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52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导论

1.问题的提出

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渗透使现代大学成为复杂的社会机构,面对时代和世界的挑战,加强高校治理、实现各方权力制衡和和利益优配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治道变革,实现大学理想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图从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和立场出发,对大学治理的各方面做出梳理,以期对当前大学改革实际做出理论指导。关键在于在前人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梳理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大学治理的内部结构,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尤其是对外国当前现状的研究能够给我国高校发展进行对比,提供新的视点和经验借鉴。在问卷调查部分,本文也试图以这种方式贴近当前高校实际,为大学治理提供最真实、最贴近的数据资料和材料补充。

2. 研究背景及意义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生产知识和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然而一所大学要真正为知识和文化服务,必然离不开优秀的管理结构和制度,在面对诸多问题时对其的治理也是必然的。因此,提高大学的治理水平对于国家、社会、高校本身和个人来说都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对于国家来说,大学治理能使国家意识形态透过高等教育机构渗透至个人、地方,便于思想的引导和国家观念的形成。同时,优秀、知名的大学也在国际上代表着中国形象,是中国学术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对于社会来说,大学治理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素质提高以带动社会人士,培养社会的文化氛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讲,提升大学治理水平对于国家强盛、社会进步、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对于学校本身来说,加大治理力度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产生清除高校体制积弊、提升效率、树立高校形象等多方面的积极效益。改革的方方面面必然是坚持践行以人为本观念的,对于大学内的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后勤人员而言,他们是大学治理的最直接受益者。同时,通过提高大学的治理水平,也能进一步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服务社会的技能,从而对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这几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大学是一个庞大的机构,涉及的个人与利益纷繁纠葛,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经济学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对其进行研究能够生动地反映大学内部的利益博弈和关系,对于大学治理来讲有着极强和较为新颖的理论意义。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大学办学理念、教学方式、行政结构等的问题都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内的热点和前沿,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理论研究价值。从价值相关者角度来指导我国大学治理,在理论上也具有全新的研究价值。

理论研究的理想境界就是指导实践。当今世界不仅经济、军事、政治领域内各国竞争激烈,文化领域内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大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大学治理,尤其是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治理研究能够深化高校治理研究,使国家、高校将其运用到改革大学管理的实践中去。理论研究本身也嫩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深化和丰富。尤其对于中国而言,当今大学管理出现了各种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的治理已迫在眉睫,改革势在必行,对大学治理的研究就能成为其前进的指明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对于推进大学改革、深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思想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的发展及人们对其概念的更新,“大学”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理论界关于其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但几乎都局限于对大学权力、大学结构或大学管理的讨论,大学治理尚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尤其对于中国国内而言,大学本身就是西方的舶来品,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教育目标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西方烙印。早期相关的大学理论研究也多是效仿西方,因此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具备着国际视野,但其与中国国内情况脱节的实际也必然使其经历漫长的“本土化”过程。9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内,国内开始出现大量民办学校,很多公立高校也开始开设二级学院,大学扩招、高校收费、大学生素质等问题开始将大学治理的问题推至风口浪尖,国内相关理论研究随即开始其争鸣过程。目前国内对大学治理的研究尚属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专著,多是关于大学治理零散、细碎的论文研究,下面将对主要研究情况做出概述。

关于大学治理的概念界定和发展历程研究是国内理论研究的基础热点。2004年,张维迎教授首先在《大学的逻辑》一书中明确提出“大学治理”的概念,他在从多角度切入分析大学的逻辑的基础上指出,大学治理关键在于治理结构的改革。其后,谢敏、郑哲提出大学治理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应当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部分:过程指的是制度安排;结果是为了实现大学目标的理念和目标本身。 蔡文伯、杨瑞旭认为大学治理是大学组织内部管理与外部制度环境互动的过程,更加突出大学组织内、外部行为的关联性。大学治理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大学、市场与大学、学术共同体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上述研究都是着重大学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双向互动上,实际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都应当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研究视点放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上。另外,李福华从时间、规模、制度三个维度切入,注重辨析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的区别,明晰了大学治理的概念和边界。 另外,在概念界定上的讨论还有很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另外,曹叔亮、臧日霞、陈通等人也就国外大学治理的相关情况作出了实证考察和分析,尤其讨论了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管理类结构和管理模式,为国内大学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也指出了目前我国国内大学治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了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治理的程度很低、高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高校内各种权利不能相互制衡等因素。这方面国内的相关论文有:郭宏的《试论完善高校治理的内部控制建设》,王寰安的《激励—约束与高校治理》,刘承波的《中国公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等。同时,一些学者也对优化、改革大学治理提出了建议,如郭宏建议要设计出学校主要领导的业绩考评指标体系,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吴启迪建议要强化学术权,实现“教授治学”,平衡学术权和行政权,克服高校行政化倾向。赖明谷强调在大学治理中应注重文化建设,注重在文化和学术氛围中逐步改革大学治理,引起较多共鸣。

