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化工分析》是化工工艺专业学生的主要方向课程之一,不仅是化工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后从事化学化工、生物工程、地质研究、环境管理等相关学科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学习《化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工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应用的途径,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系列问题的能力。在每年开展的学业水平测试的促进和影响下,在中职《化工分析》教学中,教师更加需要培养学生对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工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科学仪器进行分析测试的素质水平,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促使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中职《化工分析》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一、合理设置《化工分析》课程教学内容
在学业水平测试之中,主要进行的测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几部分,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笔试、计算机操作考试和实践操作几部分。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发展了,因此在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的操作技能更加重视的前提下,需要对《化工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布局,从理论学习够用即可、重点进行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对原有的《化工分析》课程进行创新型的整合,删减那些学习难度过大的理论内容和那些过于陈旧的知识,把那些太过于繁琐并且实用价值不大的分析和推导过程直接删除,对于那些实用的分析方法,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其具体的应用环境和实用方法即可。所以整个的《化工分析》课程最终被整合成了包含化工分析基本技能、化工分析技术、化工产品系统分析等在内的三个一级模块,其后又具体划分为十三个二级模块,每一个小模块中都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进行了明确。这种形式的课程设置,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内容框架,使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精简,保证了学生学习精力的集中,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夯实了基础,也为中职《化工分析》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做足了铺垫。
二、灵活采用《化工分析》课程教学方法
想要保证中职《化工分析》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为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做足充分的准备,教师还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学生学习动力的完全激发,实现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诸如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微课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抛锚教学法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逐渐应用到了中职《化工分析》教学中,项目教学法也是其中的一种。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在紧密贴近实际生活的学习项目完成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例如在学校周边有一条河流,就组织学生对河水进行水质分析,测定河水的硬度,在此过程中学生使用了河水的称量、溶液的配置、溶液的滴定、结果的计算与分析等操作方法,不仅强化了操作技能,同时还对学校周边环境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了生活能力,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科学运用《化工分析》课程评价方法
针对学业水平测试中笔试、计算机操作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的评价体系,在日常的《化工分析》教学中,也应当对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以保证学生早日适应学业水平测试的相关流程。可以采用常规的笔试和计算机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可以采用知识学习加实践技能测试同步进行的评价制度,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的同步提升。例如可以采用口试的评价方法,由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过程及操作思路进行口述,在强化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采用学习过程与最终成绩依比例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进行评价,保证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持续提升,保证中职《化工分析》学科教学效果的持续增强。
总而言之,在中职《化工分析》教学中,教师应当借着学业水平测试的东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完美转型,以提高中职《化工分析》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 1 ] 黄喜坚. 中职《化工分析》实施教学一体化的思考与探索[ J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2015 (8) :217-217
[ 2 ] 刘淑梅. 中职《化工分析》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J ]. 广东化工 , 2012 , 39 (7) :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