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政府技术采购决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098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一、政府技术采购的内涵及必要性

政府技术采购( Government Technology Procurement,GTP) 或公共技术采购( Public Technology Pro-curement,PTP) 指政府为拉动技术创新和本土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处于形成发展期、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或技术,以首购或者订购的形式,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采购,[1]是政府采购从“一般采购”( 对货物、工程、服务的采购) 到“目的采购”( 对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和产品的采购) 的升级,是一项对于技术创新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政府技术采购对本国产业技术创新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虽然政府技术采购相对于采购成形产品的政府采购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一旦能够顺利的实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产业发展并提高产业竞争力。[3]二战后,许多国家都把制定鼓励创新政策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市场需求对于研发投资的影响,并通过提高公共采购量来培育一些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初期市场,分担企业的创新投资成本,从而起到引导社会创新的作用,利用创新成果的广泛出现来带动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这种有目的的公共采购最终发展为政府技术采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培育产业创新能力方面还缺乏有效推动措施。2006 年,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把政府采购作为创新政策的六大工具之一。[4]但政府技术采购政策尚不能发挥对于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5]除体制机制尚待完善外,政府技术采购政策的理论研究不深入、决策方法不科学、评估方式不完善,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制定不同产业阶段的政府技术采购政策进行探讨。

二、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政府技术采购模式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本文分产业阶段的政府技术采购政策正是基于产业生命周期来制定和调整产业政策。我们建立起分产业阶段的政府技术采购模式,要在发挥政府扶持功能的基础上,控制政府技术采购选择性失误的风险。主要从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初始研发期、连续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选择相应的技术采购模式。

三、政府技术采购分产业阶段的决策探讨

( 一) 初始研发阶段政府技术采购模式处于初始研发阶段的产品,普通消费者对产品尚不了解,产品的销量低、平均成本高,企业往往不能获得利润反而可能亏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风险性,也是最容易失去创新冲动的阶段,因此是政府技术采购政策的最重要阶段。有学者认为,应该等待创新成果被市场初步认可后,政府技术采购再选择其中的佼佼者进行重点扶持,但这种方式往往会使一些有潜在重大战略意义的产品在初始研发阶段夭折,错失发展的良机。特别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战略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初期研发投入很大,一般的企业根本无法承担这样巨大的研发费用,就需要政府技术采购政策的扶持。在初始研发阶段政府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扶持,创新产品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政府技术采购战略的成败。但由于创新产品的选择是多因素、多准则决策问题,具有鲜明的模糊性特征,因此应用模糊集理论进行政府技术采购创新产品选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把需求的满足程度、企业的技术实力和资质、运营状况、产品价格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指标都考虑进去,然后再进行选择和评估,是较为科学的方法。确定合适的企业和相关法律合同之后,政府技术采购就应该在本阶段进行重点扶持,使得一些有创新潜力的企业发挥其最大效能,在技术创新方面脱颖而出。在新兴产业的初始研发阶段,政府技术采购应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多方面开展持续而密集地重点投入,培育新的技术潜力和机会。同时选择重点领域,积极开展试验开发和市场推广,以法律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定行业标准等措施积极主动地引导市场主导设计走向,使得创新产品从研发进入连续成长期。此阶段的政府技术采购应引导创新产品设计和更高的标准体系。( 二) 连续成长期政府技术采购模式对于被政府技术采购扶持的、已被市场认可且企业处于继续研发阶段的创新产品来说,扶持应该是持续的行为,但是同时也应该开发普通消费者市场,使得消费者对产品比较熟悉,社会上的大量消费者开始购买,企业市场规模显著扩大,产品进入大批量生产的阶段; 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平均成本降低,销售总额上升速度较快,利润也迅速增长,并且由于效益的增加,竞争者开始进入该市场。这个阶段,政府技术采购政策的激励产生了很强的乘数效应,企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研发活动中,通过政府的持续扶持,这些高科技产品从实验室开发出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的认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政府技术采购需要适度降低采购的资金量,但由于该产业尚未进入成熟阶段,还不能大幅度降低采购数量。在产业连续成长的阶段,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企业的固定设备投资大、创新风险依然较高,产业配套能力弱,主导产品没有规模生产,政府技术采购的作用是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沉淀成本,并降低创新产品转换成本,以帮助创新企业提高效率,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规模。目前,对我国处于产业连续成长阶段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产业,政府技术采购的任务是使技术研发实现产业化,加强配套体系建设,从而形成核心技术、基础材料和装备的研发能力。( 三) 产业成熟阶段政府技术采购决策模式成熟期市场基本饱和,消费者稳定,销售额增长缓慢下降。这就对企业的管理者及核心技术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旦某种创新产品步入成熟期,就可以考虑大幅度降低扶持力度,让新产品进入市场进行自由竞争以此来提高企业进行再次创新的积极性。但政府技术采购部门的这种降低并非退出,如果创新企业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政府技术采购部门可再次进行第一、第二阶段的决策。通过这种模式可以鼓励创新企业进行再次创新,并让这种创新机制不断循环下去,最终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在产业成熟阶段,新产品进入市场竞争,企业提高创新工艺、完善产品质量、降低平均成本、寻找新型更加廉价的替代材料等,技术渐趋成熟,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金融资本、创业投资和其他资金进入,企业步入产业化发展良性轨道,就不宜再有大量的政府技术采购资金投入。如,目前国内处于产业成熟阶段的信息产业,政府的支持重点应是建立发展所需的良好投融资环境和产业发展条件,使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 衰退阶段的政府技术采购决策模式在较长的稳定阶段后,新产品和替代品的大量出现,产业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产品销量下降,产业资金开始向其他产业转移,原产业企业数目减少、利润下降,产业进入了衰退期。在衰退期,企业数量减少,利润率停滞或下降,市场规模急剧缩小,整个产业逐渐衰退。这个阶段,政府技术采购应该完全退出该产业,寻求新的战略产业,避免资金损失。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