总体看来,我国国内目前关于大学治理的理论研究较为琐碎,缺乏系统研究,目前仅有李福华2008年出版的《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等专著。因此,这些理论研究对于目前国内大学治理的指导意义不强。

(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方面,除了对大学概念和理念的历时性讨论外,近几年来的学术热点主要在于对高等教育机制的研究。美国学者萨瓦斯认为,“家长选择”观念应当作为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教育改革(包括大学改革)应当终止政府垄断,走向竞争和自主选择,这是消费者至上、消费主义等市场主义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一种体现。 美国学者约翰•E•丘伯和泰力•M•默坚信“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方式才是有效率的体制选择。” 英国学者玛丽•亨克尔和布瑞达•里特强调应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顾客至上”和绩效等理念运用到教育改革中。 总之,西方在对大学治理的研究重点几乎都引入了市场竞争体制,强调大学的竞争性和选择性。在此基础之上,西方学者也对教育改革、大学治理的相关措施提供了微观领域的建设性讨论。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众多学者都从方法和技术角度对传统高校治理形式提出了反叛和新变。

近20年来,大学治理又成为国外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学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丰富的资料和多方面的启示。但是,由于国外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大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都和我国的差异很大,对我国的大学治理指导价值不大。国内关于其的研究也有待系统化和深入,以期对大学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之一。

4 主要研究思路及方法

关于大学治理、高校改革的研究前人涉及颇多,本文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和梳理。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大学治理研究虽然较少,但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教育领域内的运用有部分讨论,这些都是行文的重要参考和基础。本文在参考学界论文、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遵循了文献分析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概念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原则,并针对大学治理对象的复杂性,使各种分析方法综合作用,相互结合。尤其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使论文写作可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宏大架构的气魄。

(1)一般研究方法

论文的宏大架构使它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尤其是对大学治理概念及源流发展的分析必然要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时,论文对高等教育发展史、国外大学治理概况、教育哲学、文化发展的关注也使得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分析尤为重要。因此,文献分析法能够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是本文基础和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归纳与演绎是辩证逻辑思维领域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采取这样的思维和研究方法能够较有效地规范思路,避免行文思维的随意化,论文写作毕竟不同于文学创作,自有其严密处。本论文在对大学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梳理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视点下的大学治理,也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国外借鉴的角度提出了发展改革建议。注重探求、归纳使这些研究内容较有条理。

总而言之,这些研究方法在本文中是相互配合、共同为主题服务的。

(2)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采取了实证调查的方式考察大学内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权益制衡情况,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也是理论与实证的结合。实践中的问题意识常是研究开展的前提,针对问题而研究出的策略才可能进入政策议程。这样的理论研究才能贴合实际,而非闭门造车的玄虚之谈。要谈到高校治理,这方面要做的实证研究角度还有很多,本文仅从一方面入手,实践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以收抛砖引玉之效。因此本文在尝试性地构建大学治理的理论框架的同时,也试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这些实践性的问题加以探讨。

5.论文的创新之处

面对浩如烟海的关于大学治理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在参考它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主要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理论、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构筑文章结构,并最终设计出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制度建构,这正是本文的特色和创新之所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来是经济学、企业管理学领域内的理论,目前其研究和应用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延伸非常少,然而其关于共同体内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意义不容忽视。因此,本文试图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域下对大学治理内部结构的相关状况做出系统讨论和分析。

本文在结构上突破了传统大学治理研究论文将概念、发展历程、国外状况、经验借鉴、建议等内容拼凑在一起的模式,代之以大学治理为主线,注重将大学治理置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宏阔基础上进行讨论,尤其将研究重点放在内部治理结构上,以期为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使论文避免空泛粗浅和大而无当。这也是本文在结构上的创新之处。

