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638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8个地市 2000-2017 年间的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并作出评价,接着利用 ML 指数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次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 1 号文件连续 16 年聚焦“三农”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多年来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以及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美好愿景。纵观中国农业发展史,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石化农业”在制度红利释放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农业生产成就显著:农业总产值增长了 51 倍,年均增长速度达 10%;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 35%;粮食总产量也由 1978 年的 30477 万吨上升到 2017 年的 6.1 亿吨。从世界视角来看,作为超级人口大国利用仅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 22%的人口,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石化农业”带来的“逆生态化”效应也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高投入的同时带来了高排放和高污染。这种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给农业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引发了一系列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所施用的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低于三分之一,农田地膜的回收达不到三分之二,可见中国农业的内源性污染问题严重,农业环境恶化会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甚至整体产量。另据 2016 年环保部出台的环境公报显示,农业发展中的氨氮排放量以及化学需氧量分别达到 75.5 万吨和 1102.4 万吨,各占当年排放总量的 32%和 48%,农业部门污染显然已经超过工业部门污染,变成我国第一大污染源。自新世纪以来,石化农业逐步替代过去的传统有机生产方式,农民盲目追求高产高效,不惜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制品。投入过量资源一方面致使农民的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低导致土壤板结、有毒元素超标、水质下降、微生物种类减少等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综上所述,我国农业取得了毋庸置疑和不可忽视的成就,但同时也牺牲了宝贵的生态环境和浪费了有限资源。因此,迫切需要农业生产从传统的“三高模式”向兼顾经济、资源和环境的现代农业转型,化解三者之间的矛盾。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关于生态效率研究进展
(1)生态效率内涵研究
国外的学者和机构最先开展了对生态效率内涵的研究。Eco-efficiency 从构成部分来看,eco 是生态学(ecology)和经济学(economy)的共同词根,efficiency 则代表效率的意思,合并后便是生态效率的涵义,显然生态效率一词具有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属性。生态效率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学术界(Schaltegger,1990),将经济活动中增加的价值与带来的环境影响的比值定义为生态效率。其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理事会(WBSCD,1993)从商业角度上出发,相比前者的定义生态效率应用范围得到了大大拓展。简言之企业在提供有竞争优势的服务或者商品时,除了满足人类对生活质量的一定要求外,还要降低服务或者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产环境的不利影响,且至少降到与预估区域承载力相等的水平上,以实现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可见生态效率的概念强调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发展,旨在创造价值的同时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后多位学者和机构也基本秉承这一核心理念。巴斯夫集团(BASE,2002)认为生态效率就是在产品生产中做到:一是节约利用能源,二是少排放污染性物质,三是帮助客户保存资源。经合组织(OECD)(1998)在其出版物中则将生态效率定义扩大到在各类组织中用于满足人类需求的生态资源效率。2001 年,欧洲环境署(EEA)(1999)认为生态效率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反向变化,同时将生态效率定义为以更少的资源能源代价获得更大的收益。在概念的基础上,欧洲环境署详细介绍了定量评价生态效率的方法“在地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因素构建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合成一项生态效率指数”。在上述学者或者研究机构对生态效率概念的各种定义中,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是 WBCSD 和 OECD 给出的生态效率概念,生态效率也成为衡量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经济效率
效率(efficiency)最初是物理学名词,物理学家对此定义为有用功率与驱动功率的比率,用于衡量在机械作用中能量的损耗程度。此后,经过拓展和延伸,效率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经济学界,西方学者首先相继开展了对于经济效率的多方面研究,并形成了大量至今为止仍被当代作为教科书内容的指导性思想。对于经济效率的内涵学者们至今也没有达成完全统一的说法,但是目前为止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观点。在经济学理论中,如果市场环境是完全自由竞争的,作为理性经济人或组织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经济资源比例直至达到最优配置,此时经济效率最优。帕累托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经济效率概念,但是他提到只要存在其他更可行的配置,使得改进后的总体情况更好,此时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当不存在任何一种更好的改进时,资源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此时是最利于经济资源产生最大效率的情景。简言之,在资源有限性约束下只有做到不浪费资源,把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好才是有经济效率的。在学术研究中,经济效率在不同场景中有不同的说法,但其本质相同。在生产环节中,当资源投入量一定时,实际产出与理想产出相近的程度可以称作生产效率。在分配环节中,不管资源是在众多厂商之间还是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当资源投入量一定时,调整资源组合以达到最优产量则称作配置效率。因此,经济效率的核心还是有限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2.1.2 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经济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虽然不同学者结合自身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对于生产效率的理解有所差异,但是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概念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投入量一定时,实际产出与理想产出的比率。也有学者从投入角度认为在技术水平一定时,产出不变,实际投入和理想投入的比率。这两种定义都是从投入产出视角对生产效率进行阐述。在生产效率的概念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和一些学派开始将研究重点放在生产效率的测评手段上。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魁奈将生产效率定义为狭义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后来亚当斯密大大拓展了生产效率的衡量范围,在他看来整个社会生产中,劳动是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为了考察其他要素的生产效率学者们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提出了土地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

