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构建城市贫困流动人口致贫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分析结构规则、结构资源、个体意识、社会支持网络四个维度对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的直接作用,以及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中介变量在结构资源与贫困、个体意识与贫困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作用。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人口进入城市务工,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人口从农村或城市走向发展水平更高、工作机会更多的城市,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镇化率不断攀升。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中国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41 亿人,占城镇人口总数的 28.99%。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与跨行政区的流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革中显著且常态的社会现象,我国流动人口的比重之大,但其未能平等地享受到流入地城市的公共服务和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一部分靠打短工为生并经常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的流动人口,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术等,成为城市低收入群体,甚至陷入贫困境地,诸多学者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贫困发生率总体稍高于城市户籍居民(AsianDevelopment Bank,2004;Du et al.,2006;Park & Wang,2010;都阳,2007)。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城市流动人口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兴的特殊群体,研究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一方面能够拓展和深化我国社会保障的研究,我国目前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流动人口的处境十分困难,通过从理论层面解析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再进一步以统计数据实证佐证,能够发现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得出城市流动人口的致贫机理,因此本研究能够为丰富和完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保体系的理论建设提供启发。另一方面,鉴于目前我国学者对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的系统分析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拟依据结构化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构建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城市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及其间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提出脱贫措施,有助于对我国关于城市贫困的研究做进一步补充。
1.2.2 现实意义
消除或减少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农村扶贫攻坚战的不断胜利,城市贫困问题逐渐被提上议程,而城市贫困流动人口又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主力军,流动人口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却成为城市贫困群体的一大主体,很难享受城市保障,长此以往,使得贫富差距的沟壑在流动人口身上不断拉大,必然会给整个社会埋下安全隐患。研究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基于理论指导,进一步对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类,以及利用 CLDS(2016)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探讨如何健全城市扶贫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解决贫困流动人口户籍地扶贫政策管不着、所在城市的扶贫政策不愿管的两难处境,为政府治理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提供路径选择思路,为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启发。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学术界目前对于社会贫困现象的解释多出于结构化视角,并着重考虑结构与个体的“互构作用”,结构化理论日益成为学者们在分析致贫因素时所用的主流理论。
结构化理论是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1938-)在批判传统的“二元论”社会学理论的前提下所构建的,试图解决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问题,认为“社会关注的不是一个‘预先给定的’客体世界,而是由主体的积极行为所创造的世界……人类能动行为的领域是受到限制的。”68把结构看成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化”过程。结构化理论的超越性体现在“结构二重性”,即“结构既作为自身反复不断地组织起来地行为的中介,又是这种行为的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产与再生产。”69也即,一方面社会结构受制于人的行为活动,人的行动建构了社会结构,另一方面社会结构又是人的活动的桥梁和中介。结构二重性不仅肯定了结构对社会行动者极其行为具有的强制性与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选择性,也强调主体及主体的能动性对结构的作用。社会结构制约人的行动,又使人的行动成为可能,而人的行动既维持着结构,又改变着结构。
吉登斯将社会结构理解为行动者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互动情境中利用的规则和资源。规则是“可归纳的程序”,是一套方法论或技术,表现为行为规范性规则(如法律、政策等制度)和解释性规则(价值判断、社会观念等)。资源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工具,包括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前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非物质性资源,后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性资源。同时,结构化理论关注人的能动性,认为人类行动者的认知能力有特有的反思性特征,个人行动是一个人格体系,且由无意识动机、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组成。行动者行动的外在表现有区域化和例行化两个显著的特征:在区域化里,某些类型的活动与人是被“封闭”起来的,而另一类型的活动与人则是被“暴露”的,例行化是指将某种行动日复一日地以相似方式进行。
...........................
