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一是,养成教育是教育脱贫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脱贫攻坚做出重大安排;党的十九大,将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必须打好的攻坚战,做出了新的部署。民族地区脱贫任务艰巨,困难重重。深度贫困地区四川凉山州,地理位置偏远,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公共服务明显落后,彝区贫困群体面临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严峻挑战。孩子是未来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培养人的重要手段。将扶贫落实在教育层面表现为“扶贫要先扶‘字’,文字的字,即文化,确保每个劳动者都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扶贫要扶‘智’,智力的智,让群众获得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技能,让劳动者和贫困家庭具备自我‘造血’的功能”①。养成教育是开展教育脱贫的基础,通过学校养成教育,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德智兼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是,时代背景对养成教育的新要求。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广受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曾明确要求德育进入教育教学,并要求创新养成教育的形式。于是,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把养成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新的要求也对教育者提出挑战,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养成教育,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三是,彝族地区养成教育任务紧迫。彝族地区学生具有热情、朴实、善良、直率、重情等优点,然而受文化风俗、环境等条件制约,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也比较突出。学习习惯方面,不能明确学习目的,课前不预习;迟到早退,交头接耳,上课纪律松散;作业本不区分科目,不按要求去做,在课本作业本上进行涂鸦乱画;考试抄袭严重等。生活文明习惯方面,没有时间观念;浪费现象突出;公共秩序意识薄弱,起哄喧哗;仪表不整,喜奇异发型和服装;举止不文雅,不关爱他人,讲粗话骂人,歧视困难同学,聚众打架,随意拿别人的东西等。卫生习惯方面,不讲究个人卫生,衣服长年不换洗,公共卫生意识淡薄,吃饭共用一个盆和马勺子(彝族的转转饭)。可见,彝族地区的养成教育任务艰巨,开展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有,其一,有助于深化养成教育的理论认识。查阅文献可知,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很多,但针对民族地区的研究理论颇为少见,大多数仅是实践的总结。本研究通过对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情况,结合调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参考策略,可为民族地区实施养成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丰富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其二,有助于拓宽民族地区教育研究领域。养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彝族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本研究以“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为主题,拓宽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研究的视野。其三,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提供参考。彝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彝族地区的未来发展,是教育脱贫的关键性因素。彝族地区养成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学校发展,受此困扰,难以突破基础教育发展瓶颈。本研究围绕彝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展开调查,找出问题并提出策略,可为学校养成教育提供参考。其四,为学生主动参与养成教育提供指引。养成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行政化干预只能作为一种短期的教育措施。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产生长期稳定的教育效果,提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真正成为养成教育的主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2 民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理解
2.1 养成教育的历史和内涵
2.1.1 养成教育的历史
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都很重视“养成教育”。《周易·蒙》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指小孩童年时期是纯正无邪的年代,从小就接受正确的养成,可以为善德打好基础。它为古代童蒙道德养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值得我们借鉴。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广泛涉及养成,孔子在长年的讲学实践中认识到习惯养成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人先天基本素质差别不大,通过后天的学习人与人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该观点也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他倡导用“仁”思想指导日常,提倡用“礼”构造大同世界;他的“习惯自然”说,阐释了通过反复练习,习惯自然形成的过程。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天赋潜能不同,发展的基础不同,养成习惯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通过教育扩展人的善性,使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稳步发展。养成教育伴随着人生的每个阶段,“盈科而后进”。
宋代理学家朱熹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对养成教育进行了系统化的经验总结。他主张通过长久的特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恪守道德规范,“积久成熟,自成方圆”;其《谕诸生》、《小学》等是对孔子等先哲儒家养成教育思想的进一步继承,丰富了古代“养成”理论。清代养成教育的经典文献《弟子规》,从日常生活起居教起,阐释了做人的道理、学习的重要性及与别人来往所遵从的礼仪规范等,这实际上是对“忠、孝、仁、义、信”等主流价值观的一种规范性整理与表达。可以说,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注重“养成教育”的传统,虽然时代在变,但是其精神内涵并未过时,我们应认真学习,取其精华。
..................
