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一)选题依据
黄爱华是我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其数学教学思想是教育界学习的楷模。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小学教育的一线教师对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已经做过较为深刻的研究,但是还缺少对黄爱华教育理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黄爱华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黄爱华老师的教学思想。从而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依据。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性的主要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但是,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对学习数学并没有很浓厚的兴趣,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完全被体现。我通过深入研究黄爱华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他的课堂通过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激情四射的探索,意犹未尽的延伸创设了“活”的小学数学课堂。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保障。
.........
(二)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这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整体。” [1]2011 版的小学数学课程标特别准强调了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两个维度,也就是要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小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教学结构体系中的,教学方法受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影响,而同时又服务于教学目标与内容。[2]如小学一线教师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运而生的发现法、讨论法、探索问题法、独立作业法等教学方法。也有教育理论学者将教学方法分为提示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和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3]但是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并不拘泥于某几种模式,而是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优化组合,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最大教育价值。[4]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以及教学条件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我们应该意识到将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因材施教地采用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互相融合就是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
一、黄爱华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教学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针对教学现状的问题与不足指向新的教学理想,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必须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过程。” [17]黄爱华老师在其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读书、钻研与交流,真正“用心”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之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与创造着。通过整理与分析黄爱华老师的教学实录及著作,笔者尝试从数学学习的内容方式、数学学习的作用以及师生关系三个维度提炼出了“数学联系生活”、“关注学生发展”、“和谐民主课堂”三个教学理念。本章即从以上三方面系统阐述黄爱华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一)数学联系生活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改变数学学习的内容与方式,数学学习应该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实践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够将数学活动经验广泛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8]总的来说,现实生活与小学数学之间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教师将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迁移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以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精英式教育,存在教学内容过于“不接地气”的现象,黄爱华老师主张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经验,学校学习的数学是学生现实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学生们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从自己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来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的过程。”[19]小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并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小学生每天的生活环境对于其教育有着十分重要又鲜活的现实意义。而数学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经验与现象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必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中,黄爱华老师主张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来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
(二)关注学生发展
“教育在今天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只知模仿与继承、不思考不创新的层面上,教育应该培养适应终身学习需具备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25]黄爱华老师是这样定义“教育”的,他认为新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学习、创新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黄爱华老师一直秉承着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为了学生将来更好地发展、自如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下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则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而这两方面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思考”这一个关键词。所以黄爱华老师强调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思考伴随着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25]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必定是要伴随着思考而发生才是有意义的。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靠反复的思考与推敲最终得出结论的。由于小学数学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所以小学生思考数学的过程是直观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相结合的。[27]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技巧地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进而能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而在黄爱华老师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就总是保持在激活状态下的。 以黄老师在一次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巧妙地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例。如黄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就怎么样测量圆的周长这一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提问探讨,一、什么是圆的周长?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圆的周长展开后怎样? 二、那么如何测量和计算圆的周长呢?(滚动法)三、如果要测量大的圆形水池,你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么?那么还有什么办法测量呢?[28](学生可能说出其他多种方法。)黄老师连续地提出几个具有逻辑线索的问题,与学生以谈话的形式共同探究出多种测量方法,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为接下来探究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这一问题打下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
三、黄爱华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 23
(一) 耐心“等”学生智慧的生成 .......... 23
(二) 将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 24
1.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 25
2.把讲台的使用权还给学生 ..... 25
(三) 拓宽思考空间“问”出大问题 ........ 27
1.大问题怎么来? ..... 27
2.大问题怎么问? ..... 28
四、黄爱华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对小学教师的启示 ....... 30
(一)尝试属于我的课堂教学 ..... 30
1.善于观察,创设有意义情境 ........... 30
2.活化思维,灵活运用教材 ..... 31
3.活动体验,有效建构抽象概念 ......... 32
4.嘴下留情,让学生体面坐下 ........... 33
(二)教学过程实施中反思我的课堂教学 ........... 33
1.忽略学情效率低 ..... 33
2.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低 ......... 34
3.教学语言不精炼易误导 ....... 34
4.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 ......... 35
(三)创生属于我们的个性化教学理念 ..... 35
四、黄爱华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对小学教师的启示
作为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始终秉承着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活”的小学数学课堂,而对于小学一线的数学教师或是即将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生来说,要把数学课堂上“活”实属不易,所以,通过对黄爱华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的整理与分析,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启示,以期对广大一线教师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经营自己的数学课堂方面有所帮助。
(一)尝试属于我的课堂教学
黄爱华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对于我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多的启发和影响,因此我尝试积极地将黄爱华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运用在我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以期创设出属于我自己的“活”的小学数学课堂。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应注意摄取所需,善于反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中最后一单元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一课主要是通过探究在一定的线路上,根据总长度、间隔长和棵树进行植树的问题进行推广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但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学生能够理解间隔与间隔数两个概念,因此整节课所探究的各种植树问题的情况都必须是在理解了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笔者认为应在本节课的开始便创设有关间隔与间隔数的情境,学生才能够顺利地进行接下来的探究。那么如何创设学生容易理解又感兴趣的情境呢?网上的教学设计一般是以谜语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双手,通过手指与指缝间的关系来理解间隔与间隔数,笔者认为通过观察双手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手指的形态与实际植树的间隔状态是存在些许出入的。所以笔者想到了黄老师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采用的情境是班级座位的排列,由此,笔者也大胆的尝试用班级一排或一列同学的座位排列方式来创设情境引入间隔与间隔数两个概念,因为班级学生座位排列的方式就能够很形象的展示植树时每棵树的排列方式,而且把孩子们比喻成小树也能够引起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因此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在的那一组(即一列)座位是怎么样排列的,能够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学生们兴致很高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说出一组内的同学有多少人并且是等距离排列的每个同学之间相隔的距离都是一个桌子的距离,笔者借此引出“间隔”这一概念,由于是学生们自己发现的现象所以大家很容易理解。但是几乎没有人发现学生数量与间隔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笔者此时进行了相应的启发引导,学生们经过数一数后互相讨论也理解了间隔数的概念,并发现了间隔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
结束语
作为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数学教学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早在新课改实行前黄爱华老师就秉承着“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奋斗在小学教学一线。可见其教学思想对当今的教学实践仍有指导和学习意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最应该向黄爱华教师学习的就是其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黄爱华老师的教学思想为基础思考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起来,但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学生智慧、能力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对黄爱华老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梳理使其上升到理论高度,这对于每一名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即将走向教学一线的准教师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方法和依据。 本研究不能够完全地体现黄爱华老师的全部教学思想,其教学主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大问题”教学,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是简短的进行总结与梳理,“大问题”教学对于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在教学实践中要在借鉴黄爱华老师的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的同时继续探索“大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实际应用,将这一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