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国后小学语文课本德育价值取向演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47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言

1.1选题缘由
建国以来,德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建国初期,百废俱兴,中小学德育工作处在初步建设阶段。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德育建设,1952年教育部规定的中学德育目标是发展学生效忠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其热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公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1958年还提出用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观、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德育工作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那时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千百万坚强的无产阶级接班人。其中第一条便是:“他们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像赫鲁晓夫那样的修正主义者,”由此可见,当时把革命领袖式的德育要求驾驭在中小学生之上,有些太不合实际了。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针对文革期间一些“左”的影响进行了彻底地清理。在德育方面,1988年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确立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有《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大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品德评定的意见》等,其中,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规定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坚持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从青少年儿童实际出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后,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完善了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发展的要求。①从以上的简要回顾可以看出,建国以后,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经历了建立—破坏—探索—完善的几个阶段,如今,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出现了蓬勃繁荣的景象,但在新的世纪里,要进一步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就离不开对我国德育进行历史性地研究。

1.2研究意义

1.2.1教学教育性的理论诉求
当今学校教育面临了这样的困境,越是在强调学生道德或品德教育的情境下,学生却常常出现与社会道德要求格格不入的现象,让人很疑惑我们德育的实效性问题。赫尔巴特曾经提出“教学教育性”这一命题概念,他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失去手段的目的。①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训练不同于教育”,“训练”只能让人获得技能的增长,而无法获得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而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因而,无道德的教学难于促进人的发展。杜威曾经对道德教育提出了“直接的道德教育”与“间接的道德教育”,而在这两种教育的选择上,杜威认为间接的道德教育可能更适应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是从赫尔巴特与杜威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提取他们的一致观点,也就是,教学的过程中须要有道德教育的贯穿,任何学科的学习不贯穿道德教育的内容那就不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杜威还明确指出,“各科学科的首要目标应该是道德教育,而且,学校教学的教材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任何科目的教材不注重道德性与社会性都不是好的教材。②”杜威的这一论述,也恰好说明了德育与教材③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教科书中所隐含的德育价值可能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的成长。
“寓教于理,文以载道。”教学教育性,贯穿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师言行,教学评价和课外活动等方面。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劳动态度、审美意识等。④但是,教科书侧重的是教学内容的教育性,主要通过文字的描写,来引起师生的共鸣,在文字的字里行间渲染德育的气息。教学教育性体现在学科科目上,就是将学科本身固有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因为“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思想,都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教师应该做的是,把教材(学材)中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和因素挖掘出来,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感受到,从而获得价值认同。⑤理查德·博林(Richard Pring)提出一种观点,教学就是道德的实践。⑥其含义是指教学中必有道德的内容,德育的方式,假如在文学、戏剧、科学等各种科目中挖掘德育的因素,这无疑会给学生的成长及其个人的生活价值带来裨益。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世纪教育的走向中就将“学会生存”作为教育一个必备的因素,而且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和文化因素。①

1.2.2语文学科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小学生阶段还是形成个人良好品质和意志的重要阶段。虽然在小学的低年级、中年级及高年级阶段有着不同的专门的德育诉求及其德育课程,但是,从小学的低年级到高年级,语文这一门学科所隐含的德育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在小学生的成长之路上铭刻下了道德的印迹。美国品格教育的支持者认为,德育存在于每一门课程之中和课程的每一部分之中。在美国的许多中小学中,除了专门的德育课(如法制课、社会课)外,学校还设立了其它的课程来进行德育。教育家博耐特(Bernnett)认为,不需要添加新的材料、新的课程,只需要在学校为塑造学生的品格的材料基础之上就可以进行学生德育的渗透。②而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③的课程目标,说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之一。

1.3研究综述

1.3.1关于德育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
所谓德育价值取向,就是德育主体依据对道德、德育属性、功能的认识,以及自身对于德育的需要,对德育价值的认定和选择。③这是在中国知网上以“德育价值取向”为题名,以“1999-2012”时间段为搜索范围,找到的唯一一篇以德育价值取向为题名的博士论文。李伟言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的特征是“精英化的”,即为在进行德育传递过程中灌输某种终极价值,将目的指向完美道德社会的实现,以培养高度超越性的道德为己任,将个体日常道德修养纳入宏大的社会历史目标中。其中“性善论”是精英化的德育价值取向的思想基础。这一人性预设否定了人的自然生物性,先天地预制了义与利、灵与肉、公与私的对立,从而导致了在此人性论指导下的德育使人追求理想主义式的绝对化的道德,导致德育缺乏应有的尊重。而“道德规范建构说”是精英化德育取向的又一思想基础。把人的理性设计作为道德规范的来源,人的谋划和实施作为实现理想主义道德的条件,这种乌托邦式现实化的做法最终导向德育与生活的疏离,规训化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失落。