另外,本文针对我国大学当前的现状,将其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三类,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因其类型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通过对它们的对比和概括,有针对性地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大学内部治理方案,使本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第1章利益相关者理论

1.1利益相关者理论

1963 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的一些学者首次明确提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Theory)理论并将其定义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 此后在瑞安曼、安索夫等学者的不断研究推进下,其理论建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shareholder primary theory)逐渐受到企业界的质疑,外部控制型的公司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理论内涵越来越丰富,主要适用于经济学领域,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是整体的指导性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客户、经销商、管理者、政府等,他们不仅影响企业发展也受其影响,承担企业的部分经营风险,因此有权参与企业决策,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同时也要保证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此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涵虽一直有所外延,但几乎都是限定在经济学的框架内。1984 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 “任何”一词就极大地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外延,按照他的界定,网络群体、慈善机构、新闻传媒、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保主义者等都有可能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其理论研究也有了与其他诸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文学、生物科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可能,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然而,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有着泛化的倾向,在实际研究和实践领域内实用性不强,推广相当困难。1997年,美国学者米切尔(Mitchell)在详细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属性评分法以界定利益相关者,他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细分为确定型、预期性和潜在型三类。 这种多面细分法的提出能够提高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其推广运用。此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变化,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公司治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经济学领域内蓬勃发展。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利益相关者理论也逐渐被用在包括教育的诸多领域内,其理论的实用性与生命活力得到彰显。

1.2 治理理论

治理(governance)一词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它始终都是与统治(government) 一词交叉使用,并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它强调的是政治的权威性与规范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权理论的发展,尤其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公共行政改革在全球展开,西方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赋予“治理”新的内涵。 同时,随着对政府官僚体制的行政困境的思索,治理理论也进入了公共管理学领域。对于当今“治理”的范畴,从最笼统的考察领域来看至少可以分为经济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三个学科背景。学者罗伯特•罗茨(R.Rhodes) 关于治理的定义较为全面:“作为最小国家的管理活动的治理,它指的是国家削减公共开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作为公司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运行的组织体制;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作为善治的治理,它指的是强调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它指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它是指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 随着大学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兴起,尤其是当今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大学治理逐渐被摆上议题,被纳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域。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治理概念的代表性定义是:“所谓大学治理,是为实现大学目标而设计的一套制度安排,它给出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框架,并对大学的目标、原则、决策方式、权力的分配和剩余决策权定下规则,通过大学各利益相关方追求自身目标的活动从而有效率地达成大学目标。” 相较于传统的大学管理概念而言,大学治理更强调协作、沟通,因此,由谁治理、治理什么、如何治理成了进行大学治理实际的关键问题。

1.3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大学内部治理中的适用性

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战略和公司治理领域内的广泛运用,其对企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学术界受此启示,开始由此及彼,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纳入高校管理领域内。大学,尤其是公立大学是非营利性机构,没有人能获得剩余利润以及对大学进行独立控制,大学是利益相关者的连接体,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组织和个人,不仅给大学投入物资和人力资本,影响大学发展的目标和进程,也会受其结果的影响,两方面双向互动。当今学界对大学治理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讨论颇多,对高等教育核心利益相关者 (key stakeholders)的定义范畴达成共识,主要包括:政府、企业(雇主)、学生、教师。这几个大的群体代表不同的利益诉求,进行利益博弈,将大学治理纳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域下进行探讨,就是要追求所有相关利益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和最优化,达到暂时的均衡状态,促进大学健康发展。

就大学内部治理而言,因为现代大学倾向于往综合型大学的方向发展,其学科设置趋向多样,招生人数不断扩张,校园建设也如火如荼,大学系统往更加复杂的方面发展。随着新力量的加入,代表不同利益的人群按照不同的组织方法构成了更加复杂的力量博弈,这使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趋向复杂。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重点正是在于将视点出于各利益相关者之外对其做出协调和统筹,以将力量损耗减少到最低,使所有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实现最优化和最大化。这种理论正适用于系统复杂、组成多样的大学内部结构研究。在对治理理论的确定基础上,对大学内部治理的考察至少应该可以容纳在政治学语义、经济学语义和公共管理学语义的分析框架下,这就为我们引入经济学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探讨大学内部治理提供了理论来源和支撑。

