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笔者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教师从农村流向城市成为了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在牢牢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观的基础上,政府以及教育组织应在经济、政策制度、环境等客观层面加以合理引导,综合施策,使农村小学教师流失现状得到缓解,实现城乡学校科学合理布局,城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①。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城镇数量增多,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农村为基点,以农民为着眼点,以实现农村和城镇公共基础服务一体化为目的,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水平随之提高,农村人口进入生活水平更高的城市,具体表现为:人口的城镇化、经济活动的城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二)农村小学教师
农村小学教师一般指的是在农村小学工作的教育者,教育对象是县级以下农村公立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农村小学教师在农村小学中承担重要责任,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农村小学教育职能的核心承担群体。在本文中,笔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榆中县农村公立小学教师。
(三)教师流失
关于教师流失含义的界定,有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流失进行了分类,根据教师行业取向的不同,将其分为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失和外部的流失;根据表现形式,又将教师流失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本文中的教师流失,指的是大量农村在职小学教师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或从教育领域流向其他行业,而流入农村小学的教师相对较少,在能力及学历上有所不及,在数量上不能填补空缺,致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处于短缺状态。
.............................
二、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接受教育,是教育公平最直接的体现。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创办私学后便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观点。教育具有促使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功能,受过良好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人有着跨区域、跨城乡流动的优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去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工作。当这些人有了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后,便会拼尽全力去奋斗,从而消除了对社会不满的情绪,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的缓和,而这就是教育公平的优越性。义务教育的实施确保了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读完初中。但随着城镇化战略进程的加快,城市有着更好的教学条件,而农村的教学资源相对较稀缺,农村教师作为教学资源重要的一环,不免会受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出现教师从农村流向城市的现象。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学生入学机会平等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步实现。所以在农村地区,要将关注点放在公平的对待每一位老师,从教师招聘到评职称,都保证坚持公平的原则,在实际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中,也要体现公平。同时地方政府和学校还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保证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性,以缓解农村小学教师流失。
(二)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分为多个层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分为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发展需要包括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对个体而言,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
.............................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师流失现状调查—基于甘肃省榆中县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一)榆中县基本情况介绍
甘肃省榆中县,隶属于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县域总面积3302平方公里,辖11个镇,9个乡,其中城关镇为榆中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截至2020年11月,榆中县常驻人口为47.39万人,并于2019年4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贫困县。
(二)样本学校基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选择了榆中县六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A 小学、B 小学、C小学、D 小学、E 小学、F小学。
A小学:处于榆中县和平镇的一所完全小学,有六个年级,目前学校共有教师62名,在校学生有1209名。学校于前两年新建了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现共有两栋教学楼,其中一栋教学楼内设有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学校附近有移民区,人口较多,因此该学校的学生生源还算较好。
B小学:位于和平镇,学校于1980年建校,现有在校学生728人,50名教师,14个教学班,因建校比较早,所以学校规模较大,学校占地面积有15670平方米。但因最近新建学校A的影响,部分生源流失,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C小学: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共设有10个教学班,现有在校学生589人,教职工42人,学校占地面积为12382平方米,教学区占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
D小学:位于夏官营镇,学校现有教职工31人,开设了9个教学班,学生总数为478人。该小学教室和教师宿舍还是平房,基础的教学设备不全,学校没有安装暖气,冬天教室里靠生火炉取暖,运动场也比较简单,目前还没有硬化,更不用说塑胶跑道了。
E小学:位于榆中县马坡乡,是一所偏远地区村小,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学校校园环境一般,目前在校的学生有235名,在职教师20名。
...............................
