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专项资金审计评价思考——基于S市的案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12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本文通过对理论和文献的总理,阐明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要素。从审计的主体与客体、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在审计内容方面,分别说明了不同审计项目应关注的重点。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截至2017年,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较为满意的水平,但是农村的发展却只是差强人意。如果不抓紧解决“三农”问题的话,城乡发展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为了解决现实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我国在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全局性高度。基于对国家战略布局的考量,党中央不仅从高层战略角度,并且也从实际执行的角度,对乡村振兴做出了全面的要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就很明确的将乡村振兴的实现划分为三大阶段,针对每个时间节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目标。乡村振兴战略若想要顺利实施,并且按时按质的完成目标,少不了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2018年以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促进法》、《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和法规,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对工作重点做出指示。在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为了评估相关工作的效果,对相关工作的监管和监督也逐步地得到了重视和落实。在监督的方面,审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例如,审计署在《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加强审计监督的意见》(下文简称《加强审计监督意见》)一文当中就强调了国家审计在评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求审计机关要主动地挑起,乡村振兴战略在经济效率、社会效果等等方面的评估和监督责任。例如,审计监督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投入资金的绩效情况。


审计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框架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通过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以及预期创新。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首先梳理了有关绩效审计动因和必要性、定义、实施和实务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其次,整理了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审计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体系设计方面。最后,作出文献评述。
第三部分: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首先,对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和绩效审计作出界定,并说明了绩效审计与绩效审计评价的特点。其次,介绍本文理论基础。分别阐述委托代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观和绩效审计“5E”理论,以及它们与本文写作的联系。
第四部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审计评价实施框架。首先,介绍相关制度背景,并对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类别的界定作出说明。其次,从审计的主客体、目标、内容和方法这四个方面说明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实施要素。最后,介绍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对指标构建、权重确定和综合评价这三个重要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第五部分:案例运用与分析。首先,说明了选择案例的原因,并介绍案例情况。其次,按照第四部分构建的框架,说明案例的审计要素和实施情况,再次,评价案例中使用的指标体系,说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意见。最后,从完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综合角度,提出建议。
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总结出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提出改进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不足和展望作出说明。
...............................
2.文献综述
2.1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研究
2.1.1绩效审计产生动因和必要性
通过前期的文献和研究梳理,笔者发现,相关的学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审计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性进行说明:
第一是从完善制度的角度,说明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学者们认为,绩效审计在政府组织中的应用,对民主决策质量的提高很有助力(Tillema,2010)。Kristin(2013)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显示,绩效审计的评价结果,一方面能反映公职人员的履责情况,督促其改进和完善工作表现;另一方面,从制度上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职责提出要求,认为他们应该对政府支出及其结果负责。
第二是从公共治理的角度,阐述了绩效审计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绩效审计和公共管理的目标其实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重叠,二者有助于实现公共效益(Dunleavy,2015)。经济上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为绩效审计创造了前提基础。政府部门对其受托责任的推卸,使得社会公众对相关责任履行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已具备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了绩效审计的发展(刘家义,2004)。由此看来,绩效审计对于预防政府的腐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减少政府财政中的浪费等等大有益处。何新容(2017)也表示,当国家治理方面的目标或导向发生改变后,审计的方向也会随着改变。绩效审计的发展和进步,是依靠政府机关的推动以及国家治理的需要(陈希晖,2013)。
............................
2.2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2.2.1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研究
学者基于不同领域的审计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去探索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笔者将相关研究整理如下: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评价。可以从过程和结果两大方面进行绩效审计,一类是针对项目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过程;另一类是针对项目完成后的质量和投产效果(Hanmer,2004)。此外,还可以根据资金流转,将绩效审计分为内部绩效审计和外部绩效审计。其中,内部审计针对预算管理部门,因为是他们在负责资金的收支、划拨等工作;外部审计则主要瞄准项目运营情况,审计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果(马蔡琛,2019)。和杰(2021)认为,还可以从宏微观的角度考虑,宏观上着眼于相关政策整体实施的效果;微观上把控好资金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评价指标的设置,有学者考虑从资金涉及的全过程入手,来设计指标。何芹(2009)从资金来源、分派运用、资源管制、改善的成效四个方面设计指标。并且还将法律因素融入到了当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效率指标,强调评价指标需要兼顾经济性和环境性,并且还将环境费用分析法作为考察环境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一项创新内容。
李立(2917)则是从项目运行的角度考虑,包括项目立项、管理、使用成效三个重要方面。设计了政策执行、资金效率、投资效果及环境影响度四个指标维度。
还有学者则是从审计目标入手。尹淑平(2011)认为绩效审计要首先要明确审计目标,从项目的设立到验收都要监控好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以及看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注重考查资金项目是否具有应有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此外,李春亭(2018)、朱亚龙(2017)都还特别强调了各项指标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环境和经济,个性与共性,即,设计出一套适合各种专项资金的绩效统计指标体系,并且也要具有针对性地准确考量各个项目的绩效。
..............................
3.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4
3.1概念界定............................14
3.1.1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4
3.1.2绩效审计评价..........................................14
4.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审计评价实施框架......................21
4.1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审计评价的制度背景........................21
4.2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类别界定..................................23
5.案例运用与分析——以S市为例...........................43
5.1案例介绍...............................43
5.1.1案例选择原因.......................43
5.1.2案例介绍..............................43
5.案例运用与分析——以S市为例
5.1案例介绍
5.1.1案例选择原因
S市所在的浙江省是全国第一个全国最早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省份之一,更是著名“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在2021年,浙江省更是独占鳌头,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S市作为浙江省的产粮大市和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点,是乡村振兴建设的典型。并且,浙江省的审计监督工作也一直走在前沿,本文期望通过案例的应用分析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基于此,本文选择S市2020年乡村振兴资金绩效审计项目作为案例。


审计论文参考

5.1.2案例介绍
(1)乡村振兴情况介绍
S市地处杭州湾南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其特有的农业资源。在“十三五”时期,S市主抓农业高质量发展,齐头推进乡村治理与农村改革,在城乡融合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较大成就。S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869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5年的1.82:1缩小到1.72:1;848个美丽乡村达标村、1404个五星达标村和151个3A示范村。集体经济收入在30万以下、经营性收入在15万以下的村被全面消除。
重视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生产安全保障,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82.9万亩、总产量达79万吨,面积产量稳居全省第二,产量创五年新高。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0.55万亩,占基本农田保有量的83.5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45%。大力绿色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0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67%,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83%,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置率100%。
优先发展乡村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19家、注册家庭农场300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84家。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45个、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29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848个,美丽庭院36万户,美丽乡村景观带20条。开展现代化治理,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172个,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达638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建成率达70%以上,农村文化礼堂覆盖率达87.8%。
...............................
6.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观和绩效审计“5E”理论,从界定乡村振兴资金类别入手,探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的审计要素,并在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方面,依据理论和实务经验,针对不同类别资金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实施框架。最后,结合S市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审计评价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要素应包含四个方面。
本文通过对理论和文献的总理,阐明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要素。从审计的主体与客体、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并在审计内容方面,分别说明了不同审计项目应关注的重点。
(2)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具有必要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具有理论依据。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受托责任观说明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具有必要。并以“5E”理论为基础,设定“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公平性”五个指标维度,按资金类别,分别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
(3)本文构建的实施框架具有可行性,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