第2章大学内部治理

2.1 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内部治理

《辞海》解释“大学”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大学分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或学院。”我国著名教育家、学术大师梅贻琦曾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一经典论断从强调德育、文化的角度对大学之概念进行了区分。大学首先在西方产生,起初只是学子与教师自发组织的交流、讨论、发言的协会式的场所,到其在西方逐步发展成熟并进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在当代社会,文化知识教育成为时代进步的灵魂助推器,大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讨当代大学之精神和治理新模式早已被纳入议题。尤其对中国而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在今天依然有其价值,大学应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致力于传承、融合和创新知识与科技,拥护学术自由与知识创造。2010 年我国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我国进入 21 世纪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将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纳入章程。从现实方面来讲,我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许多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再加上国内复杂的国情,不管是当时“大学生”这个词背后所代表的我国缺乏的高等教育,还是今天民众对大学生素质的叩问背后所代表的高等教育的泛化和滥化,都将大学和大学治理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遵循大学自身特点制定的具有权利和责任相互统一的管理制度。 从这一定义即可看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与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大学治理虽然有内外结构之分,但外部治理结构的建立也需建构在良好内部治理结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大学治理的首要和前提,也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2.2大学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

我国大学治理是为了促进大学发展,以效率和公平为主要原则,将大学内部及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以某种制度或行为联系在一起进行统一治理,使各利益主体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自身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其治理结构涉及纵向和横向的关系,也即有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之别。

大学内部治理主要是关于以大学校长为代表的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内部的利益相关者间利益的调和以及大学治理制度安排的实施,其关键在于处理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之间的关系。大学的外部治理是指协调大学中各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它们通过权力配置、机制运行来达到各个相互关系的平衡,从而保障大学组织的有效运行,这与本文对大学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区别和界定是不可分的,这是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对大学治理广义的概念明确。大学外部治理从整体上来讲,就是大学与政府、区域经济、相关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与大学之间的关系结构,它们代表不同的利益,通过不同形式与大学结合并产生合作或博弈关系。这其中的许多利益相关者是大学无法直接控制和引导的,明显不同于大学的内部治理,只能通过一些必要的权力运作和配置机制来达到各个关系间的平衡,尽量消融不满和矛盾,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和协调发展。这其中,最主要就是探讨大学与政府、区域经济、社会三个重要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它既包括建立“政府、区域经济、社会、大学”之间一种新的权力结构形式,也包括它们间的一种的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使大学组织与各个重要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 虽然具体地域具体时期具体大学的情况各异,但其目标始终不变,即是追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共赢、多赢。所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区域经济为配合、社会参与为动力的发展模式以构建和谐的大学外部治理环境并以此推动大学内部治理,能够为当前我国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性发展模板。

2.3大学内部治理与大学管理之区分

治理与管理是两个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尤其对于大学内部治理和大学管理而言,在当今我国很多的理论研究和大学管理实践中经常同一视之。其原因在于:大学内部治理正是强调的撇除大学与政府、区域经济、社会以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与大学之间的关系结构后对大学教职制度、行政领导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的治理研究;而大学管理正是对大学内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可见,其实施范围和内容是几乎一致的。


从上表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大学管理在主客体的范畴上基本是一致的,其不同之处在于实施基础、实施方式、层级结构、资金结构和联系模式的区别。从概念表述上即可看出,大学内部治理的内涵相较于大学管理来说更加科学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趋向,符合社会发展从管理到治理模式的新变。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进行了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对于管理的概念,当今普遍认可的是: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其可调动的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为活动进行优化配置,以达成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治理强调的是调和、认同的概念,相较于管理所追求的控制、计划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大学内部治理和大学管理的相关经验也是在吸收一般管理的有效经验上逐渐发展的,因此,相较于大学管理,大学内部治理概念的提出和逐步实现无疑是一个进步。结合现实发展实际,突破大学管理的强制思维方式向大学内部治理的概念突进是当今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

2.4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2.4.1 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我国大学历史尚短,但其建立发展都深受我国传统文化意识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呈现出较为鲜明的中国特色。尤其是建国以来,国内政治经济局势风起云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在经历了校长负责制、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直接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内部领导体制的尝试后,新探索依然在继续。从这种发展趋势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显著特征在于党委领导的鲜明政治性。目前我国所一直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主要是通过在大学内部建立党的组织,以党委作为大学的领导核心对重大事务进行决策,行政方面则以校长作为最高领导全面负责大学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最终确保大学培养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我国,高等学校长期被视为中央和地方政权的下属机构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从人事、财政到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全部由上级领导机构做出统一规定。” 正如其言,党委领导使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党委与校长的责权界定不明显,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产生冲突,各方利益相关者难以平衡,政学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特征尚未完全实现,还待进一步的科学建构和管理。

