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生道德教育目前状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07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本文希望通过对华容县区域内的初中生对道德教育的定义认知程度、以及从道德教育的两大划分方式中部分内容对初中生、传授方教师以及监护方家长来进行调查研究,摸索出一点加强初中生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青少年道德教一育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世纪,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21世纪国际现代化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全面推进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革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紧接着,中央颁发和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具体阐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和具体措施。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任务。2011年,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关系到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涉及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家庭和子孙后代,我们必须要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①从袁部长的这段讲话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政府领导人是高度重视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工作的。同时,袁部长分析了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的三点重要性,即第一,是保证党、国家和人民未来建设和事业的继承者的需要;二是保证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形态的体现,是保证党和国家长久和谐和平安的根基;三是当前国际形式和国内形势处于不断变化的时机,应该抓住机遇和挑战来搞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任务。这也说明,党和国家要求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分析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各级政府和政府领导人予以实施。*********总书一记强调过,“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刁’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这为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指点了前进的步划。同时要看到,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更趋复杂,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遇到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点,加大学校德育体系及校内外教育网络建设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
当今中国,巨大变董给社会环境带来了多元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特别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大融汇和冲击,使得我国社会的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同时,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也反映到青少年头脑中,是青少年形成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干扰。这给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这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的道德观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社会中的不良思想对他们道德观的形成影响极大。
鉴于此,通过对华容县少数学校部分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分析的结果中探讨出如何使初中生在当今巨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形成较好的道德观,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使初中生形成较好的道德观和更好的加强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这一目标前进。

第二节文献综述
山于世界范围内的信仰危机、价值观念危机和社会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和人们开始反思这些问题所带来的道德倒退,对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尤为关注、尤为重视。通过对“青少年”、“青少年思想道德”、“道德,,、“道德教育,,、“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查阅和网络检索,了解到国内外的研究己经有若干年的历史了,有关的论文比较多,内容大多数是针对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状况提出的改进建议和方法。
从检索的各种资料来看,有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建设措施和建议的。如佘双好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与分析》、《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建设措施研究》、龚超的《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的研究综述》、徐连萍、杜维彦的《社会变革时期四川青少年道德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等就是从青少年在社会公德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不仅在课堂上,还要结合到实践中去。有对各国的道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如王冬桦的《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田国秀的《重视道德教育是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焦焕章、徐恩芳的《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兼谈对我们的启示》、劳逊的《世界德育演进视野里的中国学校德育》、贾仕林的 《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林国建的《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等都是各国政府发现青少年的道德危机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纷纷提出道德教育改革,而各位前辈从各国政府的道德教育改革中得到启发,而提出的一点建设性建议。有从青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来研究道德教育现状,从而提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如王卉的《浅谈学前儿童道德教育》就从学前儿童时期进行研究,提出学前儿童时期的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来进行教导;贺明、胡传玺的《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指出新时期下的中小学校教育重智轻德,致使德育工作不到位,提出学校德智教育要一起发展;蒋国平、花其珍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提出中等职业教育除了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还要教会学生“人之为人”的道理和处一世方式。有从重视青少年的私德教育方面来进行研究的,如戚务念、温海燕的《私德教育:当代道德教育的必然内容》指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和研究中严重忽视了私德教育,提出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私德教育;袁自衡的《不可忽视的私德教育》一文中指出私德教育即个人品德修养,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私德教育与公德教育同等重要,学校的道德教育不能没有私德领域的存在。也有在所在地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进行研究的,如《当代青年研究》发表的武汉市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研究、任培江的《重庆市女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项久雨的 《武汉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舒敏勤的《西藏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等等。
以上研究及成果的内容就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方面表现在对当前各种危机带来的道德倒退等现象、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建议;个性方面表现在不同的范畴、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对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这些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对本论题的深化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本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机、价值观念危机、社会危机等问题,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及现实意义。但各国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范畴、目的要求、实施方法不尽相同。为此,本人试通过以调查间卷的形式,以一所中学的学生为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其它中学的学生为次要对象,来调查分析华容县域内的初中生道德教育现状,并试探讨出如何使初中生在当今巨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形成较好的道德观,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使初中生形成较好的道德观和更好的加强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这一目标前进。

第三节相关概念界定
道德: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一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 "Mores ",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那么,什么是道德呢?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道德教育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

第四节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2)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3)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对近缘物种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行为适应和进化的重要方法。
(4)访谈调查法:指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著作、论文的基础上,主要以华容县幸福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结果为样本,其它中学的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为参考,对现代华容县初中生的道德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就具体研究运作过程而一言,采取点面结合、个案与多角度相结合的做法,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其中,问卷内容以道德教育两大划分角度为主,道德教育的基本认一识等方面为辅来设计。

第二章 初中生道德教..........................14-17
第一节 初中生道德教育目.......................14-15
第二节 与高中生道德教.......................15
第三节 确定初中生道德教育.......................15-17
第三章 华容县初中生道..........................17-25
第一节 对道德以及道德教...................17-20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20-21
第三节 道德教育课程.......................21-23
第四节 道德教育的方.........................23-25
第四章 华容县初中生道......................25-28
第一节 道德观念的混乱.......................25-26
第二节 道德教育内容..............................26
第三节 在课程体系中..........................26-27
第四节 道德教育方式...............................27-28
第五章 华容县初中生道..................28-37
第一节 学校方面.............................28-30
第二节 家庭方面的..........................30-33
第三节 社会方面的.................................33-37
第六章 华容县初中生............................37-45
........................................................................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特别是融入到了世贸组织这个大集体当中后,我国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在科技上,都在不断的壮大,这给华容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机遇。正是在这种动力和机遇下,在各种复杂的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青少年道德方面已出现了与华容县各个发面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这已是摆在眼前的、不可抹掉的事实,这在一定领域、一定程度上会给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华容县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未来华容县发展的主要力量,作为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一初中生更是如此。这群特殊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怎样,将直接关系到华容县的未来发展与前途。故此,加强华容县初中生道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华容县初中生道德教育构建,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初中生的道德现状,深度分析其成因,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时俱进,拓展成功经验,为开辟华容县初中生道德教育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为发展华容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曾说过“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和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把青少年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更为突出的位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更加说明了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华容县原有初级中学40余所,初中生2万余人,教师近千名,仅靠对500余学生和100余名教师的调查所得出的道德教育现状,肯定是不全面的,可能也是片面的,再加上我的学识有限,在分析和建议上可能有所偏差。但我希望所提出的建议对华容县初中生的道德教育建设有所帮助,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 任培江. 重庆市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9(04)
[2] 孙平.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其引导[J]. 滁州师专学报. 2002(02)
[3] 陈媛媛. 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 鸡西大学学报. 2009(04)
[4] 龚云海.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 中国教师. 2009(S1)
[5] 徐连萍,杜维彦. 社会变革时期四川青少年道德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 现代农业. 2009(01)
[6] 陈振文. 论德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4)
[7] 佘双好. 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与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7(11)
[8] 佘双好. 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建设措施研究[J]. 理论月刊. 2007(11)
[9] 龚超. 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现状特点及展望[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09)
[10] 程祥,邓继兰.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