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经济研究--以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对比分析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132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本文主要基于都市圈视角,首先对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分析,对本文所研究的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所处发展阶段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竞争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再运用灰色预测模型 GM(1,1)对两个都市圈未来竞争力进行预测,最后从宏观视角对都市圈未来发展动向进行了思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已经迈入中后期发展阶段,2017 年末城镇化率达到 57.35%,比上年增长了 1.17 个百分点,“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和全尺度空间组合链条正在逐步形成。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城市群,但是由于城市群存在覆盖范围广泛、实际操作困难、配合效率低下等方面的众多问题,导致很多城市群发育并不成熟。而都市圈作为城市向城市群发展的桥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城市群建设有利的突破口和抓手,以都市圈建设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都市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是较高级别的城镇化组织形式,都市圈的形成发展主要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背景下不同经济体资源或要素优化配置的互补共生效应,增长极理论与中心外围理论背景下核心城市集聚扩散和辐射带动作用,协同理论与一体化理论背景下区域经济体之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等等。都市圈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周边地区发展、吸引人口集聚、提高资源和要素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在区域竞争乃至全球竞争中,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单个城市,更多地表现为都市圈竞争,都市圈已经成为参与竞争的基本单元。与单个城市竞争相比,都市圈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城市间功能互补、集聚资源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可以通过集聚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进而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单个城市则侧重于城市本身实力的提升,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拥有的力量过于弱小,单靠自身力量很难持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正是由于都市圈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都市圈为竞争主体的竞争模式,更加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如何发展都市圈、提高都市圈竞争力也是新时代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都市圈是区域经济研究的热门话题,是参与区域竞争与全球竞争力的主力军。我国都市圈与国际成熟都市圈相比,综合竞争力还有待提高,且都市圈竞争力地区差距较大。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本文立足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以南北分布的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为例,研究两个都市圈综合竞争力。首先对两个都市圈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定量分析,再根据现阶段的发展重点及影响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因素,构建一套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在都市圈 2007-2017 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加权法测算两个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竞争力评价分析,并对两个都市圈未来几年的综合竞争力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最后,基于区域竞争的角度,对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未来发展动向进行了思考,并给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二、研究方法

第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分析都市圈形成要素与成长阶段部分,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描述了都市圈形成具备的要素、发展过程和都市圈成长的阶段,对两个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交通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熵指数和 Esteban—Ray 指数定量分析来判断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所处的发展阶段,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问题。
第二,理论与实证分析。在评价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时,依据理论基础分析影响都市圈竞争力的因素,进而引入都市圈评价模型,从影响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因素中筛选指标,构建本文的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 DEAP 工具对相关效率进行测算,又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进行竞争力总得分分析。最后利用 python 工具,运用灰色预测模型 GM(1,1)对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未来六年的竞争力情况以及杭州都市圈未来发展设想进行预测分析。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下图 1.1 所示: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都市圈
都市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 1910 年美国提出的“大都市区”概念,随后法国地理学家 Jean Gottmann J 提出“大都带”概念,而“都市圈”概念的直接运用最早出现在日本。我国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一时期涌现了很多学者对都市圈各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与都市圈概念相近的名词,例如巨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区等。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都市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在市场机制主导下,依托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通过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吸引和辐射周边地区,具有较高城市化水平,区域之间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
都市圈与城市群、都市区和都市带虽然在概念上有所相似,但还是存在差异性。首先,都市圈与城市群的概念比较。城市群是指城市分布密度较高的地区,强调城市的分布密集度,可以是由若干个小城市组合而成,不一定有功能突出的中心城市;而都市圈则强调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中心城市一般是特大城市,且注重内部各城市在产业、交通、城市功能等多方面的协作。其次,都市圈与都市区的概念比较。都市区一般比都市圈具有更高的非农化和城市化水平,内部一般不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强调城市功能地域的连续性;都市圈城市之间是有经济发展差异的,具有经济发展的层次性,允许城市功能地域的不连续性,强调的是内部城市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区域一体化。最后,大都市带与都市圈的概念比较。一般认为都市带是城市化阶段的最高水平,空间地域范围是最大的,都市圈是都市带的空间基本单元,都市带是由多个都市圈按照一定要求形成的连续不间断的整体。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城市—区域发展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1955 年法国经济学家富朗索瓦·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在其论文中写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①。在规模经济能力和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某些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会形成一个增长极,在支配效应、乘数效应以及极化与扩散效应等综合作用下,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作用。都市圈在成长过程中是由一个或几个城市为核心城市作为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辐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使整个都市圈的合理协调成长;同时,当都市圈成长为区域的增长极时,将会推动区域范围内的合理化发展。

