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是三十多年来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创造举世瞩目之成就的直接力量,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依赖低成本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发展的传统增长模式的负外部性逐渐显现,加之人口红利出现不可逆转的消退事实,目前我国经济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已悄然地迈入了“新常态”阶段,尤其表现出产业结构转型、产能过剩等重大经济问题所导致的城市经济发展动力的不足与实际经济增速的下滑。为应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和约束,我国政府的经济工作重心逐渐转向实现以提升经济增长效率为主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转变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改革重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从而提升要素市场的开放性、竞争性和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其中,地方政府作为土地资源配置的垄断者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坚持土地市场化改革以发挥土地要素之价格信号的作用,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经济之高质量增长是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进行的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在城市土地出让方面,协议出让方式由先前的主导地位转而被逐渐淘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招拍挂”成为了城市土地主要的出让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自从“招拍挂”制度逐步在全国推行后,我国的城市土地价格明显区别与原有的变动趋势。与“招拍挂”制度相比,过去的协议出让方式本身具有高度的不透明性与非市场性,由此决定的土地价格往往被行政手段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而如今土地在“招拍挂”的市场化配置下,以往被协议出让方式低估的那部分价格将得以凸显,表现为土地价格的整体性上涨。城市土地市场化更符合土地市场供需规律,有助于发挥城市土地的价格信号与中央宏观调控土地供需变动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解释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地王”、“流拍”等热点话题的答案。
........................
第二节 城市土地市场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
一、城市土地市场化概念
在定义城市土地市场化概念之前,有必要了解市场化的内涵以及我国土地市场的特殊格局。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化的内涵即根据市场规制进行资源要素的配置,表现为由市场供需自发决定资源要素的买卖,同时以市场价格的形式主导其资产价值的货币表现。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至今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资源要素市场化是市场经济体系得以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其中就潜在包含了土地资源要素。然而,与其他资源要素不同的是, 土地要素具有严重的稀缺性、明显的区位特性以及空间位置上的不可流动性,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土地要素流动实际上是指其价值变动过程中使用主体的变化,因此土地市场化天然有着与其他要素市场化不具备的特殊性。
我国土地市场是一个包含农地征购市场与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有关土地的交易权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从严格限制交易逐步转变为鼓励交易的过程,并初步形成了目前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市场结构。由此可将土地市场化可分为以下几个内容:其一,农村土地市场化;其二,农地非农化市场化;其三,城市土地市场化。
农村土地市场化主要是指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并鼓励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以最大程度激活农村土地的生产效率。与之相关的还有农地非农化,其过程是农村土地资源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的过程,可以为我国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土地资源支撑。虽然最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突破了农地非农化必须先被征为国有的法律障碍,但实际上供地规划仍由政府垄断,潜伏着效率损失,因此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征地制度,有条件地逐步放开农地非农化市场,强调农民自发进行农地非农化的交易意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相关理论
我国于 2003 年首次提出将土地政策纳入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范畴,以期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齐有效发挥调节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随即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并没有专门的、直接的理论作为支撑,但可借鉴的理论却很多,如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这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潜在理论上的支持。
一、经济增长理论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家所关心的核心经济问题之一。在早期以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中,土地与劳动、资本一同视为三大生产要素,均能通过要素投入影响经济的增长(Smith,1776),其理论地位在古典增长理论中得到提升。然而,由于土地的长期供给缺乏弹性,且其与资本、劳动一同存在着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这在理论上意味着土地要素会成为制约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Ricardo,1817)。
为破解古典增长理论的困境,新古典经济学家通过引入外生因素,如能以一定速度增长的技术进步、储蓄率或人口增长率等(Harrod,1939;Domar,1946;Solow,1956),抵消内生于模型的边际报酬递减,使得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在理论上成为了可能,也因此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体系逐渐丰富与发展的过程中,内生的劳动与资本要素、外生的技术进步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土地要素的理论重要性被逐渐淡化,其不仅可以被资本要素简单的替代,并且由于长期供给缺乏弹性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制约作用可以为外生的技术进步所抵(Harrod,1948;Solow,1974)。
.........................