2.4.2 国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对国外相关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的是现代大学制度下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英美、日本等国。这种治理结构在脱离早期的泛自由倾向后逐渐完善成熟,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中也显示出其新的特征。总体看来,国外大学治理都较注重协调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就大学内部权力结构而言,国外大学治理结构比较重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体制上大都实行校长负责制结合会议制这种比较科学民主的参与决策方式,重视教授、学术人员对决策的参加,呈现出权力重心下移、权力主体分散的趋势。然而,由于各国文化传统、社会风尚、管理体制、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也呈现出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体现校外利益集团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种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体现校内各方意志的权力机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有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由政府任命的校长负责制。

2.5大学内部治理过程

大学治理以战略导向为准,规定大学的基本架构,确保大学的管理处于正确的轨道上,并且需要内外部的显性、隐形的契约和市场机制为实施基础,通过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关系,进行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实施手段,来实现大学各个利益相关者权利的平衡这一目标。 就大学内部治理而言,主要将治理主体、客体对象限制在大学内部。西方的大学内部治理一般采取董事会制度、大学教职治理制度、行政领导制度,相较国外而言,我国的大学治理更注重探讨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善于将大学治理与社会实际接轨,重视大学与外部环境间的沟通协调关系,而对大学内部治理的探讨相对不足。事实上,大学内部治理过程是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过程,在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主要协调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加强大学内部治理,是保障师生、职工、科研人员权益,尊重知识、促进学术发展,培养人才、推进文化事业的有效保障。对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和完善,不仅是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更是综合考虑大学和各个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国家战略规划指引下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的培养保障机制。优良的内部治理机制必须具备协调性,才能综合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交流共享机制,这也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在要求。协调性的特点内在地蕴含着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联性,但它们并不是杂乱堆积在一起的,而是“自觉”地构成一定系统,使大学内部治理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各层级部门、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学院都应是有机地统一在大学这个整体中。

第3章大学利益相关者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3.1我国大学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关于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和界定,国内外学术界都有所讨论。国外学者罗索夫斯基以密切程度为基点把高校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最重要群体、重要群体、部分拥有者和次要群体四个层次,在他的划分中最重要群体是教师、行政主管和学生,董事、校友和捐赠者是重要群体,科研经费提供者、产学研合作者和贷款提供者等是部分拥有者,次要群体包括社会公众、社区、媒体等。 这种划分方式能够直接明了地将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重要程度和密切程度标示,便于对大学治理给予范围和程度上的指导。但这对于我国国内大学尤其是数量众多的公立大学而言适用性并不很强。我国学界也对此做出了讨论。金银凤对大学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罗列式划分,将其分为八种主体,分别是教师、学生、家长、高等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等 。他的这种分法看似全面,实则多是从大学体系内部进行界定,区分性不强。与此相比,王健对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划分更广,他认为高等院校是利益相关者契约的集合体,他把高校利益相关者分为两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是学生、院系、教职工、后勤辅助单位、业务科研合作单位,第二层次是政府、主管部门、其他高校、金融界、银行、债权人、企业公司、工会、媒体、环保组织 。

在对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基础上,钟洪利用AHP算法以重要性、紧急性和主动性三个维度得到了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权重排序,他认为大学治理的主体应该是关键利益相关者 。笔者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参见附录)在以高校教职工和学生为主的人群中得到积极反馈,收获了不少实际有效内容,在上述理论的启发下,笔者认为大学利益相关者是众多的,包括情况复杂、形态各异的群体和个人。因此,按照相关性、紧急性、密切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内外部两个层次是较为合理的。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应包括教师、职工、学生、行政管理、教学管理、院系、后勤集团、科研单位等,大学外部利益相关者应包括学生家长、社会公众、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用人单位、校友、媒体、相关高校、社区、银行、环保组织、捐赠人等众多可能影响高校发展进程的组织或个人。这其中的许多大学利益相关者都是根据问卷的内容补充进来的。同时,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还存在着核心相关的区别,大学利益相关者模型应该首以大学管理为核心,涵盖以学生、院系、教职工、后勤辅助单位、科研单位为第二核心,同时包含其他第三核心的利益相关者。这三个层次的核心划分不仅参考了其他理论依据,也根据了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有着较强的现实依据,对其进行核心级别的划分有助于明确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其重要性和急迫性。将这两种划分方式交叠在一起可以用以下图表表示。


