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中国制造 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是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下,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变革与产业革命为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历史机遇。无论是时下的中美贸易战,还是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本质都与中国制造 2025 密切相关,而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离不开人的因素,尤其需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在多个场合都明确回复了关于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工运事业推进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回应和解决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形势下依靠谁、发展谁、建设谁等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7年 4 月 14 日正式印发(中发﹝2017﹞14 号)《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指出要将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培养体系,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我国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寻求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例如上海市近年来基本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体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水平直接关乎到上海制造品牌的打响,影响了先进制造、高端制造以及智能制造的发展与推进,但是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过程中,上海市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产业工人地位有所弱化、技能素质与产业需求不相适应、培养发展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在2018 年 3 月 29 日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指出需要通过加强对产业工人教育和培训的统筹、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主体作用、聚焦上海新型产业体系建设、构建符合产业工人终身学习需要的制度机制以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举措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
1.2 研究背景
1.2.1 政策理论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年多来,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广大工人阶级着力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其成就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时代。
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的创新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驱动要素,也对社会生活结构的形塑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工业化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以透支人口红利为传统的发展方式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当中,而且引起了不良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技能短缺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问题突出,劳动者技能提升更新的速度与享受社会福利的程度之间的张力越来越大。倘若这类经济与社会问题得不到妥善回应与解决,这必将对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创新进步、技能水平提升产生极大的反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工业 4.0 进程的加速推进和持续深化,工业化生产和劳动过程中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这要求劳动者必须及时更新技能水平,以适应智能化生产的需要。大量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将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充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技能的形成与升级不仅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直接关乎到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幸福生活水平以及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国必须转变发展路径,以技术密集型代替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之路。《中国制造 2025》规划中提出了中国将由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2017 年 6 月 19 日发布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突出了“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这一重要任务,这也是技能形成体系概念首次出现在了我国中央文件中。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目的在于为产业创新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加快推进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此后,十九大报告中报告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这一目标任务,再次凸显了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对于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 2018 年 3 月印发的《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中为建设新型的劳动者指明了政策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地位以及重要性。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工人的定义
产业工人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在现代工厂、矿山以及交通运输等类型的企业中,从事集体劳动生产并以工资收入作为主要来源的工人。马克思则认为产业工人具有鲜明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革命性,他们构成了工人阶级的主体部分,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世界范围内,产业工人群体的出现则可以追溯到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汤普森(1963)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中通过人类学的视角对 1790 年至 1832 年期间英国产业工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描述与历史研究。而在我国,产业工人群体则伴随着 19 世纪 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东南沿海地区投资设厂而逐渐形成并持续存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开始被打破,大量的农民工不断涌入城镇,使得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产业工人的群体数量迅速上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处在不断调整当中,产业工人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目前学术界对于产业工人的内涵还尚未达成统一的界定。传统观点认为产业工人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后,分布于现代工厂、矿山、交通运输等企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而李玉赋(2017)则通过解释产业工人分布范围的手段在《新的使命和担当——<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解读》一书中将产业工人定义为在第一产业的农场、林场,第二产业的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热气、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
简言之,本文认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的主力和骨干,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技术与生产服务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人阶层。
............................
2.2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2.2.1 产业工人的相关文献综述
(1)产业工人的内涵及发展
国内学者大多从要素解释的角度对产业工人的内涵进行研究,有学者认为现代产业工人应当具备“高技术、高素质、高收入、敬业有为”等这些方面的特征。也有学者从类型上对产业工人进行了区分,将现代产业工人划分为市民型、主体型、知识型、技术型、学习型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工人的内涵也有所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市民型产业工人。主要是指受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长期在城市就业但是无法获得稳定的部分农村劳动力,这部分农村劳动力也因此而具备了产业工人的性质。按照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这些农村劳动力最终都会成为稳定的市民化产业工人。我国在 2014 年推出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也明确了要通过转移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这一途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目标规划,这一目标规划不仅符合人口转移过程的一般规律,也切实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市民型产业工人,国家的发展才会具备坚实的基础。
主体型产业工人。主体型产业工人主要是指在我国当今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主体支撑作用的产业工人群体,这些产业工人的群体数量多、涉及到的行业范围广,广泛的参与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建设之中,并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和待遇。因此,主体型产业工人应当也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型产业工人。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原先低水平的产业工人已经越来不能满足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即使是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的产业工人也不得不继续接受学习,从传统观念向现代转型,不断满足产业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并实现自我价值。
......................
第三章 国际比较研究的方案及设计...................................30
3.1 国际比较研究的缘由及思路................................ 30
3.2 国际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第四章 英国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46
4.1 英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历史背景......................... 46
4.2 英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要素.................................. 47
第五章 美国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67
5.1 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历史背景...................... 67
5.2 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要素.............................. 68
第八章 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建构
8.1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制度框架
菲尔莫尔在阐释框架语义学时将框架定义为由概念组成的系统,而对其中任一概念的理解都需以理解整个系统结构为前提。由此可见,在理解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前,需要对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制度框架进行构建,以为理解技能形成体系的各个部分提供支撑基础。纵观英、美、德国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发展历史,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体系在多方利益博弈下,最终形成了其基本的制度框架,可分为 5 大模块,具体包括责任分担的技能投资制度、标准化的技能供给制度、科学公正的技能评价使用制度、公平可信的技能使用适度以及多方参与的社会合作制度。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第一,构建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比较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模型
本文根据贝雷迪的比较教育思想,结合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以及帕森斯等人的结构功能主义,主要从结构与功能两个比较维度构建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比较分析框架。在结构维度中,本文参考技能形成体系的内容框架,将结构维度主要分为技能投资制度、技能供给制度、技能认证制度、技能使用制度以及社会合作制度等五个一级参考项,在一级参考项下,根据各自构成的要素以及特点又将五个一级参考项细分为十五个具体指标(具体参见第四章中的比较分析框架)。在功能维度中,由于技能形成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存在共通之处,因此本文主要选取了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两个角度对技能形成体系的功能进行探索。同时由于针对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细分没有统一标准,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技能形成体系所带来的影响将教育功能细分为个体与群体功能,将社会功能细分为正向与负向功能。
在比较分析框架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构建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比较分析的模型,分析模型从宏观抽象的角度为技能形成体系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系统指导,而比较分析框架则从中微观具体的角度为比较研究提供了操作选择。
第二,根据构建的比较分析框架与模型开展了跨国别研究
遵循历时性的历史分析与共时性的剖面分析两条研究线索,参考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按照从“区域研究”(描述与解释)到“比较研究”(并置与比较)的步骤,本文对美国、英国以及德国三个国家技能形成体系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分析的内容,并结合前文所构建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比较分析框架,将美国、英国以及德国三个国家的比较分析结果放置在统一框架下进行对比,而这也正是对技能形成体系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