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工业文明轰鸣的机器和似乎永不停止运转的齿轮将人类攫取自然的能力和欲望膨胀到几乎不可抑制的高度,人类过分沉醉于对自然的征服和自身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辉煌中,却往往忽视了其行为对自然的伤害。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行为是多么愚蠢。罗马俱乐部再 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一文中首次以令人信服的资料论证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地球已经接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极限,这是人类不计后果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致。在现实面前,人类不能再迷失于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崇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而挖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视阈下探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制,既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又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
一、选题意义
本文在对生态危机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论述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必然性,追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旨趣,挖掘其生态价值,探寻其实现的有效机制,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方法论意义。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人类对于工业文明的信仰是虔诚的、空前的,对于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技术带来的飞速发展的生产力水平以及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是欣喜的、依赖的,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就是幸福。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人类终于意识到与自然的分裂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在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面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然扭曲,并陷入困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是价值取向上的失误所导致的,因此,要走出困境就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寻找新的适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诱发生态危机的最直观原因势必被抛弃。尽管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在表面看来仅仅是词汇上的差异,但深究起来,却是观念上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试图缓解生态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新思路、新理论,是顺应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今后我国发展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挖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价值对于丰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框架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消解现代性悖论、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危机研究现状
人们对生态危机的研究是随着近代和现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而进行的。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生态危机并未像今天人们所见的那样严重,因而人们尚未意识到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会对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尽管《瓦尔登湖》《沙乡年鉴》等一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著作对生态环境问题有所描写,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生态危机的研究在当时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诸如美国洛杉矶光化学事件等区域性生态危机还是引起了部分人的关注,并在局部地区兴起了环境保护运动,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对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并促进了环境学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运动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开始兴起。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从社会生产方式、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进行系统解读。同时,一些能够反映出生态危机的著作不断问世:1962 年,美国人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批判并谴责了杀虫剂破坏自然危害生命的行径;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对于人口、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研究热潮;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必须联合起来肩负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这些都表明人类开始深刻地意识到生态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阻碍,并终于唤醒了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反思的觉悟。这一时期,人们对生态危机问题的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在思想认识领域,人们在寻求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过程中大大推动了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并对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促进了诸如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在社会实践领域,对生态危机的研究和治理以发达国家为引领,逐步影响至全世界范围,但由于生态危机的突发性和其类型的不确定性,人类对生态危机的研究也十分局限,并不断被环境影响。
第二章生态危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问题分析探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价值,首先有必要对生态危机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了解生态危机的内涵、表现、特征、产生根源及实质,同时在转变层面解读经济增长方式相关问题,以便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旨趣,更深刻地挖掘其生态价值。
一、生态危机问题分析
近两个世纪以来,工业文明逐渐实现了其前所未有的辉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控制、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这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几乎是豪无作为。相反,人类在追求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往往以牺牲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现代社会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地球的满目疮痍,使人类愈发陷入对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和焦虑之中。生态危机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日益凸显,尤其进入现代以来,生态问题日渐尖锐,其现象、特征、根源往往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
(一)生态危机的内涵及表现
自人类存在以来,人类就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通过实践活动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资源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其中,消极影响已然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所谓生态环境问题,又称为生态危机,一般是指由自然或人的实践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异常变化,使人的自然生存环境向不利于人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方向发展的结果1。生态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生态环境问题和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当代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次生生态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指由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工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口激增、城市膨胀、交通拥挤等社会活动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2。研究表明,次生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而一些原生生态环境问题如干旱、洪涝灾害、地震、海啸等也与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有关。
第三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缓解人与自然关系....... 14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 ........ 14
(一)人对自然的图腾崇拜时代 ......... 14
(二)人对自然有意识改造的时代 ....... 15
(三)人对自然控制征服的时代 ......... 16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困境 ........ 17
(一)自然资源接近承载极限 ..... 17
(二)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 18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8
第四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 22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 .... 22
(一)“发展”的哲学意蕴 ....... 22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
(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 24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5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25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 26
(三)可持续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终极指向 ......... 26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27
(一)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手段 ... 27
(二)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 28
第五章 生态文明视阈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29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导 ........ 29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 ........ 30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 31
结论
本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价值的探讨是在分析生态危机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局限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毋庸置疑,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曾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但也不可否认,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当代人类面临一系列生态危机困境的最直观原因。事实证明,这种单纯追求经济“量”的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更高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必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身蕴含生态旨趣和生态价值,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破解当代生态危机困境的重要手段。挖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价值,对于从实践层面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然而仅从经济层面寻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机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在马克思生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真正体现其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24-927.
[2] 常修泽.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Perroux F. A New Concep t of http://sblunwen.com/jjfzlw/ Development::BasicTenets[M]London:Croom Helm,1983.
[5] 托达罗(rfodaro,M.P.)著.于同申等译.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6] 科尔奈.短缺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7] 迟福林.第二次转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8] 卢中原.澄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认识误区[C].速度、质量、效益.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67-270.
[9] 戴维•布鲁克斯.无限制资本家[N].参考消息,1997-07-31(3) 1.
[10] 常修泽.广义产权论——中国广领域多权能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