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单位内部审计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57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从上世纪80年代成立,发展到今天,理论上虽然很全面,基本上可以和国际接轨,但是实务现状却仍然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国有企业发展的要求。据调查显示,我国国有企业内审工作目前仍以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内审工作范围狭窄;内审职业满意度不够,内审机构独立性不强,内审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不高1,总而言之,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实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连最基础的业务工作都做不好,更不用说开展以企业整体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业务了。如何将先进的审计理论与企业的实务现状相结合,如何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内部审计业务流程,是内部审计界面临的一大课题。因此,本人运用所学的MBA管理知识结合多年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践,并选择了 SK国有企业为案例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探讨。


1.2研究意义及目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企业管理系统。而企业内部审计正是为保证这套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制约机制,因此,如何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使之在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治理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上世纪80年代为弥补国家审计力量的不足而设立的,是政府审计的有效补充,有助于解决因为国有企业的管理信息真实有效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对完善国家审计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国有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并且应当坚持规范运作,在经济发展与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国有企业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更是国有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优化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要求和必要环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国有企业组织中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查错纠弊”向“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发展,内部审计可以通过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评价咨询等服务来促进企业治理目标的实现。


1.3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内部审计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SK国有企业的实际案例,对其内部审计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逐步完善SK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并将内部审计业务范围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领域向管理审计领域伸,在做好审计基础业务工作的同时,适当关注企业风险控制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内部审计的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内部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内部审计的定义演变及其发展等与内部审计相关的基础理论;第三章是SK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对SK企业内部屯计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找出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四章是SKA业内部审计的优化方案;从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转变及业务范围的开拓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第五章总结。对论文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运作的发展趋势,说明了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内部审计的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


2.1内部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一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内部审计本质上起源于受托责任。“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存在审计的地方,一定存在着一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2。“受托经济责任不仅是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源,更是推动和制约着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内部审计功能的拓展同样受到受托经济责任内涵拓展的影响2。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出现了委托与受托关系,为满足委托者对于受托者进行监管的需要,企业内部审计应运而生。当受托经济责任的主体、环境、内容等发生变化的时候,内部审计内容、对象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使得内部审计的职能得以拓展。


2.2 内部审计的定义演变及其发展
正如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所说:“内部审计这颗大树扎根于古代,只是到了近代才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内部审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方,其萌芽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在我国,也早在宋代就有了“审计”一词的说法,但是,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内部审计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本人对内部审计发展史的回顾将从近代幵始。


2.2.1国外内部审计的定义演变及其发展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现代社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物。随着商业经济活动规模的增加、范围的扩大及日益复杂化,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企业主自己不掌握管理权,对企业施加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减弱,如何审查受托者是否已履行受托的管理职责,需要一个拥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内部审计部门作一个鉴定作用,这时内部审计就应运而生了,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内部审计不断适应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从最初的简单监督发展到为企业提供价值增值服务和控制经营风险等高端复杂业务。内部审计业务领域在不断扩大,同时内部审计的定义也经历了七次修改,可以说内部审计定义的演变史也就是一部内部审计的发展史。


第三章 传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挑战........... 20-26
3.1 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20-21
3.2 审计模式对审计质量控制因素的影响........... 21-23
3.3 传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的缺陷...........23-26
3.3.1 质量控制制度建设比较薄弱 ...........24
3.3.2 内审观念有待革新 ...........24
3.3.3 审计主体的素质和知识结构........... 24-25
3.3.4 内部审计考核偏重于事后结........... 25-26
第四章 改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效果的对策........... 26-31
4.1 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 26-28
4.1.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建设........... 26-27
4.1.2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27-28
4.1.3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28
4.2 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28-29
4.3 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 29
4.4 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检查制度........... 29-31
4.4.1 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30
4.4.2 质量检查标准 ...........30
4.4.3 质量检查记录........... 30-31
第五章 审计发展对质量控制问题........... 31-35
5.1 审计的发展趋势........... 31-33
5.2 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的发展........... 33-35


结论


企业内部审计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都已经趋于成熟。而我国内部审计由于起步较晚,与西方企业内部审计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规范的审计运作模式。这种现象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许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作用、组织模式等仍然没有正确的认识,片面地认为内部审计就是一种监督与复核,是对企业内其他部门的工作总结。而国有企业内审人员在如何将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环境、寻找合适的审计职能定位,挖掘内审工作价值等方面缺乏经验和有效措施。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仍然很不理想。
本人运用所学的MBA管理知识结合多年来的企业内审工作经验,把SK企业内部审计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其目的主要是解决包括SK企业在内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困扰一内部审计如何融入企业管理,发挥其建设性作用。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目前的现状,本人认为选择管理导向型的审计模式将更为适合。审计模式并非越先进越好,在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都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选择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不仅容易使内审工作变得务虚,而且容易盲目地扩大内部审计部门的风险和责任,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反而不利。相信随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潜能的不断发掘,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也必将广泛地参与到企业治理、风险管理之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将得到空前发展。本文以案例研究的方法,围绕SK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运作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 SK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背景和所存在的问题,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内部审计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SK企业实际情况和本人的工作经验构建了该企业新的内部审计运作模式一以企业管理为审计导向,在做好审计基础业务工作的同时适当兼顾企业风险控制,并从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内部审计沟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该企业内部审计的改善对策,大大深化了内部审计的范围与层次,同时强化了内部审计在SK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大力、李瑞红2006《我国内部审计情况调查》《会计师》第4期
2、刘方琼2009《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研究》天津财经大学出版社
3、张方瑞2010《浅析内部审计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会计之友》第6期
4、时现、毛勇2008《08'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5、高子宏2006《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新对策》《审计与经济研究》第3期
6、石曼2009《AY公司内部审计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
7、马世崧2011《FZ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8、网络《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对谁负责》
9、张艳2008《GRACE集团公司战略发展内部审计运用研究探索》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10、齐宗第《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理论创新与实务分析》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