2.2 研究假设
2.2.1 结构与贫困
社会结构控制、约束着个体的一切行为活动,而将结构进行细化,就是规则和资源。具体来看,规则指行为的规范,包括一系列正式的政治、经济的法律制度等;资源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工具,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在贫困问题上,一系列不利于穷人的制度、政策等对个体行成剥夺,同时弱势群体缺乏对足够的各类资源的获取,从而产生了贫困问题。规则反映了引导社会行为产生的一种逻辑,而资源是社会行动者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陈楠,2011)78。社会结构(规则、资源)作为城市贫困发生的制约性因素,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其中任何一个子因素都会对城市贫困产生重要影响(韩莹莹,2016)79。有的个体由于不利于自己的结构规则而陷入贫困,在资源方面,例如社会保险资源,有的则因无法获得充足的社会保险资源量,从而陷入贫困(王锴,2018)80。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结构规则与贫困有显著负相关。H2:结构资源与贫困有显著负相关。
2.2.2 个体意识与贫困
在吉登斯看来,个体具有意识,并将其分为实践意识、话语意识和无意识。实践意识即是知晓有关行动的社会条件并且就这样去做了;话语意识是不仅知道如何去做,还能用语言将其形容出来并进行自我反思;而无意识即完全不懂如何去做。当个体的自我意识较为充足时,他会根据所处的环境明确判断当下及未来的发展,而去指导自己的积极行动。而当个体意识水平较低或是欠缺时,往往会对生活不满但仍安于现状、缺乏未来生活的信心、失去行为意识。
............................
第三章 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29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29
3.2 因子分析与相关分析.....................32
3.3 假设检验....................34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40
4.1 研究结论....................40
4.1.1 结构资源限制是基础因素........................40
4.1.2 个体意识不足是重要因素....................41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研究的必要性和复杂性日渐凸显,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为其提供了调查数据,也为瞄准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的决定因素提供了量化分析的基础。通过上文实证数据的分析,本文检验了提出的 6 个假设并得到城市贫困流动人口致贫因素的作用机理(图 4-1)。
由实证结果可知,在城市贫困流动人口致贫因素的作用机理中,结构资源缺失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城市流动人口贫困,另一方面有 8.16%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中介再作用于贫困,资源限制对城市流动人口贫困发挥了基础作用。同样,个体意识不足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城市流动人口贫困,另一方面有 30.61%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中介再作用于贫困,主体动机意识对城市流动人口贫困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支持网络既可直接作用于城市流动人口贫困,也可作为资源与贫困、个体意识与贫困之间的中介变量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在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
结论
本文聚焦于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旨在探析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机理,分析其致贫因素。在结构化理论的基础上补充社会支持网络视角,构建城市贫困流动人口致贫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分析结构规则、结构资源、个体意识、社会支持网络四个维度对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的直接作用,以及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中介变量在结构资源与贫困、个体意识与贫困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作用。在理论分析框架的支撑下对其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后,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结构资源缺失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城市流动人口贫困,另一方面有8.16%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中介再作用于贫困,资源限制对城市流动人口贫困发挥了基础作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在制度保障上处于两地的夹缝中,因资源限制陷入贫困。应基于平等“公民”理念,将城市流动人口逐步纳入城市服务的覆盖范围之内。合理划分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供给责任的事权范围,解决两地之间公共服务的不衔接问题。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整合不同供给主体的优势及资源,构建以政府主导、市场协作、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系统推进的城市服务供给模式。为改善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贫困状况,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向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倾斜力度,缩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促进资源和机会均等。
第二,个体意识不足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城市流动人口贫困,另一方面有30.61%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中介再作用于贫困,主体动机意识对城市流动人口贫困起到了重要作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受文化水平、专业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城市中表现出个体行动能力不足,不幸落入贫困境地,且因自我意识缺位或不足而无法走出贫困,这是一种更为隐蔽的贫困现象。应注重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政策引导出发,培养其市场经济意识,增强脱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培训等,提高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培养其在城市中足够谋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等,促进自立自强,使其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略)
城市贫困流动人口的致贫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范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行政管理论文,流动人口,城市贫困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数字政府引领公共服务变革的广东实践范文—
- 青岛市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路径范文
- 心理契约视角下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与组织沉
- 目标—工具—产业链三维框架下各省市人工智
- 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地方公共政
- 呼和浩特市优化小微工业企业营商环境研究
- 基于居民需求视角的城市老旧社区宜居性评价
- 地方政府“互联网+健康扶贫”的实践机理与
- 湖长制政策演进与优化路径研究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港口综合竞
- 精准扶贫中预防村干部微腐败问题研究——基
- 湛江市陆海统筹的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 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以鄂尔
- 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合作路径范
- 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效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