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论文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原因,提出对策入手,分析了 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由硕士论文事业部整体提供。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从《纲要》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要广泛的涉及到校内与校外一切有用的课程资源,尤其要重视开发校外的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信息化资源。开发是基础,
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作用于课程,发挥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才是最终的目的。课资源的合理配置,常常带来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因此,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学前教育社区化和幼儿园课程综合化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园课程越来越注重对外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配置。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配置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创建幼儿园特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前教育社区化发展的需要。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早在20世纪初期就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的整个教学法和“活教育”思想都强调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这些政策与法规都明确提出了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配置不能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要广泛利用家庭及社区中的一切力量,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配置要进行全面考虑。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学前教育社区化的提出,课程资源应越来越注意到与幼儿生活、大社会、大自然的联系,要源于幼儿的生活、根植于幼儿的生活,积极汲取大自然、大社会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并使他们有机结合,使各种因素得以系统的、整体的作用于儿童身上。
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门类日益繁多,各门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呈现综合化发展趋势,现代科技是一个相互联系、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具有联系性、整体性、发展性的特点。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教育培养整体的、发展的人,而非片面的、静}卜的人,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学前教育教育课程走向综合化就成为必然趋势。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己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要求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上应注意综合化,不能人为的进行领域切分。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己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成长环境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个方面的教育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经验,因此,必然要求课程资源配置上的整体化与综合化。
学前教育社区化与幼儿园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要求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配置要全面,不能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性的教材资源,对课程资源的配置要综合考虑所有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各种物质与人力条件。幼儿园要配置促进幼儿发展的场地、配套设施以及活动材料;要充分考虑家庭、社区、社会资源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要把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资源“请进来”,同时要考虑如何合理有效地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配置。
(三)教育公平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看出己经把教育公平置于社会公平的重要的地位,教育公平评价可以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起点公平是指受教育权和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为受教育者享有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结果公平为教育结果的质量公平。因此为了使教育者接受平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政府部门在对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时候,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好不同的教育资源;在分配资源的时候要注意向师资薄弱的地区、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进行倾斜,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别,给受教育者提供相对公平的享有公共教育资源的机会,避免受教育者涌向资源丰富的地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资源投入和配置的不公平,优质教育资源总是受教育者希望接受的,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向资源丰富的地方进行倾斜。课程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课程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否成为衡量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合理的配置现有的课程资源,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生兰幼儿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与教育[M]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6」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一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 I`}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
[10]石药强学前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6-8
Abstract8-9
引言10-18
一、研究缘起10-12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10
(二)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10-11
(三) 教育公平的需要11-12
(四) 参与导师课题的背景12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一) 研究目的12-13
(二) 研究意义13
三、研究设计13-14
(一) 研究对象13
(二) 研究方法13-14
四、相关研究综述14-17
(一) 国外研究14-15
(二) 国内研究15-17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17-18
第一部分 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概述18-24
一、课程资源及幼儿园课程资源18-19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分类19-22
三、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特点22-23
四、课程资源配置及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23-24
第二部分 幼儿园课程资源合理配置的价值24-27
一、有利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24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4-25
三、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25-26
四、有利于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形成26-27
第三部分 山东省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27-45
一、山东省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的现状27-38
(一) 幼儿园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7-32
(二) 幼儿园物质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2-37
(三) 幼儿园财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7-38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8-45
(一) 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合理配置的意识与能力38-40
(二) 课程资源的配置存在片面性40-41
(三) 课程资源配置的目的性不强,配置水平较低41-42
(四) 幼儿园缺乏园际合作42-43
(五) 家庭与社区对幼儿园的支持力度不够43-45
第四部分 幼儿园课程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分析45-52
一、加大幼儿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45-46
二、加强教师的多层次化、多样化培训46-47
(一) 通过培训加深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46
(二)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课程资源配置意识46-47
(三) 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配置的能力47
三、体现幼儿园课程资源配置的地域性47-48
四、加强园际合作48-49
(一) 组建幼教联盟48
(二) 建立幼儿园课程资源库48-49
五、幼儿园要充分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49-50
(一) 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49-50
(二) 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50
六、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配置课程资源50-52
结语52-53
注释53-55
参考文献55-59
附录59-6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4-65
致谢65
您可能有教学硕士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教学硕士论文频道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