从以上图表分析可以看出,大学主要利益相关者是划属于内部利益相关者与第一、第二核心内的,这些利益相关者与大学、大学治理关系最为密切,在大学治理中应首要考虑他们的意见,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但与此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是要求考虑各方利益,争取实现平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在大学治理中也不能忽略第三核心群体。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大学内部治理的重要启示。这样,对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就有着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了。

3.2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格局的发展变化

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格局在长期的历史变革中必然会受到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尤其是社会制度和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不管其格局如何演变,主要仍是以党委为首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和以教授为主的学术权力以及力量新晋增长的学生权力这几个所组成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只是在大学治理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势力对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的治理结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而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1950-1956年的过渡时期,以教育部颁发的由政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和《专科学校暂行规程》为依据,我国大学内主要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对教师全体的权利则没有专门的文字提及。这就确定了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权力的强大和其他权力的相对弱小,尤其是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得到保障。在随后的十年间,我国大学主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这种变化是为了加强党委的领导,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组织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职责,这实际上为以后几十年间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机制奠定了基础。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社会混乱,高校各级党组织和行政领导陷于瘫痪,大学内部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格局无从谈起。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大学内部主要实行的仍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只是在新形势和新目标下一直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探索,学术权力对大学内部治理的参与越来越多,学生权力作用的发挥也越来越明显。

从这种回顾可以看出,在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对大学内部治理的参与格局中,学术权力的作用日趋明显,学生权力也开始受到重视。在《高等教育法》等的保障下,学者在相关学术事务管理中开始拥有有限的决策性权力,教职工代表大会也被赋予了一定权力。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变化和转型的成果。

3.3 利益相关者对大学内部治理的参与

3.3.1 大学行政管理

大学的行政管理包括校长、院长、系主任等的管理人员和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他们是大学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人,是整个行政系统有效运转的保障。最近,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这也充分证明了大学行政管理对于大学治理的重要性。如果把大学比喻为一艘船,那么大学行政管理就是中枢的指挥系统。但当前我国不少大学内都存在着行政权力挤压学术权力、学术权力行政化的趋势,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行政管理的正常运行,导致权力异化。管理者存在“管理就是服务”的错误理念,“欲凌驾于大学教师和学生之上,倾向于扮演决策与支配者的角色,对知识和人才缺乏应有的理解与尊重。” 事实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当合理分配、相互协调以提升效率,促进大学发展。

3.3.2 大学教职工及学生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有言:“管理一所大学的教师队伍与管理一个商业组织决然不同。教师的意见以及对大学办学目标的共同热情是办好大学的惟一有效保证。” 事实上,这个范围应该拓宽到更广泛的教职工和学生团体,大学教职工和学生是高校最重要和直接的组成部分,正是有他们的存在和努力才能使大学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特殊性,他们是大学人文底蕴、知识环境、学术氛围的营造者。在尊重知识和科技的今天,他们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明显。对于当今高校来说,大学间的排名、竞争最终都是人力资源、学术实力的竞争,对校园环境等的评估只能作为附加或参考标准,一个大学所拥有的教授、长江学者等高级头衔的数目和科研学术能力、发表核心论文数目及流动点才是竞争的关键所在。这都需依靠教师学生群体和科研人员的智慧和经验以及学校职工的辛勤付出。就如同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一样,学生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大学的“客户”。尤其是在高等学校学生收费制度推行之后,其学生既是高校所提供教育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又是高等教育的投资者,他们会对大学尤其是所在大学的管理和发展提出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生能力和素质逐渐提升,又普遍善于运用网络表达意愿,学生利益能否得到重视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运作的重要因素。高等院校也只有使培养人才和科研能力共同发展,才能获得教职工、学生认可,提升影响力。因此,只有保护、平衡好教职工、学生群体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为高校治理和发展尽力。

