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农业论文研究,本研究以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产业组织模式的视角,对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对河北省产业组织模式的参与主体、地区分布、利益联结机制和辐射范围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三种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优劣势分析,并结合影响农户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因素,对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本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三种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案例分析,在参与主体、分布地域、利益联结机制和辐射范围四方面对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同时对不同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优劣势分析。每种产业组织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但都对该地区甘薯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符合该地区甘薯产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产业组织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该地区发展现状的产业组织模式。(2)影响农户选择产业制模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本文中,运用调研所得数据,进行二元 Logistic 分析,得出农户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种植年限和家庭收入因素会对农户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从农户的角度分析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参与主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产业组织模式中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等问题。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在 2000 年至2006 年间缩减了 36.93%,2007 年后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在 345 公顷左右。2016 年甘薯在我国种植面积达 329.1 公顷。据统计,我国 2016 年甘薯总产量 7079.3704 万吨,占世界甘薯总产量(10541.3261 万吨)的 67%。甘薯具有低投入、高产出、耐干旱、耐脊薄的特性,不仅是非常好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加工原料,具有多种加工用途。甘薯具有丰富的营养,淀粉含量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甘薯的营养价值被人们发掘和普遍认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我国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甘薯产业,对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具有非常大的产业价值。
河北省是我国北方的春薯产区,是甘薯生产大省,甘薯种植面积常年位居全国第13 位,甘薯种植面积在由 2000 年的 23.59 万公顷下降至 2017 年的 4.88 万公顷,缩减了 18.71 万公顷,全省总种植面积下降 79.31%。近年来,受京津冀市场甘薯及淀粉价格较高且比较稳定的影响,极大的带动了河北省甘薯种植户的积极性。在甘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本文根据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根据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和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现状及产业组织模式案例,对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及优劣势分析,并运用二元 Logistic模型,从农户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户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的因素,更加深入的分析了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完善产业组织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推动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优化甘薯产业结构发展,推进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出参考。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文对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按照带动主体将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划分,通过案例对河北省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对三种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优劣势分析,从甘薯种植户的角度研究了影响对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决策行为因素,更加全面的总结了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对今后不同农作物的产业组织模式分类、发展、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1.2.2 现实意义
近年来河北省甘薯价格和淀粉价格较高且比较稳定,甘薯种植面积波动性上升,甘薯种植业和加工业发展迅速。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影响农户选择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指出了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甘薯产业在推动建立农产品优势区,提升甘薯的产品价值,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河北省甘薯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的一个特有的说法。陈吉元(1996)给出的定义为:联结国外市场,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将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我国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我国市场体制还未建设完全,在定义方面,对农业产业化的规范叙述更多,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但是在国外,农业产业化定义更倾向于运用案例分析和描述产业化的特征。
2.1.2 农业产业组织模式
产业组织模式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例如,Fordetal.(2012)将产业组织模型定义为公司与消费者或供应商以及下游组织之间进行交互的行为模型。钟真、孔祥智(2012)则将其定义为具有一定特征和能力的各个参与者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经营模式。产业组织模式也存在不同的分类方式。在本文中,将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按照生产经营主体分为种植大户+市场、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三种产业组织模式,根据产业组织模式的带动主体不同,分为种苗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加工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和区域品牌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
............................
2.2 相关理论
2.2.1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是微观经济学(个体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产业内企业关系结构的状况、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经济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梅森和乔·贝恩创立。哈佛学派认为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由市场结构决定,经济绩效由企业行为,经济绩效获得提高,需要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结构的优化。该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理论为基础,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重点分析内容,形成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为 SCP 范式。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施蒂格勒、德姆塞茨等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更加重视对结构—行为—绩效的理论分析。认为假定价格理论的基础,市场的竞争效率为主。从政策上,因为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从而强调反对竞争和垄断。结构主义注重在检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分析实际生活得出的理由,芝加哥学派则通过理论模型分析。
2.2.2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即交易费用理论。1937 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在《企业的本质》中首次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威廉姆森系统地研究了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是人的本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市场失灵,从而导致交易的困难。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专业化投资、信息不对称和氛围是交易成本的六个来源。威廉姆森提出了交易成本的六个来源:
第一,有限原因:指参与交易的人,由于生理、心理、智力、情感等方面的限制,在追求效率最大化的过程中所受到的生产限制。第二,投机主义:指交易的双方,为了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而做出的不利于公平的经济行为,从而导致不稳定的因素的产生,交易成本增加,经济效率得不到稳定。第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由于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双方都会将未来能影响到自身利益因素考虑到合作中去,使得交易过程在定义合同时增加了大量的议价成本。使交易更加困难。第四是专用性投资:有的交易流程过于具体,或者由于信息和资源的差异导致无法流通,交易对象减少,市场被少数人主导,使市场运行失常。第五,信息不对称: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利己主义造成的机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使市场的抢占行为具有更多的有利信息,并形成少量的交易。第六,氛围:如果交易双方存在相互排斥的不好的环境,就无法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增添不必要的交易困难和成本。
..........................
3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现状 ............................... 12
3.1 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 .................................... 12
3.1.1 甘薯产业种植现状 ............................ 12
3.1.2 甘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 15
4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 24
4.1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24
4.1.1 产业组织模式参与主体分析 .................................. 24
4.1.2 产业组织模式地区分布分析 .............................. 25
5 河北省农户选择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1
5.1 理论分析框架 ............................. 31
5.1.1 研究假设 ................................... 31
5.1.2 变量设置 ............................... 31
6甘肃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6.1 主体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在产业组织模式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作为产业组织模式中的重要主体,在组织模式的建立和形成中起到关键带动和指导作用。河北省甘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以初中文化水平人员为主,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人员极少,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缺乏高素质高水平专业性人才,对河北省甘薯产业化发展,甘薯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不利于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发展和推广。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中大多工商资本进入,例如石家庄东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者由原来的机械设备产业转型到农业产业。工商资本的进入为甘薯产业带来资金和技术优势,但是,进入甘薯产业的经营主体多数在以前没有接触过农业和甘薯产业,甘薯从种苗繁育,后期栽培和收获,到甘薯加工,每个环节对甘薯经营者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工商资本带入的经营主体跨行指导经营,缺乏关于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和甘薯产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为追求高利润,在没有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容易经营不当造成农业资源浪费,影响产业组织模式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
7 结论与对策
7.1 结论
本研究以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产业组织模式的视角,对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对河北省产业组织模式的参与主体、地区分布、利益联结机制和辐射范围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三种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优劣势分析,并结合影响农户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因素,对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进一步分析。本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对三种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案例分析,在参与主体、分布地域、利益联结机制和辐射范围四方面对甘薯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同时对不同产业组织模式进行优劣势分析。每种产业组织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但都对该地区甘薯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符合该地区甘薯产业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产业组织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该地区发展现状的产业组织模式。
(2)影响农户选择产业制模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本文中,运用调研所得数据,进行二元 Logistic 分析,得出农户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种植年限和家庭收入因素会对农户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从农户的角度分析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参与主体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产业组织模式中农户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等问题。
(3)综合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优劣势和农户选择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因素分析,总结出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现阶段在人才、科技、利益联结机制、品牌建设和政府政策扶持方面存在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完善产业组织模式,提高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带动能力,为农业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踏实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