......................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经过 20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各国学者都为寻找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要素而不懈努力。其中西方宏观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最为深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典增长理论,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等人,主要思想有劳动生产率不能无限制增长,当人均 GDP 增长到一定水平时,人口会出现爆炸式增长,劳动生产率会受此影响而下跌。第二阶段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在哈罗德和多玛提出的思想基础上,新古典增长理论将研究工作重点放到资本和储蓄上。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力以一个不变的比率增长,考虑到技术进步,当达到稳定均衡状态时,均衡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相等,人均产量是不变状态,但是当技术发生进步时、提高储蓄率或者降低人口增长率,人均产量都会增加。虽然指出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技术进步,但致命的缺点是把技术进步当成是外生的公共产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需要摆脱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于技术外生性的设定,将经济增长率内生化。通过探讨这一问题,内生增长理论在第三阶段应运产生。阿罗对技术进步“内生化”方面展开了细致的研究,突破已有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和结论,阿罗发现是投资使得技术进步,投资有益于创造新知识,在“边干边学”模型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和单要素生产率不同的是,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是所有参与生产的要素和产出要素的比率,除了要素比例增加引起的增长外,有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引起的增长,并逐渐成为学者在分析经济增长源泉以及评价经济增长质量方面首要考虑的重要指标。在1942 年,荷兰经济学家 Tinbergen 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并加以实践,定量评估了多个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此后,引起了众多学者对此领域进行大量探索的热潮。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可以分为参数分析和非参数分析两类方法:参数分析方法主要有索洛余值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成本会计法等。非参数估计法有数据包络分析法、ML 指数等。相比参数分析方法,以非参数估计法为代表的数据包络分析是学者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时使用最为频繁的方法之一。非参数估计法的代表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在1978 年被美国著名运筹学家 Chames.A,Cooper.W,和 Seiford.L.M 提出。特别是考虑环境因素时,处理多投入和多产出生产单元的绝佳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线性规划学中的对偶理论。除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外,非参数分析方法还有不少,但是弊端是一般限制单输出,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产出端可以是多种。
.............................

第三章 河南省农业发展概况 ............................... 20
3.1 河南省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20
3.1.1 自然资源优势 ............... 20
3.1.2 农业生产经验 .............................. 20
第四章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8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8
4.2 评价指标选取 ................................. 29
4.3 投入产出指标的核算 .................................. 30
第五章 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评价 ........................................ 34
5.1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 的静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 34
5.1.1 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序变化 ................................... 34
5.1.2 区域及各地级市农业生态效率差异分析 ........................... 35

第五章 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评价

5.1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 的静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5.1.1 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序变化
由图 5-1 可知,全省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前期波动中下降—后期稳定上升的趋势,2000-2017 年全省农业生态效率值处在 0.677~0.843 之间,年均值为 0.718 远远小于 1,说明该区农业生态化发展进程缓慢,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具体分阶段来看,2000-2002 年农业生态效率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其中在 2002年达到研究期的最高点。新世纪初,为进一步推动河南省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河南省政府和地方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加上农村税费改革不断开展,农民加大了化肥、农药、农膜等资本品投入,极大地带动了农业产出水平;2003-2008 年农业生态效率表现为在波动中平稳下降状态:2003 年因遭受严重暴雨洪涝和连阴雨灾害造成粮食产量严重下降,农业经济产出不足拉低了生态效率水平。2004 年中央 1 号文件重新聚焦三农问题,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宣布取消农业税,生态效率有所回升。此后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开始呈现直线式下降,在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助推下,农业资源投入总量特别是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量大大扩张,导致资源配置比例不合理、农业内源性污染日益严重,并在 2009 年下降到研究期内的最低点。该年由于遭遇 50 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导致连续 100 多天没有出现有效降水,受旱灾影响的农作物播种面积高达 5500 万亩。而近半数的机电井和小型水库在 70、80 年代所建,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毁坏严重难以发挥作用,抗灾能力的弱。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业产量会明显下降,受灾情况越严重,对生态效率的负面影响也越强。2010 年至今,农业生态效率在得到较大幅度回升后趋于稳定,上下波动幅度明显变弱。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加快建设两型农业,高效利用资源、稳定生态系统、营造健康的产地环境、打造更多的质优农产品。具体举措如深入打造 400 多万公顷高标准粮田;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推广技术入户比率,实现节本增效。逐步降低化肥施用比例,响应化肥零增长行动近 3 年化肥施用总量实现负增长;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效率今后河南省要继续走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路径、通过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提质增效的同时爱惜生态环境。

............................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本文首先对河南省的农业发展概况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然后搭建了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带有非期望产出的 SBM 模型定量测度河南省 18个地市 2000-2017 年间的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并作出评价,接着利用 ML 指数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6.1.1 农业生态效率水平总体不高,区域间差异显著
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变动趋势表现为前期波动中下降、后期稳定上升,2000-2017 年全省农业生态效率值处在 0.677~0.843 之间,年均值为 0.718 远远小于 1,说明该区农业生态化发展进程缓慢,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其中鹤壁市始终处在生产前沿面上,农业生态效率值为 1,达到完全有效是其他地市的学习标杆。周口市农业生态效率平均值不足 0.50,是综合发展最差的地市。对比可知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地市间差异较为显著。
6.1.2 ML 指数始终大于 1,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发展速度不同
2000-2017 年河南省 ML 指数整体大于 1 表示正向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最主要的增长动力。分区域来看,ML 指数在区域分布上有所差别,指数越大代表农业生态效率发展速度越快。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年均增加速度分别为 8.8%、7.9%、8.5%和 9.0%。可以看出黄淮地区增速最快,其次为中原城市群,然后是豫西南地区,发展速度最慢的是豫北地区。

6.1.3 要素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是效率损失的主要
就 2017 年各地级市的农业生态效率现状进行分析,其中,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洛阳市、三门峡市、信阳市、许昌市和驻马店市等 8 个市的农业生态效率等于 1,因其已处于有效生产前沿面上,无需进行效率改进,其投入冗余均为 0,其余的 10 个县市的农业生态效率小于 1,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无效率状态。按照当前的农业产值水平,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主要是资源要素投入过多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过多。具体来说,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水资源投入过高、农业面源污染和农膜冗余严重,平均冗余率分别是 44.8%、39.2%和 37.6%。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