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缘起和意义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美术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要求美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美术教师而言,我们不能只关注少数特长学生,而是必须坚信每名学生都具有美术学习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权利。而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情况下,用同一个教学目标面对全班学生,这样的教学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走“一刀切”、“划一主义”。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导致以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要让贯彻实施《美术课标》中的美术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就要改进传统授课形式。在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的六年来,尝试了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在美术课堂上运用分层教学策略,相对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而言,是科学的、有针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最早提出分层教学,在二十世纪初期,面对大量移民儿童,由于这些儿童教育背景各不相同,美国教育家认为可以通过调查把学生按照能力和学习成绩进行分层,这样有利于来自不同教育背景的儿童接受教育,这就是早期的分层教学。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大部分中小学按照能力和成绩进行了分层教育,运用个性化成功教学法进行教学,日本采用了跑班选课式教学,新加坡采用了筛选教育方式。二十世中期我国对分层教学进行研究,通过信息整合发现目前针对美术分层教学实践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城市学校教学方面,真正涉及到一线农村美术学科的方案还是有待于完善的。
……..
1.3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通过对初中美术分层教学实践研究解决本校美术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面对美术基础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可以帮助美术基础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本论文从分层教学的理论着手,以所在单位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了分层教学的课堂缘起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初中美术分层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案等内容,在具体方案中划分了学生分层方案和教学分层方案,在每种的分层方案中划分了若干个子方案,在各个子方案中都详细的论述了分层教学的价值。在整个实践过程总结了初中美术分层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方法。
……….
第二章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孔子——因材施教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因人而异,全方面的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各尽其材,让学生获得全方面的发展。每一个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每个独特的个体之间会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是有差异性的,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运用因材施教落实个性化教学。这一观点是针对目前学校教育中,“工厂”般的、“机械”的、“大规模”的、“标准件”的教学提出来的。生命个体是有差异的,学生潜力的大小、智慧、兴趣、情感有较大的区别。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一直有所发展,在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将孔子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总结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因材施教,作为我国古代教育教学的优良传统一直影响到现代教学,对于个体发展的差异特别是认知差异对教育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即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体特点去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面对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最优化发展。教师在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有以点带面的辅导和点对点的教学方式,尤其是美术学科的创造性、经验性的特点更要求个别化教学。然而,在有限课时与大班额的实际教学条件约束下,严格意义照顾是很难能够做到的,教学方法及过程应该是在点(个别)与面(全体)之间切换或同时兼容的。比如课堂练习的指导主要是对于点(个别),而讲授则与要对与面(全体),那么作业讲评则常常是以点带面。
……..
2.2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之一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认为最近发展区对教学的影响显著。在美术课堂分层教学中要明个体的发展状况他指出最近发展区是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个体身心特点、个体的发展水平构成了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依据。维果茨基认为,在教育教学中设计教学应该在最近发展区范围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与学之间相互起作用,共同促进了儿童的发展。因此,他又提出了“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是教育决定的,在儿童的智力发展内容、水平、速度和智力活动特征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因此,维果茨基主张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设计的教学内容要稍微高于儿童的已经达到的水平,这样的教育学才是行之有效的、促进发展的教学。明白了“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之后,在从事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就要清楚的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发展水平,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身心特点制定符合学生的接受知识水平,借助课堂的分层教学,使学生超过现有的水平到达“最近发展区”,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量身体裁再制定下一个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再达到新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学生个体得到更健康完善的发展。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观点对于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第三章 初中美术分层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案........4
3.1 学生分层方案.... ........... ..........4
3.1.1 兴趣分层,分层建组...........4
3.1.2 隐形分层,尊重的需要..........5
3.1.3 动态分层,及时调整...........7
3.2 教学分层方案...........7
第四章 分层教学实践效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18
4.1 实践效果...........18
4.2 存在问题...........18
4.3 解决方法...........18
第五章 小结......19
第四章 分层教学实践效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实践效果
1、初中美术分层教学实施,提高了美术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爱好方面得到了发展,让学生体验到美术课程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部分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方面得到了教师的认可,还在课外学习方面得到了家长和同学的肯定。学生参加多次美术活动并且获得荣誉,从 2009 年至 2014 年学生参加了合肥市级比赛共4 次,其中 1 次获得一等奖,参加县级比赛共 14 次,获得一等奖共 12 次。
2、初中美术分层教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能力和学生的个人专注能力。在美术教学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分层班级和没有分层班级对比、观察、发现没有进行分层教学的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课堂互动方面,积极性不是很高,对小组活动兴趣性不高,对美术课程专注性不足,比较散漫。但是,经过分层教学的班级,在美术课程互动环节中,绝大部分学生表现得很踊跃,不仅增加了课堂学习的氛围,还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潜能得到挖掘,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提高合作精神和专注能力。
3、初中美术分层教学的实施,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增强了教师教学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每种新的教学策略、方法、理念的运用,教师都会不断得查阅与之相关的知识,专注相应的理念、方式方法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业务知识得到了丰富,视野得到了开阔,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有新的认识和体会,相应的业务水平也会有所提高的。
……..
小结
由于每个地区和学校的学生情况不同,研究分层教学的侧重点也会有的放矢,本文研究范围是在本校进行的,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美术课堂教学为实践过程。因此,本分层教学研究还没有在别的地区和学校进行全面推广,或许还不具有普片性,但是笔者经过六年多的时间对分层教学实践研究,认为初中美术运用分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做了有分层的取舍,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分层教学的实施,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自信心,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在健康中获得成长,实现了美术教学面向了全体学生。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