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中段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现状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00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合作学习在小学中段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现状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1、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各文体数量比较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重要目标。课标还要求小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推荐了70首古诗词。在课标精神指引下,新编的语文教材都充实了诗歌,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内容。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主编崔峦先生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语文教科书共收入古代诗词61首其中诗54首,词7首。从春秋时代的《诗经》,到清代的诗人的诗作;从古风、五言绝句、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到词,均有反映。古代诗词的入选量,是以往教材的两倍。”人教版高年级教材还增加了浅近文言文,各年级“语文园地”的“旧积月累”中还选编了一些古诗文、诗歌名句。诗歌教学量的增加、素质教育的呼唤以及中国经典诗文的后续传承无不诉说着诗歌教学的重要性。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设计

五、参考文献


[1] R, E.斯莱文.王坦译.合作学习的研究:国际展望[J].山东教育科研 ,1994.01.

[2] S.沙伦.王坦、高艳译.合作学习论[J].山东教育科研,1996.05.

[3] 曹红丽.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思考[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5.

[4] 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06.

[5] 曾琦.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3.

[6] 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3.02.

[7]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维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三[J].外国教育资料,1999.05.

[8]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04.

[9] 高向斌.合作学习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0.11.

[10] 侯俊萍.论协作式小组学习[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06.

[11] 黄志成、王俊.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06.

[12] 黄志成、赵巧、杨丽华、王海燕.保罗•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弗莱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三[J].外国教育资料,1997.05.

[13] 江成承.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及其现实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01.

[14] 蒋名平.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09.

[15] 李朝辉.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05.

[16] 李惠君.合作学习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人学硕士论文.2003.05.

[17] 李伟诗、王卓.合作学习中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4.4.

[18] 李雪梅、王素青.合作学习与知识传授[J].天津教育,2005.07.

[19] 梁建.谈合作学习中的若干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20] 陆华蓉、伍永洋.“三位一体”学习方式运用的反思与探讨[J].教育科学论坛,2006.11.

[21] 莫国庆.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追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04.

[22] 庞丽娟、陈琴.论儿童合作[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01.

[23] 庞维国.从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着力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2.05.

[24] 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0.02.

[25] 盛群力.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宜合作学习[J].人民教育,2004.05.

[26] 盛群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述评(上、下)[J].外国教育资料,1992.02.

[27] 丝黛拉•沃斯尼亚杜.关于儿童学习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2.05.

[28] 宋声鹏.教师合作文化:学校课改的文化支持[J].广东教育,2005.09.

[29] 孙保东.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30] 王存智.合作学习的理论与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06.

[31] 王丽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J].吉林教育,2006.11.

[32] 王凌凌.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6.02.

[33] 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34] 文涛.论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35] 谢苏燕.合作学习的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06.

[36] 忻笠琳.合作学习关键在引导[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2006.09.

[37] 余慧娟、赖配根.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北京:人民教育,2002.10.

[38] 张丽冰.合作学习评价的机制及其实施[J].教学与管理,2007.24.

[39] 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07.

[40] 朱瑛.警惕:无效合作[J].中小学管理,2004.0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