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老档》文学解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39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满文老档》概述

第一节满语文的发展历程

一、金代以前的文字情况

一个族群自诞生之日起语言便伴随其始终,也就是说任何族群都有其自己的语言,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并不是每一种语言都有记录他的文字。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距今约6000?7000年前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关于满族的祖先的最早记载始于周代。《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肃慎)来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武王、周成王之时,肃慎均遣使前来进行贸易,最著名的商品为“括矢石碧”。周国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汉代以后,不同时期的史书对于满族先世的称呼有两汉三国的抱娄1,南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五代的鞋輯3、勸海,辽、金、宋、元、明的女真4,后金、清代、民国的满洲。勸海国以前的满族先世是否创制过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目前未发现相关记载。根据《金史?本纪第一?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鞋輯氏。鞋輯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粟末絲賴始附高丽,姓大氏。……后为潮海,称王,传十余世。有文字、礼乐、官府、制度。” 6可见勸海国时期的满族先世——粟末鞋華曷创造了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文字体系。对于ifj海国的文字情况目前有三种观点:1、认为勸海国其实并无文字,采用的是汉语汉文作为官方语文;2、认为潮海国有以汉字记音方式来记录鞋革#语的文字体系,并参照汉字创造了一些为数不多的“符号”或称“新字”来辅助记录;3、认为渤海国广泛流行突厥如尼文。持前两种观点的主要是国内学者,并且第二种观点占主流,持第三种观点的主要是前苏联学者。不过第三种观点不被国内学者所接受。但前苏联考古发现勸海国遗址中确实有古突厥如尼文碑铭,并且勸海国建国之初曾臣服于后东突厥汗国,并且早于臣服于唐朝的时间,并且毫无疑问古突厥如尼文远比汉字更适合记录鞋_语。
由此可见,虽然存在争议,但是绝大多数学者是认同《金史》的记载,认为潮海国时期是存在文字的,只不过对于文字的形式不得而知。............
...................

第二章《满文老档》的环境描写

第一节社会环境描写

一般来说,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其作用大体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塾。
由于《满文老档》本身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所以,其对于时代背景的描写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彼时正是东北亚政治大动荡时期,蒙古各部互相征伐、强凌弱、众暴寡;朝鲜长期内部和平后,朝堂之上党同伐异,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即1592年至1598年的壬辰楼乱、丁酉再乱;明朝则在十六世纪末经历了朝鲜之役(即壬辰倭乱、丁酉再乱,此期间明朝出兵朝鲜对抗丰臣秀吉的入侵,明朝称作朝鲜之役)、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在《满文老档》中对于时代背景的描写也是随处可见的;在金朝灭亡后女真内部的兼并战争从来没有结束过,各部首领纷纷自立,自称贝勒、汗,都希望完成统一女真各部的历史使命。到十六世纪末女真统一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便是父子、兄弟、叔侄、甥舅、翁婿之间也不惜刀兵相向,直到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方结束。而彼时在东北亚大陆上有四股势力彼此角逐——明朝万历呈帝、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朝鲜李朝、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四股势力彼此缠绕、彼此利用、合众连横。有明一代,蒙古——北元一直是其边患,但是为了对付新兴的后金女真政权不得不出钱收买、雇佣,以期蒙古与女真相残,坐收渔翁之利。朝鲜曾多次出兵扫荡尚未统一的女真各部,萨尔济大战之时也曾出兵助剿,但是当明军溃败之时却也将营中明军官兵捆绑,投降后金,投降后又多次反复。
蒙古则不但不愿看到女真做大,而且还妄图再次南下,重新占领“汗八里” 。女真则夹在三股势力之间,如要入主中原,必先扫荡两翼,收服蒙、朝,而后才能安心南下。..............
........................

第三章《满文老档》的人物形象塑造...............................17
第一节人物形象塑造手段................................................17
一、通过记叙事件塑造人物形象......................................17
二、通过他人言语塑造人物形象.....................................18
三、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20
四、通过人物直抒胸臆塑造人物形象..............................21
第二节人物形象类型.........................................................23
一、汗王形象.....................................................................23
二、英雄形象.....................................................................27
三、反面人物形象..............................................................29
第四章《满文老档》满语文学叙事特征............................33
第一节叙事方法与特征.........................................................33
一、叙事方法.........................................................................33
二、叙事特征.........................................................................34
第二节语自?运用.....................................................................37
一、啟韵结合,富有节奏感:...............................................37
二、朴实无华,言简意赅......................................................38
三、格言警句,饱含哲理......................................................40

结语
《满文老档》所记载的是从后金天命前九年(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至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前后29年间的历史。其书写者以质朴粗犷却又不失优美的笔调记录下了这历史的一幕又一幕,使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从书写者的笔下走出来,这部书是满语文学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满语文学书写具有示范作用。本文从文学视角对《满文老档》进行解读,论证了其文学性的客观存在,也指出了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满文老档》的环境描写鲜活恢宏。其社会环境描写有利于事件冲突的叙述与展幵,交代彼时东北亚政治势力之间的种种关系,使得事件的发生不再突兀;其场景描写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仿佛能够听到战场的厮杀,仿佛能够闻到战争的血腥。其次,《满文老档》的人物形象刻画生动典型。书写者笔下的一个个人物充满了爱恨情仇,英雄也有鲁莽之时,恶人亦有行善之举,战神不失舔犊之情;没有落入典型化人物俗套的高大全之中;其人物刻画手段也极其灵活多样,不但人物会自陈身世,书写者亦会揣测其内心的波澜,他人口中的人物又补充了单纯描写的不足。人物都是出于时代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性格突出。
最后,《满文老档》的语言流畅粗犷,质朴不失优美;夹叙夹议的叙事既有写实性又不乏传奇性与虚构。书写者的语言极其流畅自然,宛如泉水般从笔尖流淌出,尚未经过雕琢的语言随性、质朴,虽略显粗犷却不失优美。这种优美是满语所特有的优美,这种优美是来自一个民族原初的纯粹,韵散结合、富有节奏感,朴实无闻、言简意赅的审美传统。史诗般的夹叙夹议中记录的虽然是历史真实,却是书写者眼中的真实,如同所有的原初的记忆一般,叙事中也充满了传奇与虚构。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