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意义
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兴起,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全面启动,大力推进了对外汉语教学向国际汉语推广的转变。短短数年,成绩斐然。在泰国,汉语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上至皇室下至普通民众每年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汉语学习队伍中来。显然,泰国已成为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是目前,泰国的汉语课堂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在课堂之外,学习者缺乏目的语语言环境,对目的语操练不够;第二,泰国汉语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使用教材还是教学大纲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规范化;第三,泰国中学生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不适宜。对于教学经验尚处于积累阶段的年轻汉语老师,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将理论与方法付诸实践,合理地规划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完成综合课这一主干课程教学任务,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科学的教学设计正是我们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保证。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指导教师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学设计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笔者于 2014 年 6 月至 2014 年 10 月在泰国素林府 Thatum Prachasermwit 中学任汉语教师,教学对象为初二、高三部分班级和初三全部班级。在对泰国中学汉语教育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以 Thatum Prachasermwit 中学初中学生为具体研究对象,针对该校目前汉语课堂的诸多缺陷,拟制作出自编讲义《我喜欢狗》的教学设计,期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教学策略以指导实践。以便今后赴泰汉语教师以此作为参考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更完善的完成对外汉语教学任务。
………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相关研究
1.2.1.1 教学设计相关研究
教学设计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个分支,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时间段,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国外学者相关研究
1974 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1974 年第一版和 1979 年第二版)的出版标志着教学设计作为一项现代教学技术诞生了。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一书中提出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五成份目标陈述理论等,对汉语教学课程实施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如何备课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1983 年赖格卢斯(Reigluth.CM)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1998 年随着第二卷的出版教学理论与模型增加到 23 种。此后专门论述教学设计中某个重要环节的著述也诞生了,如安德森和古德森对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研究比较了四十个模式的特点。
2.国内学者相关研究
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研究成果斐然。皮连生译的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1999 年),主要是从确立教学目标、学习任务的分析、设计教学、教学事件等方面进行阐述的。陈晓慧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2005)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发展和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这三个部分的介绍,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的全部面貌,具有重视基础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对学习内容、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进行了详细缜密的阐述。总体看来,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大致相同。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三人合编的《教学系统设计》(2002) 一书,在我国传统教学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导一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即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教学活动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双主”教学系统设计思想。
…….
第二章 泰国中学初级汉语综合课《我喜欢狗》 教学因素分析
2.1教学环境分析
Thatum Prachasermwit 中学为泰国素林府 Thatum 区一所普通的公立中学,从初一到高三现有在校学生两千余人,教职工一百多人。学校由高中部和初中部组成,每个年级有十一个班级,其中一至十班为普通班级,学生学习程度从一班到十班逐渐递减。每年级十一班为特殊班(Special classes),特殊班学生为本年级学习程度最好的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教室,教室设施配备齐全,所有文化课学习均在自己的独立教室里进行。普通班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实行走班制,汉语课一般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方便教师利用图片影像等辅助教学。笔者任职期间,学校开设英语和汉语两门外语,共有五位外教,其中三位是中国人教授汉语,其余两位教授英语,汉语课是以必修课的形式进入学生课堂的。除高三部分班级外,其他班级全部开设汉语课。学校对汉语课重视程度不够,笔者赴任前汉语课无期中、期末考试,不在学生成绩考核范围内。学校对汉语教学管理经验不足,没有相关汉语教材及教学目标,所有汉语教学安排均由汉语教师自己决定。笔者赴任前,学校开设汉语课已有 3 年历史,但任职汉语教师均未经过培训,教学经验不足,因此汉语课总体教学进程及内容均不规范。
……..
2.2教学对象分析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针对教学对象的研究是我们进行语言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学习者的年龄、母语、文化背景、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都是影响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具体来说,对学习者的分析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指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的、与具体学科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验,以及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应了解学生在一般特征方面的共性和个性,为做好教学设计打好基础。共性是指是否成年人,母语是否一样,是否都在目的语国家生活过等。个性是指要有针对性。
………..
第三章 对泰初级汉语综合课《我喜欢狗》.... 20
第四章 教学实践反馈与启示...... 35
4.1 教学设计的实践结果...... 35
4.2 教学设计的不足和反思.......... 35
4.2.1 教学设计的不足......35
4.2.2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35
第四章 教学实践反馈与启示
4.1. 教学设计的实践结果
本教学设计是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而编写的。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多种游戏辅助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学生对汉语学习和汉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兴趣,推进了汉语学习动机的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较之前好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所学生词的汉语发音,并能通过游戏操练将汉语拼音和其对应的实际动物相匹配,正确率较高。学生在初步掌握生词的基础上,能够在练习中准确的使用词汇,错误较少,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应用新旧词汇灵活地替换造句。
2. 学生能够通过拼音提示,将生词套入所学句型中去,并能进行简单对话。
3. 一定程度上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课堂活动参与度较高。
………
结论
本教学设计完成以后,笔者经过课堂实践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能够更加适应教学实际所需。但因笔者经验有限,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明显的是课堂纪律的管理问题。在本教学设计中,每节课都设计某些课堂游戏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但是,由于泰国学生普遍活泼好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沟通不畅、以及笔者教学经验较为欠缺等原因,课堂纪律的维持难度比较大。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游戏活动时,对课堂活跃度的把握始终不够理想。经过教学实践,笔者仍难找到非常恰当的课堂纪律管理方法。因此,关于课堂管理方面仍需学习和改进。笔者实习所在学校没有指定汉语教材,所有汉语教学材料均由汉语教师自行编写,在打印室将教学材料打印好,发放给每位学生。无论汉字还是拼音的印刷体和手写体都是有差别的,给学生发放学习材料时,教师应该注意查看打印版是否有问题,如检查资料排版中的拼音字体是否为手写体。学生写作业喜欢互相抄袭,这就导致全班“雷同错误”的出现。具体表现为,一个学生将某个汉字或拼音写错了,其他学生照着这位同学的作业进行抄写,结果都抄错了,如学生会把汉字“蛇”右边的“它”上面的点丢掉,又如“鱼”和“鹿”,往往会丢掉分开的地方。对于汉字的书写,虽然对初学者不做要求,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自行抄写时会写错。教师课堂上的手写体和材料上的印刷体不一样,学生则有可能比较迷惑 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在发放教学资料时,一定要仔细检查,以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