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力量源泉。从目前国际环境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变缓,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向市场、资源、技术等方面倾斜。发达国家纷纷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随时准备占领科技制高点。同时,由于气候变化、能源紧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都在对自身经济发展进行战略部署,纷纷把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信息网络、生物医药、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等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这就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内发展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个重要里程碑,而每一阶段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提出了新要求。第一阶段是建国后我国经济在逐渐恢复但科技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境下,我国制定了《十二年科技规划》(1956-1967),确定“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指导方针。之后,中央要求对各行各业的工作进行调整,经中共中央批准,决定在“十二年规划”执行的基础上,制定《1963-1972 年十年科学技术规划》(简称《十年规划》)。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下,中共中央正式转发《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八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安排,突出重点”的方针,以“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形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科技计划。接着,在《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 世纪以来,特别是2001 年加入WTO 后,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国际政治和军事局势错综复杂,从各方面都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2006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刚要(2006-2020)》指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代科技工作方针,对未来十五年中国科技发展做了全面规划。中共十七大再次强调了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突出位置。
第二章财政科技支出政策相关理论及运行机制
2.1 财政支出相关理论研究
2.1.1公共财政学理论
早在18 世纪,古典经济学代表者亚当·密斯就关于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做了分析,他们认为市场机制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支配的,反对政府进行干预,提出自由放任的原则。之后,到20 世纪30 年代末40 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大危机,才使人们对古典经济学理论改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他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这就需要政府扩大支出,实行财政赤字,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开始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开始取代了传统的完全市场机制政策。随之而来的是公共支出规模不断的扩大。同时,许多学者开始对此领域开始研究,使得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得到了较大发展。1941 年和1943 年阿巴·勒纳(Abba Lemer)就关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规则做了深入分析;1959 年理查德·马斯格雷夫(Richard Musgrave)出版了《公共财政理论》一书,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这些著作不断的使人们对公共支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对支出分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0 世纪70 年代,由于西方出现了“滞胀”局面,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其中主要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这些理论并未形成一套与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财政学理论,他们力图在这个框架内恢复古典学派的传统,认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大规模干预是不正确的,国家的干预影响和制约了市场经济的活力,才造成了70 年代的“滞胀”局面。当人们围绕着凯恩斯理论无休止争议时,以布坎南为首的“公共选择学派”理论认为将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并从市场失灵理论角度,集中研究社会公共需要及满足这一
第三章上海市财政科技支出现状及规模、结构分析................... 23
3.1 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的现状.....................................23
3.2 上海市科技水平的总体分析...................................24
3.2.1上海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25
3.2.2上海市科技进步环境水平...............................26
3.2.3上海市科技对经济促进作用.............................26
3.2.4上海市科技投入产出水平...............................27
3.2.5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水平...............................28
3.3 上海市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分析.................................30
3.3.1财政科技支出总额分析.................................30
3.3.2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分析.......................32
3.3.3财政科技支出占GDP 的比例分析.........................32
3.3.4上海市R&D 经费支出分析...............................34
3.4 上海市财政科技支出的结构分析...............................35
3.4.1 1998-2006 年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变动.....................36
3.4.2 2007-2010 年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变动.....................38
3.5 本章结论小结...............................................39
第四章上海市财政科技支出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42
4.1 上海市财政科技支出政策效应的指标体系.......................42
本篇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科技支出的政策效应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一定量的研究,本文融合和吸收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全要素生产效率理论(Malmquist 指数)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相结合引入到科技资源的配置研究中,研究符合上海市乃至全国财政科技资源的配置方法,并且在基于财政支出理论和财政预算管理理论的特点上,研究推进上海市乃至全国的财政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