2.2 学校教育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三者之中,学校毫无疑问处于“龙头”、“主渠道”地位。然而,学校教育和养成教育到底是何关系?学校教育何以成为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有必要做一番考究。
2.2.1 养成教育是学校的职责和任务
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所受的教育,它的特点及在个体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和职责。学校是在制度化下建立的对个体进行社会化的组织,“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己任,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①”。学校对个体社会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根据社会要求确定教育目的,依照教育目的对学习者的内容提出要求;二是学校有较为固定的专职教学人员来执行这些要求;三是学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课程、教材等教育媒介;四是以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严密的管理制度保驾护航;五是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选择相应的内容、方法进行影响;六是学校中成员间、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往沟通;七是学校能够排除和控制社会文化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发挥其“纯化”作用。②上述特点使学校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发挥特殊效力,这种效力传递的文化知识可以使个体形成智能,还可以使个体形成与主流文化方向一致的价值观及道德体系。也就是说,学校“纯化”社会文化时必须将个体的行为纳入其中,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训练使价值标准进行内化,促进个体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正是在此意义上,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和任务。
2.2.2 学校是实施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养成教育的规范性。在学校教育的理解下,任何学生行为要符合一定标准,并在有规章的律令下生活,这样有利于个体行为习惯的养成,显现了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作用。学校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学生按规章规范进行学习生活,学生成人后往往拥有良好习惯。学校的运行机制是在各种制度化下进行的,《中小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给学生明确提出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是对个体的规范和对行为的要求,是养成教育的纲领性规范,指引着如何习惯性地做出某一行为。现代学校教育主要通过制度规范进行养成教育。
.........................
3 凉山彝族自治州 P 县学校养成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 17
3.1 调查设计....................... 17
3.1.1 样本的基本情况 ............................. 17
3.1.2 调查方式的选择 ...................... 18
4 改善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策略 ................................... 32
4.1 转变思想观念,突破传统......................... 32
4.1.1 回归成长目标 ............................... 32
4.1.2 扩充时代内容 ................... 33
4 改善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策略
4.1 转变思想观念,突破传统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转变观念就要打破偏见思维的束缚,解除精神枷锁,摆脱对养成教育教条式的理解,使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在兼顾对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的推动的同时②,更要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
4.1.1 回归成长目标
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重在转变思想观念。学校应放弃将养成教育当成一场“运动”的功利性目的,真正回归注重个体发展,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论者将养成教育的价值概括为:“回归生活,让儿童乐在其中;育人为本,让儿童学会做人;尊重生命,让儿童全面成长;重在创造,让儿童主动建构;开放对话,让儿童面向世界。③”因此学校养成教育起点应立足于未来,回归生活,注重个体的觉醒,体现人文情怀,注重以润泽生命开启学生的智慧思考,强调情感化的心灵教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真正做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④。通过个人的发展,促进彝族地区文明的实现。
班级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紧密联系实际,明确“什么是学习者的需要⑤”。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把家长认为“身价观”的需要等同于学生个人的需要。要确定“需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性,做到不喊“空号子”,使实施具体实在,具有可操作性。
.......................
行文至此,我们己经走完了对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认识的全过程,笔者研究的初衷是对教育主体发展的回归——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也是我大学毕业后到凉山从教的“教育理想”,作为信从者一员的我怀着对未来可能实现的愿望,开始了对彝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由此,在本论临近结束,我想从理论基础、批判现实,引导实践、研究的不足四个方面,对我的“教育理想”进行审视。
首先,本研究以养成教育认识为基础。“蒙以养正”、“少成若天性,习惯自然”,是我国古代先哲创造的“养成教育”智慧的开端。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近代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同民族文化相结合,成为这时期养成教育的普遍特点,“生活即教育”论独树一帜。时代不断进步,当代养成教育在政策的驱动下形成“制度化”,研究者从理论到实践有了新的探索。我们已经看到这一复杂论题的演变过程,笔者将其丰富的内涵和纷繁的形态归纳为:养成教育是在具体行为习惯的培养实践中,人与环境互动的动态过程。其一,养成教育的实践性是在具体的行为习惯培养实践过程中进行的,这类研究星罗棋布,主要包含了养成教育的定义、特征、方法、原则、途径等。其二,在实践中不同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都会对行为习惯产生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对社会、文化产生作用,养成教育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基于此便有了本研究的目的地彝族地区这一特殊社会环境,不同的民族,养成教育也有其特殊性。其三,养成教育理论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其内容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行为习惯要紧跟时代精神,反映“时代性”和“思维智慧性”,养成教育是动态过程的表现。学校教育具有制度规范性、层次性、序列性、日常教育性等特性,是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将其实现途径同特殊环境相结合,便构成了本论的完整命题: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