1.3.2语文教科书中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语文》1-12册作为研究样本,从教科书是社会控制的中介的角度,对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该论文根据1993年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从20个方面提出了对教科书进行分析的框架。这个20个方面是1)热爱祖国:包括爱祖国、爱家乡、国家尊严、建设成就、批判揭露等等;2)热爱中国共产党:包括爱党、爱党的领袖、爱革命先烈(共产党员)等等;3)无私奉献;4)热爱科学;5)客观辩证;6)勤劳刻苦;7)诚实善良;8)尊老爱幼;9)亲孝友爱;10)团结互助;11)合作分享;12)自立自强;13)俭朴节约;14)遵纪守法;15)专注认真;16)聪明智慧;17)坚毅勇敢;18)立志敬业;19)环境保护;20)谦虚宽容。又从7个指标:教学目标(要求)、中心思想、主副题、思考·练习、插图、人物、课文内容对教科书进行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运用文化、知识社会学、教育学来侄释教科书的价值取向,从这个角度提出对教科书的思考和建议。③这个论文为本论文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教科书的框架,值得借鉴,但是一套教科书只是一个时代的精品,教科书的发展有着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变化,从变化的教科书中进行比较研究也许会更接近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的真谛。

第2章 价值、价值取向、德..................21-25
2.1 价值.....................21
2.2 价值取向.............................21-23
2.3 德育价值取..................................23-25
2.3.1 德育价值取向与德育价...............................23
2.3.2 选择五种德育价值取向.........................23-25
第3章 对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中德育价...................25-39
3.1 对热爱中国共产党篇........................25-28
3.1.1 对热爱中国共产党篇.....................25-26
3.1.2 对各版中热爱共产.........................26-28
3.2 对热爱祖国篇......................28-31
3.2.1 对热爱祖国篇目............................28
3.2.2 对热爱祖国篇目..................................28-31
3.3 对热爱自然与保护环境篇目............................31-33
3.3.1 对热爱自然与保护环....................................31-32
3.3.2 对热爱自然与保护环境.....................32-33
3.4 对热爱生活篇目..........................................33-36
3.4.1 对热爱生活篇目的......................................33-34
3.4.2 对热爱生活篇目........................34-36
3.5 对热爱科学.......................36-39
3.5.1 对热爱科学篇目.........................36
3.5.2 对热爱科学篇目的内.................36-39
第4章 分析与思考...............................39-53
...................................................................  

结语
德育是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一种教育,仅仅从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自然与保护环境五个维度分析,是难于将德育的整个形态包括其中。但是,在研究教科书中德育的价值取向上,以这五个维度的统计与分析,利于形成对德育价值取向演变的整体性认识。
论文在综合以上五个维度德育价值取向的演变,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的文本内容中的德育,由知性德育转向了生活德育;由无“人”德育走向了有“人”德育;由关注宏大叙事的德育,转向关注个人生活的德育
重知主义德育移向知情并重、意行并举的生活德育。课改后三维教学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取向,在德育的理念上,意将知、情、意、行有效地整合起来,集中反映在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上。
无“人”德育走向有“人”德育。S0, 60年代的语文教科书中往往关注的是集体人的意识,精英化的德育,而在时代的变革中,教科书中虽然保留了一些关注集体意识的德育倾向,但是,个人意识的觉醒,个性化的德育俨然成了语文教科书重要的倾向。以往那种只关注追求终极善的德育价值取向,关注集体意识的价值取向,而轻视或忽视学生个体对道德的理解、体悟、形成、反思,只能够形成一种无“人”之境的德育空谈。而目前教科书对于情感的关注,对于体验与经验的重视,反映了德育正在走向有“人”之境的生活德育
宏大的叙事转向个人生活的德育。“高”、“大”、“全”类型的意识形态化德育,灌输的只是脱离了个人生活的什么是“高”、“大”、“全”的典型人物,如何做到这些,而不是解放学生思想的,让学生自我理解,反思,形成抵达心灵的个人建构式的德育认知。脱离生活的宏大叙事德育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只将学生作为预设而定的道德类目下的配对者,适应者。课改后的教科书关注宏大叙事的文章少了,而关注个体生活的文章多了,德育的目标不再是形成完美的伦理人,而是转向了关注现实,关注内心、关注生活的实践人。
道德的本质蕴藏在社会生活之中,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么德育的本质也就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了。小学毕业年级语文教科书隐含的德育价值取向是与每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联系的,要深入地了解德育的价值取向是怎么演变的,那就要去了解每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现象,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理出德育价值取向演变的本质。这既是本论文欠缺的地方,也是未来所要努力的方向。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