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学困生的定义与特征
学困生很容易被当作低智商者,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困生的智商平均居于中上。学困生中很多人与一般学生相比,都有一些突出的缺点。他们通常认识能力比较低,习惯不良,学习成绩较差,逞能好强,哥们义气严重,极易受诱惑,常做出一些傻事。同时,学困生的心态比较复杂,情感起伏不定,自尊心很强,很少得到别人的尊重,往往表现出胆怯和自卑。部分学困生性格孤僻冷漠、自由散漫、冲动暴力、意志薄弱、逆反心理严重。
学困生缺乏学习热情,常自我否定,认知水平较低,常有巨大的自我实现落差,严重的依赖心理;在思维方面,再认能力、迁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差,思维水平较低;在学业上表现为学习成绩落后、学科的分化严重。
学困生学习习惯不良,情感起伏波动大,学习成绩较差。哥们义气严重,逞能好强,等等,他们极易受诱惑,常作出一些傻事。同时,差生的心态比较复杂,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却由于很少得到别人的尊重,又往往内心藏着胆怯和自卑,但又表现得外表强悍。部分学生性格表现为自由散漫、意志薄弱、逆反心理严重、冲动暴力、孤僻冷漠。
“学困生”在行为表现上常会出现纪律观念淡薄、严重厌学等现象;在心理上表现为严重的依赖心理,常有巨大的自我实现落差,意志较脆弱,情感淡漠;在思维方面,再认能力、迁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差,思维水平较低;在学业上表现为学习成绩落后、学科的分化严重。
学困生的外在表现为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过程非常被动,作业马虎,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发呆,几乎不参与学习活动。知识学习本是一个人心理内化的过程,而一个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失去自信心的学生,又怎能真正学好功课呢?所以,克服学困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出发点,是要为学困生提供和创造能够取得成功的情境与机会,使他们通过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兴趣,树立起积极的学习信心,进而对学习有正确的态度。在有了较为端正的学习态度后,关键在于解决学困生内在的原因,克服学困生的思维缺陷。实际上,学困生思维的缺陷,并不是先天不足,而是与学困生的学习心态和学校教育教学方法有关。
2.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般来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两类:一类属智力因素;另一类属非智力(环境)因素。
第一类“学困生”与一般学生相比,在心理上表现出以下几点:1、心智年龄低导致学习能力低,思维能力低,有时也懒得去思考。观察、联想能力比较低。他们观察事物无目的,不过脑子,也缺乏分析、比较、归纳能力,因而感知的是事物局部的、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2、记忆能力较低,有的甚至低到让人难以置信。就拿我曾经辅导过的一个学生为例,她甚至一次只能记忆大约10来个字吧。他们常常是错误百出、急于就成且忘得快。他们要记忆一个材料,多半采用机械记忆,但又舍不得花时间和下功夫,且不使用记忆策略,因而事倍功半,再加上新的记忆任务的出现,包袱越背越重。3、技能较低。由于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概念理解不清,平常动手少,加上知识阅历浅和生活经验少,因此技能较差,表现为完成作业的速度慢,做作业时常机械模仿甚至抄袭,缺乏技巧,不善于应变。4,缺乏信心和勇气。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一般学生多得多,重重困难使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不足。少数学生,尤其是性格较懦弱的小女生,由于成绩上不去,可能不免受到部分师生乃至家长的冷遇,他们往往有自卑感,因而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在班级上几乎没有朋友,没有交际活动,处于封闭状态。第二类“学困生”主要受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心不在焉,学习怕苦、怕累,学习不刻苦努力,对学习成绩无所谓。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祖父母过于溺爱。现在的夫妇大都只有一个子女,父母爱子如命,过于娇惯,使子女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旦离开父母,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学习上表现为没有主动性,对待困难更是望而却步,学习成绩低下也就可想而知。2、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家长经常吵嘴,经常酗酒滋事;或以赌博为业;甚至触犯法律。这些不良行为无疑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有的孩子盲目效仿,不务正业,行为放荡,根本无心学习。3、启蒙教育和早期管理放松。家长忙于工作,无暇对孩子进行早期管理,使得孩子从小就没有是非观念及好坏界限。4,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于父母婚姻变故,如果处理不好与子女的关系会造成孩子自卑、孤独、胆怯的性格。
现在很多教师常常为学困生的问题而犯愁。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的老师发出部分学生越来越难管教,他们学习缺乏动力,成绩差,还常在课堂上“捣蛋”,严重影响教学秩序的抱怨之声。不少教师感到教师越来越难当,后悔当初选错了职业。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态度和教学艺术是其中之一。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教育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答案。在对待如何教育学生的认识上,特.别是对待教育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的教师方法简单;有的教师恨铁不成钢,缺乏耐心;有的教师对学生挖苦讽刺、体罚和心罚,缺乏爱心;有的教师教学艺术差,对学生的教育感到无能为力,缺乏信心;有的教师抱怨学生问题太多,教育无效果,缺乏宽容之心。其实,人人都会有缺点。更何况是这些还不懂多少道理的学生。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孩子有缺点很正常,没有缺点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作为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缺点,正视学生的不足。如果学生个个全是优点,没有缺点,那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因此,学生有缺点并不可怕,我们既不要为学生的缺点而忧心忡忡,也不能对他们的问题视而不见,放任不管。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纠正缺点,发扬他们的长处。当然,我们只有对学生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后,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学生的问题呢?通过对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认为,学困生并非是无药可救,只要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会使学困生转化。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通过全面分析初中生物教学现状中的薄弱环节和研究有关教学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生物教学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弱视”群体加以分析和研究,为初中学生的学习和初中生物教学找到适宜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提倡建立和谐、愉快、高效的教学机制。
