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我国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相对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的方式特征呈现出从科技规划为中心向以国家科技计划转变,在此阶段,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最初目的在于解决科研与生产的脱节问题。随着1992 年“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推进,正式出现产学研合作概念,199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进一步通过法律形式来鼓励各创新主体开展联合和协作,1994 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则鼓励高等学校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特征建立科技企业,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联办科技企业。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科技和经济的“两张皮”现象逐步暴露,一些阻碍二者深入融合的不利因素凸显出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缺乏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自身研发动力不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下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创新的发展。1996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见》着重强调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要向生产应用端延伸,大力加强高校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同年,《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推动科技机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校及科研机构要承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在这一阶段,科教兴国的战略导向下推动了产学研政策的中心从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转变。2006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的颁布实施奠定了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一新型举国体制,引导创新资源要素逐步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重点突破重大关键的共性技术研究,开展突破式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开放性环境下,协同创新成为提升企业和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全球商业环境的发展,大学的变革不可避免。对于高校而言,参与产学研合作可以获得很多好处,包含获得额外的研究收入,对研究成果的应用,了解企业的技能和设备,跟得上产业的实践问题(D’Este & Patel,2007)。因此,很多国家的大学越来越强化开放合作的观念。但对于产业界的企业而言,获利是首要理念,合作的动因主要是获得高校的技术和人才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了占领行业领先地位,独占利益成为企业和高校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这对于高校开放科学的莫顿规范带来了威胁和挑战。产学研合作对于大学的影响引起了持续而又激烈的争议,相关问题已得到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因此,分别从国际研究和国内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本研究的缺口。
1.2.1 国际研究现状
本研究借鉴经典文献(Rothaermel,2007;Perkmann & Walsh,2007;Perkmann et al.,2013)的检索词基础上,将研究聚焦在大学产学研合作,加入了科研团队和个体的相关关键词,最终形成了八组关键词组合,分别是“joint research”、“collaborative research”、“contract research”、“technology transfer”、“knowledge transfer”、“commercializ*”、“university-industry” AND“universit*”、“academi*”、“facult*”、“professor*”、“scientist*”、“scholar*”、“scientific group*”、“research group*”、“academic group*”、“scientific team*”、“research team*”、“academic team*”AND“industry*”以及“academic entrepreneur*”,科学论文数据来源于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的 SCIE(1997 年至今)、SSCI(2006 年至今)和 CPCI-SSH(1996 年至今)数据库,由于数据库的原因,时间设定在 1996-2018 年(检索时间 2018 年 10 月),文献类型为 Article 和 Review。最后,一共检索出 2216 篇文献。由于数据存在杂质,因此通过设置 Web of Science 学科类别进一步进行筛选,选择了MANAGEMENT 、 ENGINEERING INDUSTRIAL 、 PLANNING DEVELOPMENT 、BUSINESS 、 ECONOMICS 、 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等 15 个学科①,最终获得主题相关文献 1547 篇。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动机-行为-绩效”框架研究
“动机-行为-绩效”的研究框架源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动机-行为-结果”的这一经典框架认识,是“动机-行为-结果”框架在管理学领域应用的延伸。本研究借鉴这一研究框架来研究高校学者个体参加-产学研合作的动机、合作行为与学术绩效之间的关系。
动机和行为问题是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关于动机的定义存在三类:第一,从内在的观点来看,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激励人去完成行为的主观原因,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霍斯顿,1990);第二,从外在的观点来看,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第三,中介过程的观点来看,能维持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张爱卿,1996)。关于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般来看,行为产生的直接动力是动机,而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而实际上动机与行为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张德,2011)。卢因行为模型(Lewin metal of behavior)是著名研究个体行为的代表,该模型认为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勒温,2004)。
关于“动机-行为-结果”的框架认识,主要代表的研究有张德(2011)、张爱卿(1996)和麦克沙恩和格里诺(2008)。从激励的视角来看动机心理和行为的过程,激励会刺激个体的需要形成动机,进而向着目标前进的行为产生,待目标实现之后会出现新的刺激,形成新的需求,引起新的行为和新的激励过程,具体的个体行为激励模式见图 2-1(张德,2011)。
...............................