3.4.大学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权力博弈

大学内部存在多种利益群体,在多年大学发展和教育改革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大学治理势必会带来利益的重组,他们间为争取更多利益而进行的相互斗争就会给大学治理带来阻力。随着大学内部各利益团体的组织化,学生会、教授会、工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种利益的斗争和争取将会更加激烈。无论在行政领域还是学术领域,既得利益者都不会愿意“放手”所得权力和利益,而相对弱势群体则会借助其他力量的参与来抓住机会争取更多权益。这容易造成混乱的权力博弈,阻碍大学治理的进程。

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统筹于大学这一主体发展需求之下,然而由于权力分配的不均衡或权力缺失、份额不足或弱势,在参与大学治理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势必产生权力博弈。在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过程中,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依然是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间力量博弈的主体,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的泛化和学术权力份额不足,这个问题的存在是由于权力主体利益、权力、地位的不公导致的。权力弱小的主体只能处于被支配地位,相应的,权力较大的一方则可以利用优势控制更多的信息、调配资源,制定利于自身的博弈规则,从而使博弈结果更利于保护、实现自身利益。这是权力博弈的法则,在大学中也不例外,学术权力的优势是追求学术自由与平等,能够充分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但也容易趋于散漫、保守、固执与空想;而行政权力则有着精确性、稳固性、纪律性、严谨性和可靠性的优势却也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唯领导命令是从、教条主义、缺乏变通。二者各有其优劣,应当恰当地予以平衡,然而事实上当今我国多数大学依然存在着行政权力强化,极大压缩了学术权威的地位而导致教师学生群体的不满。

高等教育法确定了中国公立高等学校的内部权力结构模式,承认了内部权力结构的政治原则主导性,明确了高校基层党委的重要权力范围。可以概括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而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的核心原则:政治领导加行政主导。 这就决定了除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博弈外,政治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的博弈也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党委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不明晰。校党委是国家命令、党的意志在大学内传达实现的主要途径,行政权力的行使位于党委的决策之下,政治权力的越位干预了大学行政。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大学内部治理无论做任何层面的制度创新都会在党委权力下受到限制。面对权力失衡的缺陷,这种“搏斗”似乎是徒劳的。

大学利益相关者间存在着力量的博弈,尤其在公立大学中往往存在着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的情况,再加上第三方权力的介入,使与之相关的大学治理难上加难。学术权力想要超越行政权力做出决策、制定规则的企愿可能性几乎为零,甚至难以在决策过程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样,行政部门、管理部门做出的决策容易脱离实际情况,不利于学术研究健康发展。同理,力量弱小的利益相关者在利益表达过程中缺乏畅达的通道,声音被压制,利益诉求难以实现。这在大学中主要表现为学生权力的缺失。而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复杂的,除了各权力方的博弈所造成的倾轧外,学生利益表达途径缺乏、学生群体权力意识淡漠、学生群体利益需求不明晰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学生权力的缺失使其难以真正参与大学治理,而各方权力的失衡非常不利于大学治理的正常发展。这首先会造成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泛化,行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行政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漠,这会极大地阻碍学术研究、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这跟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的结果一样,也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学术权力乏力、教师学生缺乏发言权会极大削弱其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课堂缺乏生气大学校园便缺乏活力,教师们关注的只是职称奖金,学术活力得到遏制,整个大学的竞争力将随之下降,完全不利于大学的正常、健康发展。学生群体的权力缺失很容易造成大学的教学质量下降,学术氛围减弱,不利于积极文明的校风学风建设,从而削弱大学文化竞争力。这只是泛泛而谈的几点,事实上,这些因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权力失衡和争取权益所带来的博弈会使恶劣影响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整个大学内部治理。因此,平衡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结合我国大学实际情况构建适宜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第4章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制度建构

4.1结构理论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对治理结构研究最初都是依托和运用于企业管理,所谓治理结构,应当是一种包含制度安排、权力制衡机制和决策机制的综合系统。将治理理论结构化的操作有利于将制度安排、权力制衡机制和决策机制纳入整体下进行深入研究,是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有着内在一致性的一种理论模式。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涉及大学中各利益相关者间的相互关系,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而构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本国国情的大学治理结构,从而构建出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框架,使之与大学的总体目标相容,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任务。 与企业治理结构理论相似,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从本质上讲首先是一种高校内部的制度安排,即基于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而必须建立的关于高校内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制度安排;第二是包括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政治权力、学生权力等的权力制衡机制;第三是一种有效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即“通过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手段调动各种因素关系,协调各种关系,以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组织和运转机制”。 下图即是对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科层制的形象表示。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