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处在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新时代,作为科学技术产物的信息技术则以网络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形式、学习模式以及沟通方式等。当今的社会一旦离开了信息技术,人们甚至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生活。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们日常获取知识中越来越重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因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直接上网去查找答案,既方便又快速,这使教师在教学方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部分教师由于年龄的原因不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从而跟不上时代发展变化的步伐,在教学方面不得不面临更多挑战。
进入 21 世纪以来,如何实现将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改革两者有机的融合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从 1982 到现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 38 年,伴随着计算机课程的普及,教育信息技术得到逐步的发展,课堂教学信息化也变得越来越普遍,课堂教学工具从老式图片投影仪到现在的多媒体与互联网应用,发展进程日新月异。事实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和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2011 年左右,指导基础教育变革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理念。2012 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进一步要求教育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适当的变革。2017《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也重点提到创客空间、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物联网六项技术,将对未来五年基础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许多学者认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了解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通过技术支持来加强干预或调整课程学习,制定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业成功的新方式或策略,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掀起了学习技术的研究热潮,而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学习、VR/AR、电子白板等新兴学习技术相适应的教学理论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内涵、现状、问题与意义等,
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实践意义: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背景下,本文以新乡市 xx 高中为案例,通过对学校师生寻访调研,深入了解他们对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状况的评价,以及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的评价,总结了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对提高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分别以“课堂教学改革”、“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信息技术”等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有 56340 篇,但其中具体到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文献并不多。对这些文献按以下分类进行梳理。
..........................
2.1 初级阶段: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最先被提出时被叫做“多媒体技术教学”。其实,这种应用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开始。20 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就率先在教育领域应用部分电子技术类的科研成果,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来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但在 80 年代以前,我国多媒体辅助教学硬件设备和理论基础都很薄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自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开始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开始交流,先后派出大量教育工作者到国外学习多媒体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多媒体教学开始起步。
80 年代中后期到 90 年代初,从学习国外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教学理论后,我国开始注重多媒体教学的硬件配置。90 年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个人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快速提升,互联网技术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另外,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高清电视、高保真音响、光盘播放机和投影仪等产品纷纷面世。在个人计算机性能不断提升,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微电子技术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它们相互交叉和融合,带来了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同时,计算机价格出现下降,计算机开始在我国逐渐普及,有些条件好的学校已经开始配备计算机,并开设计算机课程,我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进入到了实质性发展阶段。
........................
2.2 快速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提出的,美国特别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 21 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多媒体教学是注重于基层学校中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试验性实践,教育信息化则是更重要强调从政府层面由上而下地推行将互联网技术等新兴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和普遍应用,教育信息化开始成为现代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新方向。21 世纪以来,我国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以教育信息化为旗帜,以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为目的,始终以向弱势群体倾斜、缩小数字鸿沟的教育质量公平为价值取向,教育部以及各省市、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根据政策文件中的不同重点,将这一阶段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首先是不断加大投入,进行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时期(2000-2009)。2000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并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中将“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设定为:“用 5-10 年时间,使全国 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2003 年又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重视资源和体系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扩大教育信息化覆盖面的时期(2010-2014 年)。2010 年,教育信息化被写入重要的规划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该文件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并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四个层面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总要求:构建国家教育管理系统,加强开发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并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为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在基础教育的全覆盖打下夯实基础。随后,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提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
3.1 案例调查的设计..........................................19
3.2 案例调查的实施与发现....................................20
第四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分析...................35
4.1 改革政策缺乏整体规划和部署.....................................35
4.2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35
第五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策略...................................38
5.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38
5.2 不断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能力.............................39
第五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5.1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虽然有人指出,改革的主体只有学校是不行的,学校在此次课堂教学改革中所起的作用只是一个皮毛,是否真正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去,有赖于包括高考等整个社会制度环境的建设,以及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重要意义的深刻理解与广泛认同。但是,我们认为学校仍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学校应该改变为了完成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派下来的硬件任务而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应真正理解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真正激发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由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特别是要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政策文件,优化改革的实际运作环境。
在进一步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前提下,学校应从以下方面加强教学改革:
首先,必须要继续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这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如继续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经费投入,合理配置多媒体设备、师资等资源,并切实保障各种信息技术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设置专管人员负责学校教学网络资源的更新、扩容以及外网资源的利用,提高师生对硬件与软件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分类进行培训,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说,一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培训;二是要针对教师现有的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和在教学中的需求,制定对应的培训计划。例如,对一些年龄较大、基础较差的教师进行基础信息技术培训,侧重于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PPT 的制作等;对年轻、信息技术基础好的教师侧重深层次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同时,年纪大的教师要多与年轻教师交流,或请一些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讲课;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互相交流经验等形式,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创新能力。
第三,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建立健全教学改革激励机制,对实施成效好的教师、班级、学生在评先、评优等过程中给予优先考虑。鼓励一线教师把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入探索,不断克服不足,及时纠偏,最终实现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之长远目标。
..............................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从填鸭式教育转变为素质和能力教育。即使是面对高考压力的高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当下的教育,也将对未来教育起决定性作用。我们要抓住现代信息技术的本质,大力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更加长远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体系重构、课堂教学的变革,提升教育整体治理能力和水平。
因此,本文以某高中为例,访谈和调查其师生关于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并总结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对提高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的应用水平与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完成毕业论文时间较为紧迫,尤其是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安排,所以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所开展的调查仅覆盖了一所中学,所进行的教师访谈和学生调查也不够深入,编制的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不够成熟,没有结合调查对象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差异分析,希望能在今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完善。
然而,我也看到了疫情发生为本研究的主题——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各地学校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授课政策,采取学生居家上课学习,教师网络直播授课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以往由于种种原因不受重视、不予采用的在线授课形式突然之间被推广到千家万户亿万师生面前。这种全新的授课形式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师生们不得不开始摸索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经验。在上课看不到学生表情和听课状态的情况下,在脱离教师直接监管的情况下,在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都不得不改变的情况,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种种问题困扰着现在的高中教师们。曾有学者提出建设信息收集系统的想法,即通过摄像头采集学生们的实时反应来判断教学效果,并自动生成数据用于供老师们分析和调整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