2.2 高校科研团队相关研究
2.2.1 高校科研团队内涵
从 20 世纪初的小团体,到 20 世纪中的科研小组和科研团队,再到 20 世纪末的科研组织,最后到 21 世纪初的创新研究群体(侯二秀等,2016;高杰等 2018;高杰和丁云龙,2018),其本质关系都是科研合作。科研合作在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已成为一种规范。科研合作不仅包含大学研究人员之间的个人层面合作,但也有大学研究人员与其他行业,包括产业的研究人员的合作。合作主要是为了扩展知识基础(以知识为中心的合作)以及专注于经济价值和财物(以财产为重点的合作)的生产,后者包括大多数学术创业的研究合作(Bozeman et al.,2013)。在本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对象是科研团队,科研团队是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实施载体(夏云霞等,2017)。大科学小团队的科学系统特征下,更多的研究是团队的努力,科研团队是高校创新系统下非常重要的组织单元(Olmos-Pe?uela et al.,2014)。 关于科研团队的定义,国内外的研究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定义,蒋日富等(2007)认为研究成员在两个以上,以探索或解决科技问题为目标,相互合作、存在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的研究小组均可以称为科研团队;郑小勇和楼鞅(2009)认为科研团队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团队,以创新绩效为导向,具有特殊性的团队工作任务;汤超颖等(2012)认为科研团队是一个能够相互协作并且愿意承担责任的正式群体,科研人员人数不多但知识和技能互补,团队的基准是拥有共同的科研目标,围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展开协作;刘慧(2014)对科研团队的定义与汤超颖等(2012)的定义类似,只是对于科研团队的目标的认识存在差异,后者认为科研团队的目的在于科研创新;Ramos-Vielba et al.(2016)将科研团队定义为:一个稳定的团队,通常由一个领导者和几个在其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的研究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分享目标、资源和研究活动;夏云霞等(2017)则认为科研团队的建立是为了科研项目,科研人员能为共同的科研目标和科研工作承担相应的角色。总结以上的定义,可以发现,科研团队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科研项目是纽带;第二,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内容,第三,成员人数在 2 人及以上;第四,相互合作,责任互担;第五,形式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网络科研团队。基于以上特征,本研究将高校科研团队的定义总结为:由两个及以上的科研成员,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内容,相互合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研究小组。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个高校科研人员的合作形的科研团队,也可以是一个高校科研人员带领学生形成的课题组,也还可以是有企业研究人员参与而形成的研究团队。
...............................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 51
3.1 案例研究方法 ........................................... 51
3.2 案例研究设计 ...................................... 52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概念理论模型 .................................. 75
4.1 相关理论基础 ............................................ 75
4.1.1 自我决定理论 ................................ 75
4.1.2 社会网络理论 ..................................... 75
第五章 问卷设计和小样本测试 ............................................. 96
5.1 问卷设计原则和流程 ............................................. 96
5.2 变量测度 ......................................... 97
第六章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6.1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和信度,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样本选择、调查区域以及问卷发放和收集等方面进行层层把关。
(1)样本选择方面。根据本研究的问题需求,在样本选择方面,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样本是高校科研团队的学者,也即是说学者必须有科研团队,科研团队的人数在两人及以上,没有科研团队的学者在问卷中依据“您所在的科研团队(或课题组)大小是”这一题目进行筛选;第二,样本是必须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学者,在问卷的题头清楚表达是调研产学研合作情况,同时在问卷的第一部分描述产学研合作基本情况,在醒目位置设置有助于保证问卷的填写者均是参与过产学研合作的学者;第三,样本是工科领域的高校科研团队学者,已有研究发现工程领域的学者产学研合作频繁而且更多的是知识密集型的创新(Perkmann et al.,2011;Banal-Esta?ol et al.,2015;Callaert et al.,2015),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工科领域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其他等学科的高校学者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
(2)调查区域方面。考虑到不同地区高校发展水平和产学研发展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为了消除区域因素带来的系统性偏差,本研究选择了华东(江苏、山东、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华南(广东)、西南(四川、重庆)、华北(北京、天津)东北(辽宁、吉林)、华中(湖北、湖南)以及西北地区(陕西)的高校等作为发放的区域。
............................
7.1 主要研究发现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组织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校的目标,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尤其对于高校组织中非常重要的单元-高校科研团队的发展而言,通过与产业的联系,可以获取产业互补性的资源和知识,推进科学研究的发展。然而在产学研合作现实实践过程中,高校学者面临着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激励系统的差异所带来的“张力”局面,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保密问题”和研究议程的“倾斜问题”,这些问题均成为产学研合作侵蚀高校组织发展目标的潜在隐患。基于此,很有必要从高校的视角,将研究落脚在微观个体层次,对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学者学术绩效提升的关系路径进行剖析,这将对高校科研团队发展和大学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研究以我国华东、华南和华北等 7 个地区的部分高校工科领域的 360 位科研团队的学者为研究对象,以自我决定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人-组织匹配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动机、合作行为和学术绩效之间的概念理论模型,并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统计检验。围绕为什么参与产学研合作、怎么做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带来的学术绩效结果怎么样的逻辑,本研究明确回答“高校科研团队的学者是如何基于异质性的产学研合作动机去选择不同的合作行为,进而最终实现学术绩效最大化?”这一核心问题。主要研究发现如下所示:
(1)从心理学视角将校科研团队学者的产学研合作动机划分为三类:资助动机、学习动机和使命动机,不同动机驱动下的产学研合作对学术绩效影响存在差异性。
基于系统的文献研究回顾和详实的多案例实践材料,本研究将高校科研团队学者的产学研合作动机划分为三类(资助动机、学习动机和使命动机)并形成了测度量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认识,资助动机属于外部动机,而使命动机属于内部动机,学习动机介于二者之间。异质性合作动机下的高校学者对其学术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动机下的高校学者参与产学研合作存在不同的需要,对个人自身定位的认识存在差异,并存在不同的行为控制感知类型,具体表现在:①资助动机下的学者更多是“经济人”特征,对外部奖励有较高的需求,更容易受到资助方的外部控制和影响。在资助动机驱使下的合作更倾向于应用研究和短期合作,容易受到合作企业的影响,因此,资助动机对高校科研团队学者的学术绩效存在负向的影响,这一结论受到大样本调查数据的支持;②学习动机下的学者更多是“社会人”特征,对社会交流关系有较高的需求,认同产学研合作带来的价值,个体的行为受到部分内部控制的影响。在学习动机驱使下的合作更倾向于是研究驱动型的合作,这类合作始终围绕高校科研团队学者的研究主题范围内开展合作,因此,学习动机对高校科研团队学者的学术绩效存在正向的影响,这一结论同样受到大样本调查数据的支持;③使命动机下的学者更多是“自我实现人”特征,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较高的需求,参与产学研合作行为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完全是自发行为,属于内部控制的影响。在使命动机驱使下的合作更倾向于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合作,具有巴斯德象限的特征,高校学者在这类合作上的努力会促进知识存量的提升,实现对学术绩效的反哺效应,然而这一正向影响作用并未得到大样本调查数据的支持,可能存在的原因在于一些学者即使是受到使命动机驱动下开展产学研合作,学者对使命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使命定位相对较低,更多地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尚未形成以公有知识创造的高层次使命。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