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得出相应结论,对提高 C 县乃至其他情况相似地区的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让广大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能扎根农村为基础教育增砖添瓦非常重要,青年教师作为农村地区教师未来主力军,在思维、价值观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教师有很大的区别。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工作稳定性高低,对于教育扶贫能否持续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农村小学
参照 C 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财政局《关于<印发 C 县乡镇工作补贴发放实施意见>的通知》[城人社发(2015)44 号]实施范围,确定本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范围与本县乡镇补贴实施范围一致,即 15 个镇(不含博望街道办事处、莲花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在编在岗教师享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含特岗教师)。后又根据实际情况将两个街道办事处部分农村地区学校也列为享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范围。综合实际情况,本文所指农村小学为 C 县主城区小学之外的其他小学及教学点。
2.青年教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14—34 岁为青年人口;世界卫生组织界定:14—44岁为青年人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定,青年项目的申请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 39 周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者,年龄不超过 40 周岁。[19]本文考虑各个组织及国家的相关界定,同时兼顾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界定青年教师应为 40 周岁及以下的教师。
3.工作稳定性
只有教师工作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才能够带来稳定的教育质量的输出,考虑青年教师的转岗,调动,离职等因素都会对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稳定输出产生影响,同时鉴于当地农村小学教师均为跟班教学,6 年一个周期,所以本文所指工作稳定性特指当前在岗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不因各种因素在 6 年内脱离目前工作岗位。
...........................
(二)理论基础
1.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是西方管理学中关于人性的假设。认为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不能进行简单的归类,也不应将所有人归为一类。不仅不同人之间存在着需求和能力的差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场合、时间需求也会不同。随着年龄以及知识的增长、地位的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人的需求也会产生变化。
2.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联系在一起;保健因素同工作条件联系在一起。只有激励因素才会产生满意感,而保健因素不产生满意感,只能消除不满。
3.弹性福利制度
弹性福利制度,也叫自助福利制度。其本质就是在固定的福利费用预算内,组织针对不同成员的需求,制定多样化的福利项目供成员选择,使得每个成员的福利需求尽可能得到满足。这样既能实现控制福利成本,又能匹配成员的多元化需求,使成员和组织得到双赢。
..........................
二、陕西省 C 县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现状分析
(一)陕西省 C 县基本县情
陕西省 C 县位于陕南汉中盆地中心地带,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县域总面积2265 平方公里,辖 15 个镇 2 个街道办事处、232 个行政村 40 个社区,截止 2018年年末户籍总人口 54.2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5.71 万人,乡村人口 38.54 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504 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586 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350 元。①C 县是汉中副中心城市和汉中第二人口大县,在《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列为重点开发区域。C 县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具有全市独有、全国少有的“6+1”立体交通网络,是辐射陕、甘、川毗邻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①2017 年县域经济综合监测排名陕西省“十强县”第 9 位;201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260.4 亿元、增长 10.8%,增速全市第一。
............................
