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经济和谐发展标准系统及定位评估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46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以前,为了拓展生产力发展空间,加快中西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改变旧中国地区经济严重不平衡的格局,国家实施了均衡发展战略,这也人为的抑制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双重损失。1978 年底,邓小平提出了“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张,因此 1979-1991 年间,国家实行了向东部倾斜的政策,东部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条件和国家优惠政策,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外国投资的集聚地和外贸出口的基地,有力的推动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东西部差距不断扩大,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社会、经济、生态间的失衡、地区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摩擦不断、区域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正式确定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1999 年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3 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之后还制定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相关战略规划,从而逐步开始形成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
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还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因素。因此,为了改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国家把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与联系、调整区域间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发展战略,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还指出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以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也体现了国家力图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形成良性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决心。因此,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温家宝总理在《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经济理论性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能够统计测度的概念。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必须注重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这些将是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本研究探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特征,有助于理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其它概念之间的关系,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在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索了相关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量化标准,形成了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标准,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更具科学性。最后根据上述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动态的描述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趋势,这有助于我们找到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途径、为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 2 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1.1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是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其基本理论包括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该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平衡和不平衡增长理论密切相关,始终贯穿在区域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侧重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的转变,而非经济结构的转变。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经济结构的转变总是会落实在具体的区域中,而区域结构的改善和提高也将通过经济结构转变这一途径来实现[1]。20 世纪 50-60 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围绕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与区域内部地区间的均衡问题、区域经济研究中的数学模型等问题开始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均衡发展,而且还强调区域内部空间的均衡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使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平衡,因此主张生产力布局在区域内部实现最大可能的均衡,同时在均衡各区域的投资,使各个产业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及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的典范。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际关系的认识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它缺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因为对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并不具备推足够的推动产业结构和区域均衡发展资源,所以对于实现均衡来说难度很大。同时,它还没有考虑技术进步以及规模效应的影响,仅仅假设供求关系完全能够决定资本和劳动的流动,进而决定资本收益率和劳动报酬率。显然得这种理论太过理想化,仅采用静态的分析方法把问题过于简单化,这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很难起到作用。关于区域非均衡理论的研究,缪尔达尔(Myrdal)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1957)中提出的循环因果论、艾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均认为,在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必然是非均衡的,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二元经济将会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模式,即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过渡。事实上,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非均衡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从长期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那么资源结构性的短缺将成为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资源的结构性短缺所导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一旦达到某种程度,就会对整体的经济结构产生恶性影响。因此,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不是绝对的,它只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形成约束的特征,强调有限的资源要合理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它比均衡发展战略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资本严重短缺的实际状况。艾伯特•赫希曼也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实现更高级发展阶段均衡增长的手段(艾伯特•赫希曼,1991)。


第 3 章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13
3.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突出 ..... 13
3.2 区域差距拉大的趋势有所减缓 ..... 14
3.3 加快重点区域开发....... 14
3.4 区域分工不断深化....... 15
3.5 整体发展效率明显提高 ..... 16
3.6 小结 ..... 16
第 4 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18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18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9
4.2.1 构建指标体系........ 19
4.2.2 指标解释 ..... 20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21
4.4 小结 ..... 23
第 5 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24
5.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思路 ..... 24
5.2 个别指标的计算方法........ 25
5.3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28
5.4 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 ..... 29
5.5 小结 ..... 30


结论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家近年来的战略规划中所涉及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变化过程,其协调程度可以从五个方面衡量,分别为区域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区域经济分工更加合理、区域经济差距保持在适度水平、区域要素更加协调、整体发展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本文还建立了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涵盖了空间协调性、要素协调性以及整体发展效率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往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大都仅仅考虑要素的协调,而忽视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本文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对如何测量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分析,为科学有效的评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提供了参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指标体系中所涉及的指标的计算方法,有些指标可以直接计算,有些指标则需要制定专门的计算方法,比如商品流动便捷性系数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评估计算模型,并对 1990 年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评估方法是可行的,评估结果符合我国实际,对制定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
然而,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比如,在计算基尼系数时,由于数据资料的限制,以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一组样本,实际上是忽略了地区内的差距,弱化了地区间的差距程度。另外,由于本文的评价涉及到历年各省级区域的有关统计数据,有些年份存在数据缺失现象,我们在计算这些年份的协调程度时忽略掉了数据缺失的省份,这样可能会使综合评价结果产生一些偏差。最后,根据对我国 1990 年以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量测算的结果,能否进一步的对未来 5年甚至未来 10 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朱甲羽.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 2008
[2]I.Hlee, R.Maso.Uncertainty,coordination andhttp://sblunwen.com/jjfzlw/ path depend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7,3(5)
[3]Roberta Capello. The city network paradigm:measuring urban network externalities[J].UrbanStudies, 2000,37(11):1925~1945
[4]Fleisher, Li and Zhao, 2006, Regional disparit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vity inChina[C], The World Bank
[5]Yasser,A.,Frederick,J.,2005,Relating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t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Endogenous Growth Puzzle[J].IMF Working Paper,April,No.05/74
[6]Zhang, A.M., Zhang Y.M.,Zhao,R.,2003,A study of the R&D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chinesefirm[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1:444~462
[7]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8]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理论、应用和调控[J].中国软科学, 2002, (l1):93-97
[9]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 2002, (5):7-12
[10]汪波,方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6):52-5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