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我国无论在经济层面上还是社会层面上都呈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飞跃式提升,经济稳健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社会经济形态正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模式。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稳定的农业发展,那么就没有了其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因此发展我国的经济就必须保证我国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大幅度的跨越,但是,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为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拼资源、拼投入”的发展方式,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农业投入品、过度开采地下水等,使得我国的农村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造成了资源环境严重透支,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形势严峻,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果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仍以“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为主要手段,那么中国的生态环境将会进一步的、持续的、甚至是发生不可逆转的恶化,有限的农业资源将会更迅速地走向衰竭,农业生态系统的崩溃近在咫尺,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形态的畸形。
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迅速地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共识,世界学者不断地将其赋予崭新的发展内涵和发展模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和根本保证,其应作为整个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中的“领头羊”,带头优先发展。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合理的使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为方式,通过技术和机制的革新,做到既可以确保当代人类对农产品需求,又可以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它既可以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保障生产生活的需求,又不会使环境资源恶化,甚至扭转环境资源等衰退的局面。由此可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国外关于山地农业的研究
国外关于山地农业的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最早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那时,已有了一些关于山地的记载。而对于近现代的山地农业研究来说,国际上公认的时间是 20 世纪 60 年代。1968 年,“山地生态学委员会”在国际地理学联合会成立,同时也成为了关于山地农业的系统研究的重要起始标,并在后续时间中逐步发展到世界各地。197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人类活动对山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作为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列入其提出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将目光逐渐转向了新的研究领域——山地农业,有关山地农业的研究进入了新时代。1974 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了国际环境发展大会,并发表了“慕尼黑宣言”,意在号召世界人民加强保护山地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及要加强对山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山地环境的变化以及保护,同时也为了让山地更好的发挥经济效益,1980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及联合国大学(UNU)的组织下,成立了国际山地协会(International Mountain Society,IMS)。1981 年,IMS 与 UNU 共同创刊了国际性山地学术刊物——《山地研究与发展》(Mountai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在瑞士、德国、美国多次召开了关于山地生态以及保护方面的会议。1983 年末,在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正式成立了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IntegratedMountain Development,ICIMOD),它主要涉及山地农业系统研究、山地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山地企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领域的工作。1992 年,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上通过了 《21 世纪议程》。在议程中的第十三章——“脆弱生态系统的管理——山地可持续发展”专题中,明确指出了“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随之,在 1998 年 11 月的第 53 届联合国大会上共同决定将 2002 年定为“国际山地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ountains,IYM)”,以此号召世界各国、各国际组织等支持并开展“山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为世界山地农业发展做出努力。至此,国际社会对于山地农业的发展问题真正特别关注起来。
.....................
第 2 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山地
山地是在地球陆地表面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种区域形态,它包括了海拔高度在 5000 米以上的极高山地区、3000 ~ 5000 米的高山地区、1000 ~ 3000 米的中山地区、500 ~ 1000 米的低山地区以及 200 ~ 500 米的丘陵地区等五大地貌形态。在本文中所探讨的山地农业发展地带是吉林省东部山区通化县境域内的300 ~ 1500 米左右的丘陵地区、低山地区、以及中山地区。
2.1.2 山地农业
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是人类社会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根基,把握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源泉和保障。自古以来,农业都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它的一切生产活动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结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性的农业经济产业。按不同的自然条件对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不同影响,大致可将农业划分为三大类型,即“山地(山区)农业、平原农业、水域(海洋)农业。从整个的农业发展史来看,山地农业,尤其是在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以及面积广阔的山区农业地带,是早于平原农业和水域(海洋)农业,最先进入人类农耕史并迈入人类农业经济大门的。
山地农业是指人类在山区中可耕作和可开发利用为农业生产用地的山地土地上进行的所有农业活动的总称。其广泛地包含了种植业、林业、园艺、畜牧业等农业子系统。它从属于山区农业范围,但由于其着重强调了山地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的作用,故而得名,山地农业。它是发展和延伸的山区农业。在山地区域环境下形成的农业形态分布区即为山地农业区。
2.1.3 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广阔研究领域下的一个小范畴,但是,它即使是一个小的研究领域范畴,也对山地本身的永续发展以及其周边地区,例如山区之下的平原、河谷等的永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字面意义上,就可以看出,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延伸到山地地区的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领域的一种研究思想、研究目标和研究过程,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他们都将人类的未来发展引向一个必然的趋势——人与自然的协调永续发展。它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作为核心思想和指导原则,期望在如今的现实社会中,寻求在自然、资源、科技、农药、化肥、人口等各个方面寻求一种平衡。
.........................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生了一系列关乎人类与自然、生存与发展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在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变革和大量财富的同时,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物种的灭绝,人类过度的经济开发活动,已经让人类开始自食恶果,这些问题的严峻性,迫使人们去思考处理好经济与生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途径。
于是,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明确了一个观点——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必须要着力缔造。随着这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开展,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做出关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个报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明确地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在具体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统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的公平和谐。它的范围不仅仅限定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小的领域范围,它主要是将环境保护与人类未来发展结合起来,是一个关乎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战略,是全人类、全地区共同的责任。接着,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际会议通过了《21 世纪议程》,这是一份“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等都可以按照这份行动蓝图来开展各自的人类活动,用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
第 3 章 国内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17
3.1 西南地区——贵州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17
3.1.1“公司+农户”产业组织经营模式.................................17
3.1.2“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组织经营模式...................18
第 4 章 通化县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SWOT 分析...................................24
4.1 优势分析.........................................24
4.1.1 自然资源丰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24
4.1.2 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5
第 5 章 通化县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33
5.1 人参绿色全产业链发展模式...................................33
5.1.1 运行机理..........................................33
5.1.2 主要内容.............................33
第 6 章 通化县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优化
6.1 优化原则
6.1.1 生态恢复与农业开发并重的原则
把生态作为山地农业发展的前提,把山地农业作为生态恢复的基础,在吉林东部生态保护区特定网格内,采取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基本方略,将生态恢复与农业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代山地农业发展首要任务,要突出水源地保护、山地平地侵蚀沟治理、加强食用菌废弃袋和白色污染治理等工作。把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置于《通化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通化县农业“十三五“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在此基础上,依托科学支撑和绿色项目谋划,着力加大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加快推进人参产业带等优势特产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山林生态修复成果,加快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努力推进牧业小区建设,探索农牧结合新模式。
6.1.2 因地制宜与一体化可持续性原则
宜农则农、宜牧则牧,从实际出发,依托本地资源、环境条件、区位优势,划分农业可持续主体功能区,在各个功能区内,因地制宜地构建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而构造形态多样化、功能多元化、发展多角度、建设多维度农业可持续发展态势。在打造局部模块个性化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中,更要注重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体化建设,全县域内所有农业形态建设,都是通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点功能承载体,因此,通化县的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要因地制宜进行选择,更要统筹兼顾,协调并进。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笔者通过对通化县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以及对通化县在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有的人参绿色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论述,认为在“三生共赢”视角下的多维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是一个更适合未来、更全面、涵盖领域更广、更具综合性的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也是通化县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建设意义,对适合发展山地农业的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该模式可以有效综合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大主体利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共赢,对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日后通化县、乃至吉林省东部山地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行动蓝图。
通化县只是吉林省东部地区的一个地区,并不能完全代表东部山区的所有地域,因此,必然会有一些与其他地区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模式也将越来越得到优化,在构建初期的局限性亦不可避免。
在未来的研究中,希望有能力继续深入研究,实时关注通化县的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际,不断深入思考,继续优化这一模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