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54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序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我们若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只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显然无法满足人们更好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于是,我国教育幵始迎合时发表展的要求,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于2004年起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一次的新课改,在很多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在教学理念方面,新课改将“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理念更换为“学生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该教学理念强调将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更加注重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者统一。如何使得自己的教学更好地符合和体现“学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实现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地转变,是每一位在新课改背景下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但具有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知识性,还具有独特的德育性质,在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性功能和德育性功能,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也必须要追随新课改的步伐,无论是教师观、学生观,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上,都要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虽然新一轮的课改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教师们对“学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在不同的程度上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教师仅仅是将这一理念停留在认知层面,并没有落实到自己的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去。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很多学校为了保证自身的升学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依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永远像一个装不满的容器,教师则永远像一永不停歇的装运工人,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情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长期作用下,直接造成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无兴趣和熱情的局面,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更是无从谈起,严重背离了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为本”教学理念,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发挥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


(二)研究现状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称TBL,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该教学法的出现深受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影响。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的只是一个辅助者的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2014年8月我通过Google搜索引苹,可以查找到关于任务驱动的记录大约4880000条。浏览相关的记录可以发现,该教学方法在北美、亚洲等很多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相关的论著也有所出版,但这种教学法主要运用于语言类教学中。英籍印度语言学家Prabhu被公认为任务型教学的创始人。因为Prabhu主张语言的学习应该更加注重所学语言的意义以及学习语言的过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时,他提出了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语言教学实践之中,让学生以完成教师预先设定好的任务的方式来进行语言学习的思想。他将任务分成三类即“信息差活动、推理差活动以及意见差活动?”。除此之外,他还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划分为前任务、任务和反馈三个阶段。前任务阶段,教师将任务通过某种方式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引用适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理解;任务阶段,由学生完成任务;反馈阶段,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Prabhu的上述观点为后来有关任务型教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9年,英国语言学家Nunan在Prabhu有关任务驱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编著了《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一书,对交际任务的构成要素、目标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性地研究,为从事一线教学的英语教师科学进行交际性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Nunan看来,任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目标、输入、活动、教师、学习者以及情景。目标,完成每项任务所要达到的效果,该目标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交际类、社会文化类、学习如何学习类以及文化意识类;输入,提供实施任务所需要的材料,它可以来源于杂志、报纸、各种故事类型的故事等;活动,教师、学生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形式,其要求贴近或反映“真实世界;情景,对课堂设计的要求,课堂设计要贴近真实的情景。Nunan所设计的四种类型的任务目标反应出了外语教学开始从重视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转变,从重视知识的掌握向重视情感的体验转变。这不仅仅对我国的外语教学,而且对其他学科的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课程”,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它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知识性,而且还具有德育性。该门课程的知识性主要指它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以及社会科学等方面较为抽象化、理论化的学科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而德育性则主要指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它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教育。德育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属性,知识性要服从和服务于德育性。这也就决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实际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争取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三观。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掌握核心科学技术就等同于掌握了发展的优先权和主动权。科学技术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引进的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相对于引进的科学技术,加强自主创新科学技术的研发更加有助于核心技术的掌握,因此支持、鼓励自主创新科学技术的研发已经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共识。因为自主创新科学技术的研发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充足的创新型人才,所以世界各国在加大相关研究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在积极思考、充分讨论与分析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除此之外,它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对于有争议或疑问的问题自由发表看法或意见,这无形中使得学生的思维活动变得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发表展需要。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17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教学法..........17
(二)髙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策略设计..........18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流程..........19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成绩..........26
(一)主要成绩..........26
(二)应注意的问题..........28
(三)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29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成绩与思考


(一)主要成绩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通过具体、可操作的课堂活动目标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更加具有目标性与方向性。在课堂上,学生间的讨论都是围绕特定任务主题展幵的,并且向老师所提出的疑问也都是与任务相关的,以往偏离教学主题的课堂行为大大减少。在任务评价环节,学生无论是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对其他同学的评价,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除此之外,任务驱动教学法还使得学生能够对自己整节课的学习活动有一个更见明确和完整地认识,提前了解到自己在课上大致都需要干些什么、每个环节又需要具体干些什么等。在谈对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表现与之前课堂表现有什么变化时,有的学生就说到该教学法使他们能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干些什么以及怎么干,使得他们能够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去听老师讲课,在一定程度上,任务驱动教学法帮助他们摆脱了听课无重点的传统学习模式,促进了他们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合理与科学运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有了明显地提高。在以往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里,很少有同学会主动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主动向教师进行提问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学生能够自觉地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主动地为任务的完成出谋划策,之前那种“被教师牵鼻子走”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学生提问的数量不仅增加了,而且提问的踊跃程度也增强了。
……..


结束语


当前缺乏任务驱动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课堂,表现出部分学生学习活动目标不明确、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笔者在实习中的实践证明,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且具有目标性、驱动性和开放性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来,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策略分为三个方面即增强课堂活动目标的明确性、增强课堂活动的驱动性、增强课堂活动的开放性与丰富性,流程则是呈现任务及任务目标一一提出任务要求——分析任务——执行任务——呈现任务成果评价任务。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