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在党和政府双重引导下,高校也开始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力度。积极给大学生制造良好校园志愿服务环境,让学生们自觉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志愿精神,也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精神实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做进一步探讨,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需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健康有序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使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所以将二者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是必要的。现阶段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主要是通过授课形式灌输思想,理论和实践没有相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社会实践载体,是一项具有主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国的志愿服务在高校虽然深入到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但是影响不够深远,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时间精力和自身能力不足、不能积极参加,获取志愿服务信息渠道单一,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不高,缺乏相应的权益保障,志愿服务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等,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探讨。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加强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化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一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思想政治教育,它本身是一种教育,影响人的灵魂、人的思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主体力量。现在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以大学生为切入点,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扯不断的联系。为了能让志愿服务活动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关系。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接受对象。大学生在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论知识,由于缺乏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看待问题不成熟、不理性。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特色活动,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发挥大学生创造性,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和道德素质,最终思想得到升华。大学生志愿服务以服务育人为目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和调节功能。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在实践中宣传志愿精神,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调动大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概述
2.1 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解析
2.1.1 志愿者和志愿精神
志愿者(volunteer)是外来引进语,原始意思是义务扶贫救困的人,后来随着发展,引申成现在这个表述。中国志愿者从 1994 年 12 月 5 日开始,有了以青年为主要力量的统一组织——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意味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步入正轨。志愿者,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的活动者”,明确指出参加的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性、无偿性、非功利性、无私奉献性、为社会进步而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31]。志愿精神,是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弘扬了一种宝贵精神,即“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它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人类、对三观的一种积极、科学的人生态度,是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精神支柱。
2.1.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32]。志愿服务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发展所要经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志愿服务的特点:第一,参与的自愿性。志愿者在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的前提下,自觉、自愿、自主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第二,服务的无偿性。志愿者在不求回报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各种有限资源,自觉自愿的为那些有困难的、有需求帮忙的人们提供服务。第三,活动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是为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的一种无私奉献活动。第四,严密的组织性。志愿服务活动是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类似于公司招聘,有招聘、有培训、有管理、有运行,这一系列活动都是有制度的、有模式的、有组织的。
........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学生也越来越接受这种模式,这样有利于更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通过某一种形式指导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活动采用的这种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有: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42]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现实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没有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无法显现;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一旦进入教育过程,就需要和一定的载体相联系,没有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不能成为现实的运动过程。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活动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主体性活动,因为它的参与者是一群特殊群体、是大学生。大学生志愿服务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开畅通道路和渠道,大学生身份由被动转为主动、从学生身份转化到社会身份、从书本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精力、知识帮助别人,传播无私奉献精神,同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让学生致知于行,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加见识、获得更多社会知识,实现自我价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
3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的理论基础 .......19
3.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19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友善”思想 .............21
3.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3
4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及调查分析 .........25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7
4.2 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产生的原因 ..............3
5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对策研究 .......43
5.1 高校重视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43
5.1.1 加强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43
5.1.2 发挥高校环境对志愿服务的隐性教育功能..............44
5.2 保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化发展 .............45
5.3 社会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47
5.4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建设 .......49
5.4.1 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49
5.4.2 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机制...........50
5.5 大学生志愿服务者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51
5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对策研究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的新潮流。我们在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不能忽视发展背后存在的隐形问题。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如果出现问题就必须提出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功能。经过问卷调查分析,暴露出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对策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5.1 高校重视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必须要重视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在高校背景下进行的,大学生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这种新形势下,志愿服务活动就适逢其时的出现,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志愿服务是主体性活动,大学生参加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接受课本上学不到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学校作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摇篮,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论坛、校刊校报、讲座、活动等形式,全校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加快志愿服务精神的普及,积极开展和推广志愿服务,让其形式多样化,扩大其影响力,使学生们深入了解。志愿服务是一种新型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学校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书本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到社会上的志愿服务中。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树立科学的、积极的人生观,并把志愿精神当作人生前进动力。同时,还能让社会上的人正确认识志愿服务,努力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社会环境,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肯定。
........
结论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同时,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相对青涩,很多地方都需要改进完善,促使志愿服务长久性、持续化,这具有非常深远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本论文首先针对国内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结合资料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来进行探讨,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本论文认为,目前为了完善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首先必须明确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以及精神所在,其次根据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弥补,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大环境,整合多方资源,扩展和创新服务领域,完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从多方面来健全和完善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保障机制,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