二、教师流失情况调查
笔者通过走访榆中县各乡镇6所农村小学得到了本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目前在职在编的教师。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本人共发放230份问卷,成功收回220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5%。以下是经过问卷星和SPSS分析,得到的相关数据信息。被调查农村小学教师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工资状况等状况如下:
(一)被调查学校教师结构特点
1. 教师性别结构
教育论文怎么写
从表2.1可以看出,被调查教师中男教师人数所占比例为41.81%,女教师人数为58.19%,在农村地区的小学,女教师人数普遍远高于男教师,男女教师性别失衡比较严重。小学教师中女性占比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师范类学校大多数是女生,因此从教的女生偏多,尤其小学的科目以语数英为主,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也大多是女生。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榆中县教师工资水平不高,而一个家庭中的男性承担着主要的经济来源,他们宁愿选择其他非编制工资高的工作,也不愿做教师,所以在学校任教的老师多以女性为主。
..................................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师流失原因分析 ............................. 23
一、 农村小学教师待遇低 ................................. 23
(一)农村小学教师收入不高 ............................ 23
(二)基本福利没有得到保障 ......................... 23
第四章 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对策 ........................ 32
一、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 ...................................... 32
(一)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 .......................... 32
(二)为农村小学教师及家属开辟绿色通道 ........................ 32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师流失原因分析
一、农村小学教师待遇低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教师也不例外。青年教师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希望有较高的收入来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中年教师追求较好的住房条件和医疗环境;能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是所有老师的精神追求,在农村小学任教的教师更是如此。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收入低,基本的住房和医疗条件不能得到保障,社会声望与城区教师差别大,这些因素都影响农村小学教师外流。
(一)农村小学教师收入不高
工资收入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流失有显著影响。将工资收入和教师流失做回归分析得到:工资收入与农村小学教师的流动意向呈现负影响,说明工资收入越低,农村小学教师的流动意向越高。根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得知,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的月收入三四千,有的甚至低于三千元,如今的生活成本较高,收入太低只能维持日常开销,根本不敢奢求过高的生活品质。虽然《教育法》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薪酬不应当低于或当地公务员薪酬水平,但事实并非如此,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和公务员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
“受我母亲的影响,我从小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教师,因为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很伟大,给学生传授知识是一个很幸福的过程,所以我选择了读师范专业,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如愿以偿站上了三尺讲台。刚开始觉得生活没什么压力,每天都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但现在要开始考虑成家的问题,要买房买车还有小孩的教育,都需要不少的花费,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五年,但也没什么存款,再加上每月的收入也不高,觉得压力还是挺大的,我都想着要不要换一个收入比较高的工作。”(B小学K教师的访谈内容)
教育论文参考
..................................
第四章 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
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提到,个体在面临选择时,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借助城镇化发展的推力,虽然农村地区的面貌相比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事实是城乡依然有鲜明的差距。相对于农村而言,城镇学校有更好的待遇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而这些都是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流向城市的因素。因此,提升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是留住农村教师,处理农村教师流失问题的主要且有效的方式。
(一)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稳定乡村教师队伍需要得到外部条件的支持,如通过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薪资待遇来增强农村小学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让流向城镇的优秀农村教师能够重新回到农村小学教学②。从前面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村小学教师收入较低会使他们萌生流失的意向,因此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扶持力度是关键。当地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扶持方案,如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生活成本等现实状况,给农村小学教师提供充足的补助,提升教师薪资待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③。确保城乡学校的教师有一样的收入水平,农村小学教师不会因为收入不及城区学校老师而选择离开,保证农村教师群体的合理流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给予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补助高于城区教师,用丰富的物质待遇留住农村教师,才能从根本上稳定农村小学教师队伍。
(二)为农村小学教师及家属开辟绿色通道
通过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访谈了解到,部分农村小学没有为教师提供免费体检。因此农村小学首先应做好关爱教师身体工作,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体检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教师体检,了解每一位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还应提供其他方面的福利,如在农村小学教师的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要给予优惠,对优秀教师和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教师在奖金等各项福利待遇方面要大胆倾斜,让农村小学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只有这样,农村小学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最后,为农村教师开辟绿色通道,专门为教师制定优惠政策,让教师在交通出行、旅游参观等方面得到优惠。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工作量比较大,除了工作日正常上课外,周末还要去学生家里家访,因此属于教师自己的休息时间比较少,农村小学可以通过制定教师弹性工作制度,来保障农村小学教师休息的需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