第二节 资源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
一、全球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新古典经济时期,发展至今已成为继物质资本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之后,全球经济学者解释经济增长之引擎的一新关注点。那么,什么驱动了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呢? Solow(1956)的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将全要素生产率简单归于技术进步,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大研发投入与鼓励技术创新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之主要途径已逐渐成为早期众多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共识,如 Nelson and Phelps(1996)、Schmitz(2005),普遍强调了企业研发、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与使用既定技术的效率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贡献。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愈发复杂,简单的将全要素生产率仅仅视为技术进步的结果恐难以解释现有的经济现象,由此学界就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进行了新的审视,其中资源的配置效率愈发受到关注。
在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Hsieh and Klenow(2009)的文献,其开创性的建立了资源配置效率从微观生产到宏观经济的理论基础。简单来说,Hsieh and Klenow(2009)假定企业生产技术是凸性的,最有效率的配置使资源在每一个企业的边际报酬相同,认为资源从低边际报酬的企业向高边际报酬的企业再配置可以提高总产出和加总 TFP。在实证研究方面,Restuccia and Rogerson(2008)利用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实验模拟发现,若各个企业由于政策扭曲而面临不同的要素价格,将使得整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30%-50%。Banerjee and Duflo(2005)通过研究微观企业发现,产品要素市场的扭曲会对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引致企业间持续存在的生产率差异,这可能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关键。Bartelsman et al(2013)为比较发达国家与转型国家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差距,分别对其国家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随后观察资源有效配置与随机配置之间的效果差距。针对拉美国家存在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Restuccia(2013)尝试利用资源错配的概念进行经济解释,并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由于低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拉美国家会损失约 30%-40%的全要素生产率。
..........................
第三章 城市土地市场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梳理 .............................. 22
第一节 城市土地市场化的表现形式与现状描述 ..................................... 22
一、招拍挂出让机制的形成过程 ................................. 22
二、招拍挂出让机制产生的背景 .............................. 23
第四章 城市土地市场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 .............................. 33
第一节 理论机理的初步设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数理推导 ............................. 33
第二节 理论机理的深入延伸:资源配置与融资约束 ............................................. 35
一、不同视角下的作用机制 ................................ 35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37
第五章 城市土地市场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 39
第一节 城市土地市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 ................................. 39
一、模型构建与主要指标说明 ...................................... 39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 40
第五章 城市土地市场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城市土地市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
一、模型构建与主要指标说明
(一)计量模型构建
为了探讨城市土地市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以及更好地规避变量选取的内生性与捕捉两者之间的动态效应,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保证模型估计的有效性。从实践看,新增土地投入到生产有建设期,只有项目建设完成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才能完全表现出来,并且城市土地资本属性的完全显现也需要经历一定的年限。因此,城市土地市场化会在当年和相当长的滞后期内影响到全要素生产率。参考现有文献做法,本文设定周期为 4 年,在模型中加入城市土地市场化指标的当期和三期滞后项,建立以下动态自回归面板模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基于土地的“自然属性”与“资本属性”,本文从资源配置和融资约束两个视角切入,系统探讨了城市土地市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揭示了城市土地市场化通过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强化其资本属性分别影响政府部门的公共支出与企业部门的投资决策,进而传导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着重从影响机制在时间期限上的效应差异深化有关城市土地市场化的研究。在实证分析上,首先本文使用索洛残差的变形方法计算 2003-2016 年 256 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使用 DEA-Malmquist 指数法检验其稳健性;其次,采用系统 GMM 估计法检验了城市土地市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总影响效应,并根据作用机制及细分市场的不同,依次完成了城市土地市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检验;最后,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从整体影响效应来看,无论在固定效应估计、差分 GMM 估计还是系统 GMM估计下,城市土地市场化在当期均显著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中期均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在长期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又均为负效应,综合表现为城市土地市场化在不同时间期限上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可以说城市土地市场化改革效果不及预期。考虑时间期限上的影响差异,城市土地市场化的当期效应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经济阵痛影响,即地方短期内流失了由之前非市场手段引进的投资项目,而在中长期则更多的是受到资源配置效应和土地融资效应的综合影响。
(2)从资源配置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来看,城市土地市场化具有显著的资源配置效应,表现为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具体来看,城市土地市场化虽然在当期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在中期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的确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表现出土地资源要素边际贡献递减的规律,然而在长期资源配置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呈现为抑制作用,这与土地融资效应在长期弱化了资源配置效应有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