融机构自身工作效率的制约,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成本仍相对较高,相对较高的贷成本必然形成对预期贷款收益的削减,从}fu使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贷款意愿下降,导致贷款总量减少。

国家为了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贷款,在政策上支持提高贷款利率。由十农村信用社是正规金融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在缺乏竞争的环境中普遍采取高利率政策,一般在人民银行发布的同期基本利率基础上上浮50%以上,ifu }_由十缺乏竞争,农户和农村企业在谈判中处十劣势,也往往导致寻租的行为。为了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国家允许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可以是人民银行同期基本利率的四倍。农村金融市场的高本无疑更加了农民不借钱的传统理念,抑制了金融供给。

2.4.3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发达

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体系不发达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年来,随着银行体制及股份制改革,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了撤并,退出了县域及以下范围,重点转向了城市。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单一而无法实现其政策调节农村经济的目标,国家开发银行尚无省级以下机构。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越来越远离农民,资金流向城市。其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属十股份制银行,但机构覆盖范围有限。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数量庞大,遍布城乡,但县级及以下机构不开展信贷相关业务。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有12.4万个,从农村各个乡镇来看,全国88.4%的乡镇已经有储蓄所覆盖,东部地区的乡镇金融机构覆盖率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但是,正如前所述,首先,大部分的储蓄所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分支机构,但是其业务功能不完善,遍布的分支机构成为农村金融资源外流的抽水机。其次,网点分布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金融服务总体还不够,农村金融机构还不完备。在东部地区,网点过十集中,在中西部有些地区、甚至有些乡镇没

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还有超过2000个“零金融机构乡镇”,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

2.4.4 农信社占据正规金融供给的垄断地位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机构收缩农村机构网点,农村信用社成为正式金融体系的主体,使之因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安排,占据了农村信贷市场的垄断地位“。以2005年底的数据为例,如果将二农贷款局限十农业、乡镇及农产品收购贷款二类,则农信社贷款占50.96%,农发行占27.84%,农行占12.97%。其中,农信社占所有农业贷款的81.78%,乡镇贷款的58.52%。其中,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占农户正式渠道贷款的71.8%。需要指出的是,农信社的垄断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十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而自然形成的,并非农信社通过改善服务、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等通过市场竞争取得。为了扶持农信社,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外,还提供了一些政策支持。而最重要的保护,就是金融监管部门的市场准入管制。

2.5 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

资金来源与负债结构不合理。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付资本金和业务范围内的开户企业存款、发行债券、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和境外筹资等,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均衡问题。业务范围内开户单位的存款,数量有限,稳定性也不强,大量资金流失,很难作为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在发行金融债券方面,由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效益比较低,资金回报率不高,难以承受较高的筹资成本,从该渠道筹措的资金相对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而言,发债规模和数量则小得多。

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现实运行环境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性银行立法滞后。在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运行中,长期缺少法律依据,造成了定位不准,政府干预过多等问题,妨碍了政策性金融的运行。二是,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运作方式和运作手段不够健全,运作方式僵硬、运作手段单一。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政府应给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更多的政策,如对企业从事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等,使其运作手段更加符合我国金融市场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应明确的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运作方式和运作手段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并不影响其从事承担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

2.6 我国农村金融的重要地位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结构的优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状况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金融结构是指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形成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文化、传统、习俗与偏好等,金融组织、金融工具、金融商品价格、金融业务活动等的组合,亦即金融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组合,从资金价值和信用的角度反映整个经济的结构。人们一般从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工具结构和利率结构三个方面来概括金融结构。金融结构的状况反映了整个的金融发展水平,因为整个社会生产要素的流动是由盈余部门转向稀缺部门,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也是有盈余部门向紧缺部门转移,金融机构的出现使得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向活动也分离为储蓄和投资二个部分,这种分离得结果就是通过金融中介的媒介作用使得储蓄能够源源不断地向投资转移,从而调节其他的生产要素也发生合理的转移和配置,促进整个社会平衡发展。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影响储蓄和投资这两大决定因素来间接实现。

首先,金融结构的优化可以降低资金的获取成本。金融机构的产生为资金的转移提供了媒介,使得资金能够更加便捷的在资金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转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提要条件,满足了资金紧缺者的需求,同时,由于银行是一个信用中介,其较高的信用度为资金所有者能够方便的融出资金,资金需求者能够融入资金,同时,由于银行是一种专门的业务机构,他的专业化服务例如支付结算、网络银行等减少了大家的交易成本,同时,由于银行系统是一个资金流入流出的金融机构,资金的流向反映了经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利用便利的统计优势对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向进行统计,从而节约了整个社会的获取信息成本。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迅速的获得有用的信息,把资金从盈余部门转向稀缺部门,促进整个社会的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实现整个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因此优化的金融结构更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其次,金融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金融机构承担着资金转移的媒介的作用,金融结构越优化,资金转移越有效,整个社会的资源的配置越合理。优化的金融结构可以为整个经济提供更加专业的投融资服务,使得资本能够投向更加利润更高的产业和部门,资本在流动的过程中,带动了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随着金融业发展,金融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其聚集闲置资金的本领越强,就越容易把储蓄转化为生产资本,越能满足资金需求者的各种需要,使得储蓄投资的转化率就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优化的金融结构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从而影响储蓄和投资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金融结构的优化可以规避风险.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追逐利润是商业的本性,但是利润的获得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发生。金融业是一个高信用的行业,它作为一个资金流入流出的媒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如何规避风险就成为金融业的重要工作,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金融业形成了一套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完备体系。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不仅表现在其内部的风险控制,同时他还承担着为客户提供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的服务。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的创新日新月异,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纷纷上市,投资者在投资金融产品,选择投资机会的过程中面临着风险与收益如何进行匹配的困难,因此,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其专业的风险管理知识,对客户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客户管理风险,同时投资者也可以利用各种新出现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的对冲,更好地进行风险管分散风险,减少损失,增加收益。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