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92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 绪 论

1.1 研究的背景

建立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既是构建高等职业院校质量问责机制的重要措施,也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监督、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环节,更是高职院校认知自我、提高自我、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2010 年 7 月,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第十三章第四十条明确提出“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1]。2011 年 9 月,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2]。2014 年 6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第二十七条明确要求“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3]。2015 年 8月,教育部下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的通知,在任务分工中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发布质量年度报告”[4]。在以上一系列文件及政策指引下,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安排,215 所全国示范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在 2012 年率先发布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随后,逐步扩大质量年报报送的院校范围,截止到 2016 年,全国 1273 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都按照要求相继编写并发布了人才培养质量年报。而河北省高职院校发布质量年报,亦从 2012 年的 8 所发展至 2016 年的 60 所,实现了对河北省内高职院校的全覆盖。因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施行时间仅仅 5 年,且是有点到面逐步铺开的。对于许多高职院校来讲,才仅仅处于一个认识阶段。从目前发布的质量年报来看,报告还没有充分挥发其信息传播载体、教学质量保障、管理监督等功能。离实现上级监控、学校自治、社会监督的目的还有一段距离。

.........

1.2 相关概念界定

高等职业教育是由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旨在为生产、 管理、建设、服务等行业培养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知识、创新精神、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的、综合能力较强的高技术专门应用性人才的高等教育。质量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反映产品、服务、人员、过程和环境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从一般意义上讲也就是客观事物对外界需要所能满足的程度。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效果满足公众需要和期望的反映。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培养的学生能满足市场需求;二是提供的教育服务能满足家长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三是提供的教育活动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

2 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鉴于河北省 11 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是从 2013 年开始发布的,起步时间较早,且质量报告发布具有连续性、代表性、可比性,所以对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文本及内容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有助于提出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建议,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

2.1 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现状

从 2011 年到 2016 年,教育部每年均发布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内文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在规定的时间节点上上报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河北省各年度均按照通知要求,发布了质量报告,实现了河北省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全覆盖。当然,11 所省级示范院校也在其中。总起来看,这些质量报告呈现的现状为:并未对质量报告的格式和篇幅做统一的要求。所以 11 所示范高职院校的质量报告呈现的形式差异较大,各具特色。无论内容的次序、架构的搭建、文本字体字号的安排,还是篇幅字数的多少、长短都不尽相同。通过对 11 所高职院校的质量报告文本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发现。各校大都含有教育部要求的质量报告要点(除 2016 年的企业年报外)。但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尽相同,例如 2016 年质量报告,在“学生发展”要点阐述方面,各学校大都强调了招生规模、就业人数、技能比赛获奖数量[30]。但除此外,各学校在内容选择上呈现多样化趋势。

..........

2.2 河北省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作为高职院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内部质量监控、方便校校之间比较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通过对 11所省级高职院校的质量报告进行分析,发现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各院校基本内容范式差异较大,结构上自说自话,指标体系上各取所需,每个学校和每个学校选取的指标不相同,统计的口径也不一致,报告内容“花样百出”,缺乏可比性参考。报告总体上看起来,更像是工作总结、成果展示、成绩汇报,内容不够全面,难以看出自身发展的特色,以及和同类别高职院校的差别。比如涉及到招生质量,多数高职院校会罗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数据以及得到的奖项;说到教学质量,多会醒目地列出行政奖项以及各级各类评审的获奖情况。对本校的工作现状、通常做法、实践经验、发生的事件进行了罗列。但对其实施效果却缺少深化的、具有说服力的量化分析。统计数据展示的投入指标不少,但产出指标则数量不足,且缺失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间的关联性分析。内容分散、信息繁杂,读者无法对人才培养结果进行科学的判断与评价。而且,各学校也没有跨年跟踪数据的展示,单纯地罗列本年各类数字并不能说明问题,缺乏对经费收入支出、就业情况、生源情况等变化趋势的深层次分析。报告内容不少,缺乏有助于决策和比较的“关键指标”,这就使得各校既不能跟同大类、同层次院校进行横向对比,也不能与本校以往的办学质量进行纵向比较,看本校进步的情况。

...........

3. 国内外实行质量年报实践的经验和做法..... 21

3.1 国外经验........21

3.1.1 美国质量年报实践经验............21

3.2 国内经验.... 23

3.2.1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经验............23

3.2.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经验............24

4. 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改进建议............ 27

4.1 质量报告需把握四个原则.......27

4.2 指标体系要明确、科学、具体,增强可比性...........28

4.3 多层面、多视角分析人才培养的质量,内容全面且客观.........33

4.4 报告载体要丰富表现形式,让公众想看、能懂、相信....34

4.5 完善面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披露机制......35

4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改进建议

4.1 质量报告需把握四个原则

每所高职院校都处于动态发展的环境中,都在为适应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发展着。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对应的岗位需求、行业需要不断变化。而且,各院校在办学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每年有每年的重点,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但同时,有些关键要素,如办学理念等,又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所以,质量年报既要保持持续的提高和改进,又要保持相对的恒定,要将这种动态发展与静态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定性描述用来表明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与性质。定量描述用来描述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满足主体需求的程度或状态。[53]质量年报需达到定性和定量的辩证统一。既要进行定性描述,如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具体特色、独特使命等,以说明学校教学是否满足了学生、家长、公众的价值需求,阐明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又要进行定量解释,如经费投入、师资状况、图书馆藏书量、仪器设备、成绩测评、就业率情况等,以便说明满足主体需求的状态和程度如何。尤其要重视定量分析之间的跨年比较,以掌握数据的动态变化,便于找差距、寻对策,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

结 论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作为高职院校履责、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及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的表现形式,正在“摸着石头过河”。5 年来,各高职院校对报告内容自由发挥,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特色。这虽有利于高职院校确立定位和凸显特色,避免了“千校一面”的情形。但离社会公众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高职院校要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既需要政府部门、教育行政机构把握全局,在质量年报系统及深度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掌握高职教育发展现状、趋势,从政策方针角度给予指导和引领。同时更需要各高职院校实地调查、收集、分析、整合用人单位、学校本身、第三方研究机构提供的多方数据,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结果为导向,构建分析框架、明确指标体系,对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质量指标进行详细的剖析和比较,发现问题,明确对策,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发展规划。并且,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在社会各界努力改进和完善下,使质量年报进一步发挥更大的功能和价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研究是一项意义深远又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操之过急。囿于本人水平有限,学识尚浅,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等各方面的局限,本文的研究还达不到尽善尽美,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对研究理论依据阐述不够深入,问题成因分析时使用技术元素较少,质量报告指标体系的统计口径未统一等。今后,我将做出更切实的努力,更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