(二)中心—外围理论
1956 年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弗里德曼提出中心—外围理论(即核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一个区域如何由相互并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相互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并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他认为,一个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相互依存组成,两者通过某种途径发生吸引、对流和扩散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空间结构也会发展改变,可以划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都市圈的成长过程基本上遵循了工业化四个阶段的规律,并由此不断地成长壮大,走向成熟。
(三)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的概念源自物理学,后被引入城市引力场分析。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如能源、原材料及工业制成品的交换、人员的移动等;第二类是城市间进行的各种交易,如财政交易、金融拆解等;第三类是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等。城市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城市间物质流、人员流及技术信息流的大小,流量越大,相互作用量越大。一般来说两城市间相互作用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与城市距离成反比。
.........................

第三章 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发展现状及发展阶段研究............................... 16
第一节 都市圈形成与成长理论分析..............................16
一、都市圈的形成要素......................................16
二、都市圈的空间成长阶段...............................17
第四章 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7
第一节 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27
一、都市圈规模因素....................................27
二、都市圈效率因素......................................28
第五章 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实证研究...................................... 42
第一节 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现实综合竞争力分析..............................................42
一、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时序分析.................................42
二、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45

第五章 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实证研究

第一节 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现实综合竞争力分析
一、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时序分析
(一)杭州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时序分析
根据下述图表可以发现,从总体来看,2007-2017 年杭州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总得分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从 2007 年的 0.5951 增长到 2017 年的 1.3552,综合竞争力得分提高了 1.28 倍,这说明杭州都市圈从正式规划以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数据显示,都市圈 GDP 总量从 2007 年的 8550 亿元增加到 2017 年的 24538 亿元,接近以 1.9 倍的速度在不断增长,总体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有所提高,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圈内成员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度增强,表明都市圈运行态势良好,中心城市杭州在带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各影响因素得分情况来看,结合各影响因素 2007-2017 年得分曲线图,发现都市圈规模因素的得分均高于都市圈效率因素得分,表明都市圈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总量经济,都市圈质量即都市圈效率还有待提高。从细分因素得分看,首先,稳居前二位的是经济规模与资本规模,2012 年之后技术规模超过人口规模、土地规模及都市圈效率排在第三,表明杭州都市圈的技术能力提高迅速,成为影响杭州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充分表现为杭州都市圈具有的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互联网经济和信息经济发展迅速,以阿里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体形成了独特的商业体系。其次,产业效率和都市圈运行效率发展态势较好,其中都市圈内部协调一体化水平在不断提高,都市圈各城市在城市功能互补、共建共享、合作协调发展等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后,杭州都市圈的企业效率、创新效率和生态效率得分相对较低,这些方面的投入产出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基于都市圈视角,首先对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分析,对本文所研究的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所处发展阶段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竞争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再运用灰色预测模型 GM(1,1)对两个都市圈未来竞争力进行预测,最后从宏观视角对都市圈未来发展动向进行了思考。根据上述行文思路,得到以下结论。

一、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
根据对都市圈发展阶段的定量分析,利用集聚扩散与极化效应指数进行测度,得出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目前均处于都市圈成长期的后期阶段,且都市圈工业化水平较高,均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但从国际成熟都市圈具有的特征来看,我国都市圈服务业水平还不够高,没有形成第三产业占显著优势的三产结构,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还有待加强,与成熟都市圈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
二、南京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大于杭州都市圈

根据线性加权计算,分别得出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结果。从纵向看,2007-2017 年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发展态势良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竞争力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从横向看,2007-2017 年南京都市圈竞争力均高于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综合实力相对要强。再结合 GM(1,1)模型预测结果发现,未来杭州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还是略低于南京都市圈。因此,对于未来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要素、吸引要素集聚、增强经济实力,杭州都市圈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发展,在成长中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