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1.1.1 背景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子系统,起到联结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第一次明确表示要加强县域经济建设,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众多举措表明,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由于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在区域间存在固有差异,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存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现全面小康、完成脱贫攻坚两大目标,必须解决“三农”问题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对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背景下,县域经济与“三农”息息相关,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的推动和措施的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成为精准脱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主战场,在新时期政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应该建立新思路、构建新格局。
..................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建议,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吉林省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区域经济非均衡性问题,本文总结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并且通过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进行综合分析,为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总结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位理论,结合吉林省县域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应用,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通过结合实际案例,丰富和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体系。
1.2.2 现实意义
由于区位因素、人文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等原因,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县域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吉林省县域经济如何实现坚持创新、促进协调、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推动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障吉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尝试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建议,对指导吉林省采取相应措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县域经济协调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第 2 章 县域经济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既包含城镇,也包含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发展县域经济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县域经济以行政区划为界限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历史风貌和人文特征,区别于以城市地域为主体,城镇化水平高、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泛指以县城为中心,特定地理范围内涵盖多种所有制结构和三次产业,第一产业占主体地位的区域经济活动。周维现1(2013)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通过镇为联结,以村为核心,县级政府作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性、开放性、综合性特征的区域经济。杨晓军、宁国良2(2018)认为县域经济是联结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桥梁,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经济”。闫坤、鲍曙光3(2018)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边界的特定地理空间内的区域经济,涵盖县域范围内所有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的集合体。综合学者观点,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界限的特定地理空间,具有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县级政府引导,优化配置资源;县域经济涵盖多种经济要素,含有一二三产业,存在多种经济制度、主体、生产活动,是经济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因此,结合学者观点,本文定义县域经济为县级行政区划的特定地理空间内,以县城为中心,市场主导县级政府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地域性、具有完备经济系统功能的区域经济。
............................
2.2 基础理论
2.2.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首先由 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的经济增长新构想,他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到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即增长极,迎来突破创新和增长而推动产生的。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均衡增长的新思路,但分析的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Boudeville)对其理论进行吸收发展,将该理论发展到地理空间,提出了“区域增长极”的概念,将增长极分为市场机制下自发产生的增长极和计划机制下诱导产生的增长极,增强了增长极理论的实用性。然而增长极理论是基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背景的,该理论的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的区位条件,并且增长极理论过分强调了增长极自身及对相关部门的正面带动作用,而忽视了增长极的消极影响。本文应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研究其发展对周边县域的作用影响。
2.2.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首先由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提出,他认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存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二元结构,并且用“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解释,经济发达吸收其他区域的劳动力、资本等优质要素,刺激经济发展需求继续增加,而不发达地区优质要素外流导致经济发展较慢需求继续降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为“回波效应”,当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扩大到一定限度,经济发达地区要素逐渐向其他地区扩散,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减小即为“扩散效应”。缪尔达尔认为政府应积极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在出现增长极时应集中要素优先发展,以其“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区域发展,同时应避免循环累积因果使区域间差距过大,积极采取措施刺激不发达地区发展。本文通过应用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中各集聚类型对周边县域的扩散、回波效应。
.............................
第 3 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 15
3.1 吉林省县域经济布局 ................................ 15
3.1.1 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 ............................ 16
3.1.2 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 ............................ 17
第 4 章 国内外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24
4.1 国外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经验借鉴 .................. 24
4.1.1 日本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经验借鉴 .............. 24
4.1.2 美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经验借鉴 .............. 25
第 5 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29
5.1 研究区域、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 ...................... 29
5.1.1 研究区域 ...................................... 29
5.1.2 指标体系选取与数据来源 ........................ 29
第 7 章 推进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正向演变采取的对策建议
7.1 加强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均衡区域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对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均有正向影响。
首先,要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理念,促进吉林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重要核心。推进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正向演变,需要促进东、中、西各版块间交流,加强县域间联系,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增长极的带动作用,推动落后县域加快发展,整体提升吉林省县域经济实力水平。
其次,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市场体制,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扩权强县改革,采取差异化放权新举措,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县域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另外,要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改善县域创新环境,焕发创新活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新动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新举措,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采取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等多种举措。吉林省同样重视县域经济对振兴吉林、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采取了扩权强县改革、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特色经济等多种措施。本文以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吉林省县域经济规划布局,阐述东中西三大板块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不同功能区划,结合数据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在总结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建立吉林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通过熵权 TOPSIS 法对 2006-2017 年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运用 GeoDa、ArcGis 等软件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分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总结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影响因素,结合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
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总体特征为中部高东西低,2006 年-2017 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均有显著提升,县域经济空间集聚程度增加,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吉林省县域经济增长极初步形成,经济发达区域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逐年上升,局部地区仍存在“高-低”聚类,从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来看,吉林省现处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成长阶段。
通过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经济实力水平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根本影响因素,产业结构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潜力中科技创新等因素制约了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正向演变,另外人民生活水平中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均衡也对吉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有影响作用。
最后,针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对策建议,吉林省应抓住战略机遇,政府加强扶持力度,通过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