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选题背景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城市化就是人类不断朝着一定空间聚集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不断在一定空间体系中进行经济相互转化的过程,主要产生两方面的聚集效应: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城市化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伴随经济增长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城市化可以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影响城市发展,二者相互作用。放眼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经济水平越高、经济结构越合理,其相应的城市化也越良好,并且城市化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国或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远远高于我国,且西方的发展史也提示我们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可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提供了长久的动力和深远的影响。有些学者甚至把“中国的城市化”列为了未来影响世界经济走向的一个关键因素,由此可见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2选题目的、意义
城市化是甘肃省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密切。地处于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城市化进程远远落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市,城市化的整体水平普遍偏低,发展潜力巨大。近年西部经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持续增长为城市化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的甘肃城市化进程将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进入一个全新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深入研究甘肃省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和现状,挖掘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良好发展的互动。解决制约甘肃经济增长的问题,也可以通过间接或直接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来解决。城市化是一个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其各个方面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地理、历史、自然资源等原因,甘肃省各个城市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巨大。地域面积辽阔但人口分布极不平均,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非常恶劣,以及经济水平整体偏低,教育水平落后,多民族聚集等一系列问题存在,而这些问题也必定使甘肃与其他省份城市化有区别。深入研究甘肃省城市化问题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增长,并且有助于丰富中国城市化研究内容。本文旨在通过甘肃省近年城市化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对本省的城市化水平和现状有初步了解,明确各城市间的差异,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研究城市化与本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3 相关文献
1.3.1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理论和模型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其中主要的有城市化聚集动因说和西方经济学中以内生经济增长为基础的衍生理论。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理论将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资本、城市规模等相关要素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有以城市中的教育因素为重点,研究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强调受教育程度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Lucas,1988; Romer,1986;Funkhouser,1998);还有侧重从资本累积角度对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Blaek、Henderson1999);Bertinelli 和 Black(2004)利用构建两地模型,综合了人力资本、生产技术、以及城市拥挤成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经济制度和相关政府补助政策的完善,部分农村正逐渐过渡为城镇,此过程的人口迁移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Davis、Henderson,2003;Itoh,2009)。
2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途径
2.1 城市化基本概念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城镇化,最早由西班牙城市规划师依勒德丰索•塞尔达提出,主要指人口不断聚集并形成规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断转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过程,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生产、文明等各方面。城市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中的定义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定义出发,可以发现城市化并非城市空间单一方面的变化,而是包含不同层次的发展变化过程。首先表现为人口构成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依靠土地谋生的传统农耕中解放出来,向某一特定区域内聚集、定局,形成空间上的城市居民,实现了由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初级转变过程。接着便是人口构成变化而来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由于城市没有可以供劳动力谋生的土地生产资料,这些剩余劳动力就开始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吸收劳动力并发展,农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不断下降,这个过程进入了城市化的另一阶段。随着物质资料的积累,城市也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从生态环境、制度、人文等方面更加全面完善,旨在为城市中的人口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在整个城市化过程中既包括物质形态的、有形的变化过程,又包含意识形态的、无形的扩散过程。
3 甘肃省城市化历史进程及现状....14
3.1 甘肃省城市化历史进程 .......14
3.2 甘肃省城市化现状 .....16
3.2.1 甘肃省与全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对比.........16
3.2.2 甘肃省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对比.........17
3.3 小结 ......21
4 甘肃省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23
4.1 研究方法和理论 ........23
4.1.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理论.......23
4.1.2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理论.........25
4.2 指标与数据的选取 ......26
4.3 面板数据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26
4.4 面板数据的模型选择与建立 ....28
5 对策和建议........33
结论
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及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甘肃的具体情况相吻合。甘肃省有诸多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为核心的资源型城市,过度依靠重工业发展,酒泉、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工业城市存在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高消耗等问题严重,这也是产生面板数据模型结果的重要原因: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但边际经济增长倾向已经为负效应,说明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遇到瓶颈。要逐步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由生产型建设向综合生产以及生活服务型延转变。延长重工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有色金属、石油、化工产品精深加工,同时注重培育型新能源基础,多方位、多渠道增加自身经济发展潜力。引进国内外新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附加产值。同时注重生态建设,完善对自然环境的补偿机制,明确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对于节能环保先进单位给与奖励和优惠政策,加大高污染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惩罚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想象。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注意多使用环保和节能材料,能源供应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Berry B. J. L. City Classitication Handbook: Methods http://sblunwen.com/jjfzlw/ and Applications [M].NewYork: John Wiley&Sons, 1971
[2]Bertinelli L., Black D. Urbanization and Growth.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4,56: 80-96
[3]Bertinelli L., Strobl E. Urbanization, Urban Concent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REDIT Research, 2003, PaperNo. 03/14
[4]Black D., Henderson V A Theory of Urba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9,107(2): 2522$4
[5]Davis K., Golden H.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industrial areas.Econ.Dev. Cult. Change, 1954, 3:6 -24
[6]Fay M., Opal, C. Urbanization without growth: a not so uncommon Phenomenon.TheWorldBank, Washington, DC. Working Paper, 2000, No. 2412
[7]Funkhouser E., Changes and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Costa Rica, Journal of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8, 57: 289-3171.
[8]Henderson J. V Optimum City Size: The External Diseconomy Question.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4, 82(2): 373-388
[9]Henderson J. V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So-What Question.J. Economics Growth, 2003,8:47-71
[10]Itoh R. Dynamic control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Journal of UrbanEconomics,2009, 66: 19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