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91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出现明显变化,自主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自身个性的需求,使得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显性教育方式难以独立的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的变化要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因此,如何根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变化,科学拓展路径,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作为重要的育人手段,蕴含区别于显性教育的独特的作用方式和功能,能够持续发挥润物无声、细致入微的“准教育”[2],有利于切实提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国以往的德育经验中,历来重视显性教育方式,其教育功能也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学者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讨。但同时也映射出我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滞后性,二者发展的不协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势在必行,只有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系统化、全面化,才能使其更好地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教育大环境的深刻变革,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科学合理拓宽教育路径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从内涵和作用机理入手,总结归纳教育的成效及问题,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探寻完善教育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为解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尽绵薄之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更多的是提到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但同样包含政治性和意识形态的内容,我们可以将之等同看待。国外的研究方向主要涵盖了隐性课程的研究、隐性教育理念的研究以及隐性教育实践开展的研究等方面,其中比较集中的主要是以下几点:(1)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美国学者杜威最先提出“同时学习”概念,即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的同时,培养对所学的内容及学习本身的情感和兴趣。其学生克伯屈在其思想的基础上于《教育方法原理》中提出了“伴随学习”的概念。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 1968年出版《班级生活》一书中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他认为构成班级巩固的三要素是:群体、表扬和权利,他指出,“在丰富的班级生活中,奖励和权利共同发挥作用”[3]。(2)关于隐性教育理念的研究。雷本的“隐含课程”、马丁的“无声课程”、凯利的“隐性课程”等理论中均对隐性教育理念有所涉及,同时其他学科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有益借鉴,如美国学者科尔伯格主张“拒绝道德教化”,他认为道德教化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向的道德思维。其他教育学家还提出人的可塑性观点,认为个人的品行都有自己的独特品行,因此在教育中重视学生主体性的转变,这是对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一次重要转型。(3)关于隐性教育实践开展的研究。隐性教育的功能得到西方教育者的关注,并逐渐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具体实践。美国教育家托马斯对“学校怎么教尊重和责任”的探讨,美国、日本等国家重视以社会性活动配合道德教育。同时在公民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等内容中也可寻找到与隐性教育实践相关的内容。20 世纪中后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将隐性课程理论引入德育教育体系中,注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政治社会化。综上所述,西方发达国家研究隐性课程,开展隐性教育实践活动时间较早,通过总结国外德育教育经验可以发现,其较注重隐性教育情境的创设,教育方式上存在渗透性、潜隐性的特征,这对改进我国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

2 相关理论阐释

2.1 相关概念

2.1.1 隐性教育的含义

作为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而提出的教育概念,隐性教育是一种相对于显性教育存在的教育方式,不同于显性教育的正式课堂教育形式,不显露强烈教育意图的教育活动。隐性教育淡化了教育的形式,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与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强调理论灌输不同,国外的德育更重视隐性教育发挥的功能,更多的遵循从隐性育人的理念开展教育活动。随着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现在的学校教育中,隐性教育也逐渐得到重视,许多教育者认识到其在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隐性教育是教育者根据隐性育人规律而开展的一种巧妙设计的教育形式,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媒介载体与教育要素,最自然的状态下,通过“不言而教”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在间接体验中进行自我感知、自我剖析、自我学习、自我规范,获取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因此,隐性教育是一种淡化教育对象的角色意识,遵循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规律,采用间接或潜藏的媒介方式,对教育对象实施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教育。

2.1.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关于含义的界定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基石,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探讨,但目前学界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使得含义界定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体现在概念的表达上,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隐性教育法”等多种提法,概念提法不一,但经过科学的研究和不断的探讨,更多的学者倾向于使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提法,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将上述概念所要表述的意思表达清楚,且简洁明了。因此,本文同样采用这一概念。另一方面体现在,关于内涵的把握上,研究者基于不同视角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从隐性资源视角出发,强调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实现教育目的;二是从实践的维度来论述,认为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实践模式;三是从教育方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基于此视角的研究者人数众多,他们将其看作是从属于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办法范畴的一种教育方法;四是从教育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角度进行定义,强调可以通过弱化或直接隐藏自身身份的方式,以非教育者的角色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建立新的关系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一种看似非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

2.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2.2.1 教育目的的潜隐性

潜隐性是指“将教育目的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中,使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接受教育”[18]。一方面体现在教育目的和内容是潜隐的,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过程不像显性教育那样直接显露意图,通常是内隐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如校风校训、社团活动等,所有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围绕含而不露的特性来计划和实施的。另一方面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较固定单一,明确的表露教育意图,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恰恰相反,其教育形式多是将教学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以外的载体上,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内化教育信息,并外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教育遵循“含而不露”、“隐而不丢”的理念,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2.2.2 教育方式的渗透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寓他性”的暗示、模范和认同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课堂讲授不是其主要教育方式,它注重将教育内容渗透到相关的实践活动之中,进而在活动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主要是强调内容上的渗透,注重不显露教育意图,不破坏其他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力争将其渗透到所有教育过程中,这就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作者进行精心的计划与安排,巧妙地将教育内容融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融合,使大学生能时刻接收到教育信息和内容,进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3 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作用机理............12

3.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2

3.1.1 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客观要求 .............12

3.1.2 适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的现实需要..........12

3.1.3 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时代要求 ......13

3.1.4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13

3.2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 ..........14

4 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17

4.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17

4.2 现阶段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18

5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可行性路径 .....22

5.1 树立科学先进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225

5.2 合理拓展和优化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3

5.3 建立健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26

5.4 注重结合多方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29

5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可行性路径

教育环境是随着社会经济状况而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住时代特点,不断以过往的实践经验,寻求理论上新的突破,进而完善自身建设,才能确保其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因此,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应当从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教育机制、提升教育协同力等方面出发,探讨可行性路径的建设。

5.1 树立科学先进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对教育开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当适时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先进的育人理念。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对象是人,这就指出了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实现对人的教化,而在隐性教育实践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个体性差异,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思想需求以及追求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教育者要转变原有固化的传统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追求,改变原有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占据权威主导地位,而大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位置的现象,要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符合大学生的特点,真正关心其心理诉求和真实需求,提升自身的教育意识,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使之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关切,使之收获愉快的受教育体验,进而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的育人实践过程,不能单纯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辅导员来开展,而是应该在全校范围内贯彻“全员育人”的教育思想,要使高校中所有人员,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事教辅和后勤工作的全部工作者都应意识到自身肩负着育人的责任,要通过自身工作环境拥有的教育资源,进行相应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在讲授自身承担的专业课程的同时,要注重挖掘课程之中的隐性教育资源,潜移默化的进行育人活动;辅导员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关心体察大学生的真实需求,注重个体差异性;管理工作者要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总体把握隐性育人的宗旨,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传递隐性教育信息;后勤服务人员要凭借自身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素质,为大学生营造一个隐性育人的生活环境。只有高校实现隐性育人的全员性、全面性及全过程性,才能确保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

结论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特殊育人特性和功能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与探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研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根据方法总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特性,本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客观教育大环境的时代性和特殊性,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路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虽然本文对其内涵、特征、功能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完善相关的可行性路径,具有一定的创新,但遗憾的是,由于自身理论水平和资料占有等主客观方面的限制,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分析和现状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相应的实证分析,有许多不足之处。本人希望通过自身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学者关注这一课题,以促进其长效发展。同时,本人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将继续对本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完善本文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