(二)陕西省 C 县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现状
截止 2019 年 4 月 15 日,全县各类学校共 245 所,其中普通小学 94 所(城区小学 6 所,农村小学 64 所,教学点 24 个),普通小学在校生 28882 人。全县在编教职工总人数 6469 人(专任教师 5267 人)。农村在编教师总人数 2783 人(农村小学教师 1946 人),在近五年通过各个渠道共计招聘新教师 927 人(含特岗 428人,特岗计划全部补充到农村学校),其中农村地区教师分配了 748 人,县城学校分配 179 人。2018 年一年内不包括县内调动,正常退休等,仅因为离职、转行等就导致了 25 名教师离开本县教育系统,且以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为主;按照近五年年均招收教师人数计算,仅 2018 年 C 县教师流失就达到 13.5%。这一部分教师流失具体原因包括:年轻人追求更丰富文化活动;寻求更好的个人婚姻、家庭生活解决方案;待遇偏低等。在“双高双普”这一大背景之下,在农村小学的软硬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情况下,依然客观存在着农村小学青年教师通过调离、辞职等方式离开工作学校。在后期的调研中很多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也流露出对目前工作状态的不满意;部分农村小学校长也反映,很多青年教师服务期一到,就会通过诸如申请调离、考取研究生等方式离开所在农村学校,种种因素导致 C 县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流失,其工作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陕西省 C 县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9
(一)问卷制定原则及结构………………9
1.问卷制定原则………………………9
2.问卷的基本结构………………………10
四、陕西省 C 县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6
(一)因子分析………………16
1.项目分析……………………16
2.信度、效度检验…………………17
五、改善陕西省 C 县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对策建议……………38
(一)完善农村教师流动制度…………………39
(二)切实降低非正常工作负担……………………40
五、改善陕西省 C 县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教师流动制度
大力推进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建立完善。城乡教师交流不仅彻底打破了以往教师“单位人”的格局,弱化教师的地域差别,促进教师向着“系统人”转变。[30]有效促进教育资源和岗位公平性的建立,对于农村教师能够正常流动有积极的作用,由“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教师资源合理、有效的流动,分别按照不同需要设置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匹配条件和任职年限,公开竞争择优录取;要打破过去教师在一个学校工作一辈子的情况,教学环境好,工作便利的岗位应该面向所有教师公平竞争,应该设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每年预留部分条件较好的岗位,让在偏远艰苦农村地区的工作较长时间且成绩突出的年轻教师,能够通过努力调配到工作条件较好、更为便利的学校,以此激励偏远农村地区教师能够静下心搞教研,搞好教学就能够按照制度调到自己想去的学校。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流动,对于愿意去农村学校任教的城区老师,在职称、职位晋升,绩效分配、子女上学,家人就医等方面进行优待;同时可以每隔六年征集一次调离意愿,对于渴望调配目标学校需求互相匹配,且所教科目相似的教师进行及时互调。多方面促进本地区教师的正常流动制度的建立,使长期工作于偏远,交通及生活条件落后地区的青年教师能够在该地区服务一定年限后及时更换教学、生活环境,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保持对于教师工作的激情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兼顾家庭。
.......................
结语
本文基于实证研究,在陕西省推行“双高双普”这一新背景下,对新时期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得出相应结论,对提高 C 县乃至其他情况相似地区的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让广大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能扎根农村为基础教育增砖添瓦非常重要,青年教师作为农村地区教师未来主力军,在思维、价值观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教师有很大的区别。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工作稳定性高低,对于教育扶贫能否持续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双高双普”这一大背景之下,对于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研究相关成果还较少,如果仅以整体性的研究来替代对这一特殊而又重要群体的研究还是有失偏颇。因此应立足于传统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继续深入将农村地区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分类,精细化研究。分层次精细化研究,将会使研究成果更好契合不同层次人群的实际情况,能够准确把握农村教师的现实情况,便于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措施更好落地。与此同时既需要让青年教师能够扎根农村小学,也应该注重为他们设计良好的职业发展道路,而如何在工作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促进青年教师的合理流动也应是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略)
陕西省C县农村小学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行政管理论文,农村青年教师,工作稳定性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Y市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方案优化范文
- 三源流影响东北地区公共部门人才流动范文研
- 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范
- 数字政府引领公共服务变革的广东实践范文—
- 青岛市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路径范文
- 心理契约视角下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与组织沉
- 目标—工具—产业链三维框架下各省市人工智
- 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地方公共政
- 呼和浩特市优化小微工业企业营商环境研究
- 基于居民需求视角的城市老旧社区宜居性评价
- 地方政府“互联网+健康扶贫”的实践机理与
- 湖长制政策演进与优化路径研究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港口综合竞
- 精准扶贫中预防村干部微腐败问题研究——基
- 湛江市陆海统筹的管理体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