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小学教学问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400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肖川说:“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很难想象,在他或她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①”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于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 “研究性学习”产生了,同时,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也应运而生。可见,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是为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服务的,但是不论是课程还是学习方式,最终都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主要运用于“研究性学习”课程上,而且“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课程都一再强调学生的自主、独立、主动,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引导”。于是教师们所理解的“指导”、“引导”,或放任不管,任由学生自主、独立、主动,或打着改革的幌子走老路。张华说:从“学习方式”的视角看,研究性学习可适用于任何内容的学习,无论是单学科(如语文、数学、美术、体育、物理等)、还是综合学科(如科学、社会、艺术等),均可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②。且这也是教学改革的一大目标,而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因此,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一一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也必须进行研究性教学。
对于“研究性教学”这一概念我们并不陌生,2001年与2005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两个文件使得研究性教学倍受重视,教育部于2005年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①”。这是本科教育文件中首次明确使用了“研究性教学”丁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进行研究性教学,中小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研究性教学。那么中小学研究性教学的涵义是什么?其实施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当前中小学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现状如何?哪些因素影响其实施的效果?对此有哪些策略?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1.2概念界定

1.2.1研究性教学
目前,研究性教学己经受到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大家从自身的理解和角度出发,对研究性教学的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理解,以下是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且纵观以下定义,虽然各有其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但深究起来,也不难发现各定义仍存在些许问题:
(1)“课题研究说”: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既在相关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进行教学,寓教学于研究中;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寓研究于教学中。它把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学生的进步和教师的发展都作为研究对象,都视为探究性的活动。研究性教学把教学与研究融合在一起,是教学与研究的统一,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学改进的过程。。很显然,此定义将侧重点放在了“研究”一词上,且将“研究”的涵义定位在“科学研究”的层面上,于是,进行研究性教学就要有相关的课题,需要有科学研究的情境。那么研究性教学是否意味着做研究,难道一定要有“课题”、有“科学研究的情境”才可以进行研究性教学吗?将“研究性教学”的涵义如此“狭义化梦未免有不妥之处。
(2)“教学模式说”:研究性教学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掌握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为基础的教学模式。③该说法认为“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实施,尤其对于新教师,或者刚刚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教师来说,不至于无从着手。然而研究性教学的特点之一则是开放性,开放性则也意味着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那么研究性教学是否有一固定的模式,即按部就班地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3)“实践活动说”: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实践活动。。“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突出了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特点,也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更提供让学生“做中学”的机会。但是课堂教学并不是每一堂课都有实践的需要,未免让人觉得有偏离课堂之嫌疑,而且此定义所表达的意思更接近“研究性学习”课程,因此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研究性教学”所适应的课程太有限。

1.2.2研究性教学与“有关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也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①它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从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态度、思维以及问题解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以及科学本质的理解。
从概念上看,两者似乎近于相同,而区别就在于“研究”与“探究”的不同。为了更清楚地区别两者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探究”与“研究”做详细的解释,《辞海》(1999年版)的解释是:探究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②”;“研究”是“钻研,推究。”。对两个解释进行分析可知:“探究”更强调深入,深入到所需探究对象之中,继而通过反复研究进而达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目的。虽然研究性教学与探究性教学都涉及到“研究’,,但是研究性教学的研究范围更广泛,其目的可以是解决问题,也可以是了解问题,而探究性教学的精髓则是对于问题的探究,最终目的是希望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说教师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却不能说教师探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身不是问题,也不能深入,更不能解决;我们可以说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也可以说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因此,探究性教学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而研究性教学则可能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简言之,从横向看,研究性教学比探究性教学涉及的范围更广,而从纵向看,探究性教学比研究性教学深入的程度更深。

1.3研究性教学的发展历程
  现实与历史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的思想总是在传统的土壤中萌生。研究性教学的思想也同样源远流长。研究性教学经历了起源、延伸到实践的历程。

2 中小学研究性教..............................33-45
2.1 理论基础..........................33-36
2.1.1 人的全面发.......................33-34
2.1.2 建构主义教学........................34-35
2.1.3 后现代主义...................35-36
2.2 价值定位...........................36-45
2.2.1 有利于学生的..........................36-38
2.2.2 有利于教师的专........................38-41
2.2.3 有利于教学改革的.....................41-45
3 中小学研究性教学的....................45-63
3.1 调查目的.............................45
3.2 调查方法........................45-47
3.2.1 问卷法......................45-46
3.2.2 观察............................46-47
3.3 存在的主要.............................47-63
3.3.1 研究性教学“有名无实........................”47-50
3.3.2 教师教学“知行不一.........................50-54
3.3.3 学生主体地位“虚化”....................54-60
3.3.4 研究性教学“营养不足...........................”60-63
4 影响中小学研究性教学有效...............................63-78
.....................................................................................  

结语
通过对当前中小学研究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对导致问题原因的探讨。笔者认为,要从传统的教学中向研究性教学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从观念上接受这一事物,而且也对教师的各方面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就必须从观念到行为,接受并实施研究性教学,满足师生的发展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