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江域水产品牌战略发展对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93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东与台湾、马祖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北靠罗源,南与琅岐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山海资源丰富,可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同三高速公路贯穿全县境内,县城离省城福州48公里,距福州国际机场行程时间只要半小时。建县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始称“温麻县”,距今有1720多年历史。全县陆域面积1168.13平方公里,辖16个镇、6个乡、266个行政村,总人口约63万,是众多侨乡和台胞的祖籍地。其中,从事渔业的人口约20名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全县海岸线长238公里,海域面积为陆地面积的2.7倍,约3112.02平方公里20米深浅以内浅海面积6727公顷,滩涂面积广阔,具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曲折绵亘,岸线分布着47处纵横交错的天然港湾。境内著名的“三湾”黄岐湾、定海湾、罗源湾)、“三口”可门口、闽江口、敖江口)是福建省重要的水产生产区;2900公顷的大官坂垦区亦是全省最大的贝类、对虾养殖基地;位于罗源湾的可门港以及闽江口的粗芦岛目前正在建设中,属于天然深水良港。此外,马祖列岛与黄岐最近处仅相隔8公里,对台(马)贸易十分活跃,特别是与马祖列岛的民间亲情往来频繁,连江县已成为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枢纽和闽台经贸合作的“黄金岸口”,具有着特殊的区域优势。除此之外,连江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水产品总量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县级全国第二。近几年,连江县水产业通过品牌、商标带动,推广“订单渔业”,形成捕捞、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链的产业化经营整体,致力于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市场优势,促进连江县水产品行业的整体战略发展和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品牌(Brand)一词的英文本意为“烙印”,是自然经济时代放牧主给自己的牲畜打上的归属标记。公元前十三世纪,欧洲、中国与印度的手工艺者把自己的名字刻于作品上,以此来识别自己的产品,便于监督产品质量。现代品牌是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出现的。随着商品贸易的快速增长,人们需要一种能普遍用来辨认商品的标记,在_商品的自然名称之外出现了品牌一次并开始流行。宝洁公司于1931年•最早将品牌管理作为一项公司制度,自此以后,品牌管理及研究在全世界范围传开。世界著名广告大师Dav记oglivy(1955)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代表着商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广告风格、声誉、历史的无形组合,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的使用印象及自身经验而有所界定。Gadrner和Levy(1955)强调认识品牌的性质,即品牌不仅具有功能性价值,同时也有着情感性价值,品牌的创建需要超越功能主义和差异性,它应该注重开发属于自身的个性价值。


2连江县水产业现状考察与分析


2.1连江县水产业现状
连江县积极发展蓝色产业,海洋经济规模不断增大,涉海产业发展迅速。渔业生产按照“以养为主,养、捕、加并举”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水产品深加工和优高养殖,近几年来达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9年虽然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水产品总量有所下降,但经济效益却有较为显著的提高,见表1。2009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2.巧万吨,其中:淡水养殖0.72万吨,海洋捕捞27.00万吨,海水养殖34.43万吨。完成产值89亿,占大农业总产值(102.9亿元)的87.1%,比增9.7%。完成水产品加工量达31.7万吨,比增8.2%,产值25.8亿元,比增13.0%。


2.1.2水产养殖业
2009年大宗水产品养殖平稳,海水产品品种繁多,产量稳中有升,鱼类和贝类产品是连江县水产的主要品种,见表2。网箱养鱼10.5万箱,累计投放鱼苗1.57亿尾。传统养殖牡蝠、绩蛙、花蛤、贻贝、海带、坛紫菜等品种巩固发展。全县培育黑鲍等杂交鲍苗4.5亿只;培育对虾苗3.5亿尾;培育大黄鱼苗8000万尾;培育海带苗巧万片(大片);培育紫菜苗1500万壳。另外,养鲍总量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达10亿只(海上养殖9.8亿只、陆上养殖2000万只),成为我县水产养殖业的一大支柱产业。连江县还积极引进水产新品种与养殖新技术。近年来引进了美洲黑石斑、大西洋牙虾、章鱼、海参、海蓬子、罗斯江篱等新品种,同时,开展台湾“活力强”进行(APG功能性蛋白)在鲍鱼人工育苗与大黄鱼养殖中的应用试验。“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现新发展。示范户水产品产量相比前三年实现平均水平增长10%以上,节约成本10%以上的目标。浮筏式消波堤项目建设亦取得新进展,渔业科技服务质量逐步提高中。


3 连江县水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25-31
3.1 优势(SRENGTHS).......................................... 25-26
3.1.1 独特的地域优势 .......................................... 25
3.1.2 多方发展,作业种类繁多 .......................................... 25
4 连江县实施水产品牌战略发展.......................................... 31-33
4.1 绿色消费的要求.......................................... 31-32
4.2 水产企业提高市场竟争力途径 .......................................... 32
4.2.1 品牌价值是企业巨大资产 .......................................... 32
4.2.2 品牌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 .......................................... 32
4.3 可以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32-33
5 国内实施农产品牌战略经验.......................................... 33-35
5.1 "云南大姚核桃"品牌概况.......................................... 33
5.2 "云南大姚核桃"品牌经验 .......................................... 33-34
5.3 品牌战略启示 .......................................... 34-35
5.3.1 因地制宜 .......................................... 34
5.3.2 进行品牌开发、宣传.......................................... 34
5.3.3 品牌优势 .......................................... 34
5.3.4 科技创新优势 .......................................... 34-35


结论


健全的市场中介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标志。只有行业协会真正健全并发挥作用,以强化行业自律和保护为重点,加强中介组织建设,政府职能转变才能真正到位,市场经济体系才能真正确立。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并满足我国同国际社会在渔业领域交往的需求,必须加快发展和完善连江县的渔业行业协会,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特点,分类指导企业品牌建设,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相关中介机构协同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方位服务,构筑以品牌宣传、品牌咨询、推介、运营、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发展服务体系。面对国内外水产行业的激烈竞争,需要行业相关机构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对内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外保护行业利益。海洋与渔业门类众多,涉及多个行业和多个领域,搞好协会建设,对加强海洋与渔业内部的自律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连江县必须本着政府引导和企业自愿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海洋与渔业内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行业协会。如建立海藻养殖协会、海珍品养殖协会、海水鱼养殖协会、远洋渔业协会、水产品加工流通协会等。通过建立健全这些协会组织,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保护行业自身利益,为海洋与渔业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控制总量,维护了秩序,避免和减少了内部无序竞争。
本文在国际化大背景下运用全面客观的统计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连江县水产品牌战略发展对策进行系统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企业品牌战略的理论和方法,有利于解决连江县水产品深化加工和销售中碰到的瓶颈问题,提高连江县水产品牌战略决策水平,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品牌带动产业化发展的理论运用到连江县水产业发展的实践中。这对于连江县水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后来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