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与实践案例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191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笔者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际应用研究,从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以及教学主导的教师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差异问题,学习小组成员任务匹配度问题,以及教师的引导性问题等,提出了相应的组织策略,并将其应用到了初中数学的实践教学案例中。作者希望通过本次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分析研究,能给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合作”、“创新”、“共赢”的理念已成为大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教育领域,也要坚持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当下 21 世纪,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已被教育界大多数教师所推崇;“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之下,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了。合作学习在几十年前就已进入中国的课堂,在教育界刮起了一阵风波。但在积极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譬如:有的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成了教师丰富课堂环节的方法,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的教师无法做到“收放自如”;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谈论与课题无关的话题;成果展示时又出现“优秀者大包大揽”的现象,其余组内成员缺乏参与意识;此外,时间把控问题,评价缺乏针对性、以教师评价为主,缺少组内互评等问题的显现,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与探索。

笔者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和对学生的调查了解以及与教师、学生的交流访谈等方式,并结合自身作为学生与教师不同角色的亲身经历展开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的调查与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能给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

1.2 研究意义
虽然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一定问题,但是任何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必然经历一定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当今社会与未来的发展,必定是合作共赢的时代,孤军奋战将是画地为牢,合作思维才是老罴当道。
好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再加之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孩子的孤独感越来越强。他们遇到问题更多的选择自己解决,或者依赖于网络。大城市的楼宇也使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机会减少。所以,在学校,在课堂,充分利用好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形成合作意识。
好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交际能力。合作是人与人的交流,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交际能力举足轻重。同学之间的交流既可以互帮互助又可以增进情感,有利于促进良好班级的建设。
好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孩子形成数学发散思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你我交流可能碰撞出多个思想。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就像一场头脑风暴,一道问题多种解题方式的集合,可以帮助孩子形成遇到问题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的灵活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并不仅限于此,因即将成为一名一线教师,出于课堂氛围、学习效果以及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特提出此研究;并希望研究的成果可以有效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实践中。

.............................

第 2 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的相关研究
2.1.1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国外研究现状

合作学习在国外的正式研究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但与合作学习有关的群体合作观念,很早之前就已经在一些国外教育著作中有所涉及,著名教育学家昆体良在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区别时就指出了儿童之间的交往合作是家庭无法比拟的,在封闭的家庭教育中,很难培养出在社会中做出贡献的人才,学校的群居环境,给学生提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环境。捷克大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之中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其认为:“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他们可以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夸美纽斯还提倡学生要把学过的东西教给别人或者是复述给别人听,这样等于是学习了两次,通过对知识的使用达到对知识的更为深层次的掌握。

在随后的 18 世纪初叶,“兰卡斯特——贝尔制”的出现,已经说明了合作学习有了初步的发展,兰卡斯特和贝尔在英国倡导采用合作学习,进行团体施教,并在纽约设立了兰卡斯特学校。
在同一时期,美国的教育学家帕克也在其倡导的“昆西教学法”中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观念,帕克对合作学习的贡献很大,他促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合作和民主的氛围,将革新的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学习中,成为合作学习的代表性人物。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继帕克之后,对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合作性学习小组,并将其作为其著名的教学法中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因此在课堂中充满合作民主的氛围是很有必要的。
20 世纪 30 年代,“梅依和杜伯斯完成了《竞争与合作》一书,书中将合作和竞争定义为竞争或合作乃是至少两个人以上,直接导向的社会结果[1]。”40年代,教育学家道奇第一次提出了合作的相互依赖是一种相互增长的情景,只有团队中的其他人获得了目标,个人才能达到目标,这是一种积极的依赖。道奇关于合作的理论,为以后合作学习走进课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80 年代,美国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是任何年级和学科都可以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2]。”
..............................

2.2 概念界定
2.2.1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与合作息息相关的教学活动,也是以合作为主要操作形式的活动,是以小组或团队为教学的主要组成形式,通过小组或团队的互相合作,达到实质的教学效果。“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的活动是合作学习区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教育学家的观点,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如下: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为目的导向的,以小组或团队为组织形式的,各成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共同对某些教学问题进行探究交流的活动。“合作学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10]。”对合作教学的正确理解,才能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有更正确的方向,而避免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成为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感觉有压力的活动,合作学习并不是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更不是为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强行加入这种模式,而是在新的教育环境之下,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这也是本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数学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与数学学科的结合产物。前者是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教学方法,特殊性表征为以小组或团队作为小团体,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的独特属性,而普遍性表征为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团队学习模式,适用于大部分的学科教学过程。数学学科作为单独的科目,具有自我独特性。“合作学习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果为了迎合时髦的形式而错误的将不适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来进行合作学习, 往往收效甚微, 有的甚至事与愿违。[11]”因此,数学学科和合作学习的结合,也同样具有其特殊属性。数学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这种合理应用,是建立在以教学主体以及学科特性的基础上的。教学主体是初中学生,教学主体的身心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率的高低,初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对数学学科的接受程度,也对合作学习的应用情况产生较大作用,数学的学科特性,也对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产生了影响。
..........................

第 3 章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3
3.1 调查目的.............................. 13
3.2 调查方法........................... 13
3.3 调查对象............................. 13
第 4 章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6
4.1 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 26
4.1.1 课前的学情分析问题................................... 26
4.1.2 小组人数和小组任务匹配度问题......................... 27
第 5 章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解决策略.......................... 32
5.1 教师的课前准备阶段......................................... 32
5.1.1 制作班级学生能力分布的表格........................... 32
5.1.2 依据总任务难度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32

第六章 实践案例与分析

6.1 案例一《圆的周长》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1)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实际应用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了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课前准备阶段,主要是合理分组和组内成员任务分配等关键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阶段,主要是教师的引导和监督程度的相关问题;成果展示阶段,存在的展示成员选取方式等问题;评价阶段,主要是教师评价主观性过强以及缺乏组内互评等问题。
(2)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相应策略

本文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任务难度合理安排小组人数并制作任务单;在讨论阶段,教师要灵活转换自身角色,有效管理课堂;成果展示阶段,教师应尽可能随机选取代表进行展示,避免依赖个别成员;评价阶段,教师需要注意客观性与细致性并举,并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组内自评与互评。正确的策略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保障,如果没有这些规划,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以及评价等过程都会变得混乱,会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3)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面的实际案例

本文通过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策略,并设计了以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案例,分别选取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教学模块,分别为圆的周长、平方差公式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推导这三个教学内容,是初中数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以及抽象性,是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在案例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所提出的对应策略,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下一步的研究做了铺垫。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