研究的意义:在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在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里,都客观存在着一少部分学困生。面对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厌学情绪,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畏难、偷懒的现象等一系列现状,并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深刻地研究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主义的意义。
4.当前研究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目前研究中对于“学困生”的类型和成因分析得还是比较到位的。1.学困生的成因。学困生的成因较复杂,有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诸方面的原因。社会环境方面: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与渗透,如大迷恋网吧、拜金主义、大哥意识、大姐大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潮等;二是当前经济意识日趋浓厚,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经商、打工,出现留守母亲、空巢家庭,而一些单独在家的母亲很多不能很好的管好子女,委托监护人的很多更是监管不力。家庭方面原因有:一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包括从小溺爱到大、任由发展,小时宠爱、长大不服管教,粗暴教育如棍棒教育下造成的逆反性格等;二是家长言行失当,个别孩子家长,接触黄赌毒,语言行为不文明、不检点,给孩子构成了极坏的影响;三是家庭变故因素,单亲、父母离异、父母双亡、隔代抚养等无不给孩子健康成长投下阴影。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有形或无形的歧视,虽然现在教育部门己明令禁止歧视学困生,但曾经的伤害和可能存在的无形(无意)歧视不能说荡然无存;二是教学的偏差,给学生一样的要求与标高,有的学生会跟不上,出现知识断层,而教师并没有及时改变为因材施教,强化个别辅导;三是自新失败,一次失败无人指导,再次自新失败无人安慰,总是在失败的恶性循环的泥潭中不可自拔。个人自身方面:一是思想不明,结交损友;二是身体状况不佳,影响学习;三是智力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同步,智商欠缺。综观四个方面的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学校因素与家庭因素列为重点,并以此促进个人的发展,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
第二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 25-38
1. 学困生中存在的......................25-29
1.1 学生自身......................26-27
1.2 社会原因................. 27
1.3 家庭原因...................... 27-28
1.4 学校原因 ......................28-29
2. 学困生存在的逆反心..................... 29-33
2.1 家庭教育的....................... 29-31
2.2 青春期心理.................... 31-32
2.3 学校教育的因........................32-33
3. 学困生存在畏难....................... 33-38
3.1 老师的过度要求................ 33-34
3.2 老师的一厢.....................34
3.3 老师负面评价...................... 34
3.4 老师的包办......................... 34
3.5 学生自身的.................... 34-35
3.6 给老师的建议.......................... 35-38
第三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 38-55
................................................
结束语
转化学困生永远是一个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师个人价值所面临的双层难题。总之,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转化方法上也不是千人一面的,要因人而异,加以分析,讲究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我相信,只要工作做得细致、扎实,使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得到及时解决,通过各方面工作,掌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学困生业会转变成优秀生,如此,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巩美玲.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 雷学航.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 邵倩. 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发右脑的研究[D]. 苏州大学 2010
[4] 林泰文.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实践[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5] 朱靖.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6] 何霞. 美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7] 蒋海涛. 初中生物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 长春师范学院 2012
[8] 吴楠. 初中生物课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初探[D].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9] 李丹. 小组协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10] 马守兴.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D]. 苏州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