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产业结构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拟或经济增长是否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多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对此做了理论分析。在国内关于此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产生了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但是青海省对此的研究比较单一,在研究方法上过于简单,使得决策的基础稍显欠缺。青海省在国内属于欠发达省份,地理结构比较特殊,其生态的要求掩盖了人们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关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又成为不得不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东部落后产业向西部开始转移,青海省在承接东部产业的过程中不得不深入研究转移产业与自身经济增长之间的匹配关系,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
1949年以前,青海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体,其他产业比重很小,是个封闭型很强的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省份。1949年全省社会总产值中农牧业占78. 7%,工业和商业分别占11%和9.6%,建筑业和邮电运输业合计占0.7%,产业结构单一。青海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产业结构仍然以农牧业为主,现代工业开始起步,在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同时,以西宁市为中心陆续兴建了一批工业项目。到1957年,社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已上升为20. 15%。第二阶段,1958?1978年。青海相继迁入和新建了一批机械、化工、军工企业,从而改变了青海产业结构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奠定了青海产业结构的基础。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已占社会总产值的47. 39%,其产值已超过农业1倍以上,重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达65. 9%。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青海产业结构继续发生大的变化。1978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14. 5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 67亿元,占23. 62%,第二产业为7. 71亿元,占49. 61%,第三产业为4. 16亿元,占26. 77%。而到1997年产业结构变为第一产业占20.12%,第二产业占39. 00%,第三产业占40.8%, —、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与此同时,各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在农业总产值中(可比价)农、林、牧、渔的比重由1978年的48. 53比0. 91比48. 78比0. 21变为1997年的52. 1比2. 58比45. 20比0. 2,种植业和林业发展较快,牧业稳步增长,蔬菜、水果和养鱼业等薄弱产业明显得到加强。工业内部比例关系也发生较大变化,具有资源优势的原油、电力、锅、娃铁等能源、原材料工业迅速发展,结构进一步向依托资源开发的重工业型转变。工业体系中,《中国统计年鉴》上的39个工业行业,青海每个都有,增长点较多。第三产业己形成多种行业竞相发展的局面。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整体效益较好的产业群体出现;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形成了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兴行业_起的新格局;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业等都有较快发展,咨询、审计和广告等新兴第三产业的_起,极大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
经过60余年的发展,青海省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对资源的依赖比较突出,青海省的四大支柱产业占据了青海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但是这四大支柱产业均是资源型产业,与青海省谋求绿色发展的理念不相符。“十一五”时期青海省经济发展迅速发展,个别经济指标在全国居于前列,但是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不合理,对四大支柱产业的依赖始终居高不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进行科学的研究,成为经济发展的缺陷之一。从现有的文献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二者互动关系明显,分析青海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可以得出正确的决策结论,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促进青海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从而保证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增长。在现有文献中对于青海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极少,因此对青海省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文献述评
2. 1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1)克拉克等人的研究
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在其著述《安全与进步的冲突》(1935年)一书中提出三次产业划分的方法,对后续经济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费歇尔三次产业的划分,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克拉克基于二十几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是这些国家的生产总值和劳动投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克拉克认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但前提条件是使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要不断提高。其本质是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异会成为一种自然现象,这一差异造成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不停调整。霍夫曼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动态演变,在这方面的研究霍夫曼具有开创性。霍夫曼同样收集了二十几个国家从十八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动态历史资料,将这些统计资料进行研究,其分析的重点是资本资料工业和制造业中的消费资料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其在《工业化的类型和阶段》(1931年)一书中认为:“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在工业化过程中是持续下降的”,这一结论被称为“霍夫曼定理”。运用霍夫曼比例的变动趋势,他将工业化连续演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测算出世界上若干个国家的霍夫曼比例值及其变化。
第三章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20-25
3.1 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0-23
3.2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3-25
第四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 ........25-35
4.1 三次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 25-30
4.1.1 青海省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26-27
4.1.2 从从业人员分析产业结构变化........ 27-30
4.2 青海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30-32
4.2.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逐渐调整........ 30
4.2.2 工业主体地位增强 ........30-31
4.2.3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31-32
4.3 青海省区域、城乡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 32-35
第五章 青海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35-43
5.1 青海省产业结构的国内比较........ 35-37
5.2 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37-40
5.3 青海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40-43
结论
青海省第三产业的总量与内部结构水平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较较低,其总量和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青海省市场化程度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青海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2005年以前,青海省现代服务业基本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严重制约了人们的消费;2005年以后,商品流通业、金融保险业等由于外地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许多企业开始入住青海,客观上提高了青海省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但是和西北五省其他省份相比较,青海省在教育科技、现代流通业、环保等方面发展依然滞后。以教育科技业为例,目前青海省内的培训和咨询基本缺乏比较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多数业务主要在高校或者政府下属的培训部门完成,私营经济涉及的很少。
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却发展缓慢。一直以来青海省旅游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业产值较低,对经济增长带动的作用不明显,极大的浪费了青海省的旅游资源。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启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客观上推动了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人数为例,2000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达317. 7万人,比上年增长6. 39倍;境外入境人数3. 25万人,比上年增长58. 54%。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使得青海省旅游业又迎来快速发展期。同时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民族文化旅游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等重大活动提升了青海的知名度,加快了旅游业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市场条件正在逐步成熟,但是硬件条件还期待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在支撑旅游业发展的交通运输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方面需要有清晰的规划。目前青海省的重要旅游景点青海湖、三江源、塔尔寺、坎布拉风景名胜区、茶卡盐湖等都是受到这两个方面的制约。在交通运输业方面,要建立西宁为中心的汽车租赁行业,规范经验,这需要在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由于青海省各景区之间距离较远,汽车租赁业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重点景区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住宿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思考范围,而不是将住宿业几乎全部集中在西宁,制约旅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同德,张效娟.青海产业结构定量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6(9):36-44
[2]任善英.青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制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9(5):57-58
[3]刘志.青海产业结构定量分析及存在问题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5
[4]惠树鹏.甘肃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5]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文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417.
[6]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67-128
[7]温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8]张晓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12):140-142
[9]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0-212
[10]谢琦.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结构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