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04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研究,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物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物流业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推动作用不足;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物流业的单一发展还未能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需要通过发挥物流优势和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此外,从内部冲击影响来看,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经济增长对物流业的方差贡献率也是最大的,在长期发展中,二者呈现相互促进的影响关系,具备实现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发展潜力。自 1979 年“物流”概念引入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各项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物流业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物流需求持续扩大,物流运行效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快速提高,物流模式创新发展,国际化发展取得突破,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为推动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 28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4%;物流业总收入 10.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5%。
(2)互动作用。物流业是为保证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供给,通过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能够提高经济活动效率,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合理化。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需求和供给进而影响物流业的发展,通过经济、政策、技术支持改善物流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扩大物流发展空间。
(3)政策驱使。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已实现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以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如今,经济结构对称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常态,给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侧重研究区域物流业与经济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方法上。 T.R. Lakshmanan(2011)通过使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实证研究了不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并提出通过改善交通运输的条件可以实现产业对经济的辐射作用[1]。Mario Sanchez Brox(2014)以 Valencia 港口为例,研究了港口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港口作为供应链节点,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2]。Yude He(2016)选取了四川省 2003-2013 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五大物流产业支柱,结果表明区域物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发展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通过发挥相互影响机制,实现整体系统的协同发展,但是总体协同程度较低[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关关系的定性研究
揭仕军(2018)认为区域物流与经济的联动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通过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影响,互相适应[4]。李娜(2018)针对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就业、投资四方面分析了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发展水平、规模和结构三方面分析了区域经济对物流业的影响作用[5]。胡瑞华(2018)提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程度处于上升趋势,但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物流业存在运行体制缺陷、供需结构失衡、人才资源匮乏因素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此为依据给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战略[6]。

(2)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长期均衡关系
复合系统之间是否能够联动发展,对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有诸多学者对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就是联合所有要素的力量,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调整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总体作用规模大于子系统作用规模之和的目标,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的协调就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协同一致的关系,以实现整体发展完善的过程。发展是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它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在发展过程中,某一要素或系统的发展,可能会破坏其他要素,而协调则强调不同要素之间要保持理想状态,实现协调和发展的合一[16]。
“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统一,是系统内部要素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实现配合得当、协同一致、良性循环的演化过程。在“协调发展”中,发展反映系统的运动方向,可用发展水平来衡量,协调是系统运动行为的有益约束,可用协调度来衡量。

........................

2.2 物流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复合系统的协调是指子系统内部要素及子系统之间在外界环境的调节管理作用下,遵循复合系统发展规律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状态。根据协调发展内涵,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过程,其最终目标是通过两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运行机制,实现子系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最终产生 1+1>2 的整体效应。用系统的语言描述,物流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指在环境和对方的约束下,系统要素之间,通过调整内部结构、完善自身功能以满足对方和复合系统完善发展的需求,发挥对整体的推动作用,进而实现复合系统和谐、有序、协调发展。要想实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立足地区发展现状和区位特点,通过发挥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也要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需求,创造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发展环境,推动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

在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的初级阶段,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区域经济的资源、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这些保障性条件决定了物流业的基础水平。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作用于物流运行网络和物流需求,优化物流运行环境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在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的第二个阶段,政府、企业和个人分别存在于物流业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子系统中,承担不同的职能,通过各自的行为促进二者关系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在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的第三个阶段,物流业与区域经济都能实现良好发展,且成为促进对方发展的中间力量,形成协同发展的共同体。

..........................


3 物流业、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 VAR 模型分析 .............................. 12
3.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12
3.2 单位根检验 ...................... 12
3.3 协整检验 ............................ 13
4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体系的构建 ................................ 22
4.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22
4.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25
5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 29
5.1 因子分析 ............................ 29
5.1.1 物流业子系统因子分析 ............................ 29
5.1.2 区域经济子系统因子分析 .......................... 30

5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5.1 因子分析
本文截取了2008-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自治区)物流业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子系统面板数据,为了消除量纲的影响,首先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保存标准化得分为分析变量。
5.1.1 物流业子系统因子分析
首先根据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大于 1,此时提取了 3 个因子,但仅解释了原变量 70.625%的信息,因此考虑选取 4 个因子,并采取方差最大化对因子进行旋转,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当提取 4 个因子时,对各个指标的解释基本上都达到了 80%以上,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 86.5%,因此认为这 4 个因子可以将 10 个反映物流业发展状况的指标转化为新的 4 个综合指标,结果见表 5-1、5-2。


............................


6 结论、路径选择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物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物流业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推动作用不足;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物流业的单一发展还未能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需要通过发挥物流优势和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此外,从内部冲击影响来看,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经济增长对物流业的方差贡献率也是最大的,在长期发展中,二者呈现相互促进的影响关系,具备实现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6.1.2 物流业和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通过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来看,我国物流业和经济的发展呈现一定区域差异性:东部发展优势明显、中部物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西部和东北的整体发展欠佳。东部地区依靠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扎实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贸易环境等优势,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处于前列,而其他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区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完善发展战略,形成优势互补模式,确保各地区能够实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