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方政府效能提升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地方政府效能提升核心概念界定
一、效能
效能泛指事物所蕴含的有利的作用。国外学者的观点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89)对“效率”和“效能”的界定最为被认可。他指出,“效能”重点在于有效的确立目标,强调目标的重要性,而“效率”强调的是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性所采取的高效的方法及手段,还包括完成的质量①。总的来说,效能相对于效率来说更为复杂,效能包含效率,效能更注重质量而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即为成功产生预期效果的、有效的。因此,国外关于效能的界定主要包括目标的正确性、如何实现目标从而产生预期效果的过程以及自身的能力和潜力。
从国内学者的观点来看,唐琦钰教授在《政府效能评价体系》一书中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别阐释了效能的概念:
1.从效能的本质规定性来看,效能着重于组织目标的正确性以及实现目标后所产生的社会整体效果及影响,很难被量化;
2.从行使职能或职责、产生效能的主体来看,效能包括组织整体效能或部门效能、项目效能、个人效能;
3.从效能的质与量的规定性来看,效能并不等于产出本身,效能指“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一个组织、一个项目、一项活动或个人的真实状况,效能一方面是强调数量,另一方面强调质量;
4.从效能的形成过程来看,效能具有周期性,具有从获得初期的和结束后产生最终结果这段时间的发展过程,效能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影响。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效能提升的基础理论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和超越,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阐述其基本理论内涵:(1)服务,而不是掌舵;(2)追求公共利益;(3)重视公民权和公共事务;(4)思考要具有战略性,行动要具有民主性;(5)责任并不简单;(6)服务为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7)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①。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以人民为重心,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围绕于人民。这与之前传统行政理论相比是较大的突破,政府不再扮演过去“划桨”的角色,而是“掌舵”,为人民服务②。重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自身供给公共服务的能力,引导公民积极参与政策执行过程,将政府与公民的单方面关系转变为沟通与合作的关系。该理论的借鉴意义在于: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大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产品的供给,注重质量,把公民作为公共政治制定的共同参与者,树立服务理念,建立有效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使得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更加满足“顾客满意度”这一个关键核心,从而能够提升政府效能。
二、治理理论
“治理”(governance)理论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受到关注。这一现象说明了,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过去以统治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即将被善治所取代,从政府治理一切渐渐转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由全球治理代替了国家政府自身统治。现代化下的治理重点在于拥有相同的目标,但实现这个目标过程的参与者中政府公共部门已经不再作为主体,还要依靠一些非正式的、非政府的私人部门来实现,并非依靠政府的强制力来实现。该理论认为,在治理理论下的社会,政府逐渐把之前自己管理的事务分一部分给社会,比如私营机构以及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主张“多元、民主、合作、非意识形态化”理论模式,主张建立非营利组织、私营机构与政府之间以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为基础的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并基于这种关系,实现社会治理。所以,治理理论为政府效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及宽阔的视野,为地方政府治理、政府效能提升、创新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为打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供给方式的广泛化提供了分析工具。
.......................
第二章 楚雄州政府效能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
一、地方政府效能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对政府效能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评价活动的开展总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辅助。一般情况下,政府效能评价的方法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方法。
(一)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指的是运用数字将需要评价的资源的各种指标进行量化,使其可以使用数学的各种模型方法来算出最终评分的方法。定量评价方法备受公共管理研究的推崇,因为定量评价通常被认为“公共部门绩效”的最佳评价方法,主要因为它们能反映公共部门的真实和评价的客观性。一方面,定量指标存在诸多有点,一是能使评价的结果清楚可见,有利于进行分析;二是信息确凿有证,这种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在对政府效能进行评价时,由于政府行政活动过程中许多指标不能用数据表示,例如政策、影响等,这时我们需要使用定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二)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指通过评价者的主观分析,可能是直觉、经验的积累来对指标进行语言文字的描述。当前的理论主张与实践发展都反映出了政府效能评价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相结合模式,例如国外的平衡积分卡以及管理积分卡模式等①。一方面,定性评价的优势在于可以对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直接的文字叙述,更具有人性化,更加能够理解;另一方面,由于在定性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评价结果过于主观或者与实际情况不匹配从而造成不公平。因此,本文对楚雄州政府效能的评价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也就是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模式,科学合理的设计评价指标,把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不可量化的指标根据调研的事实情况进行文字分析。
...........................
第二节 楚雄州政府效能评价
笔者查阅了楚雄州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资料以及走访楚雄州统计局的极为科级领导来获取基本的信息与数据。最终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楚雄州人民政府发布的《楚雄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楚雄州环境状况公报》中的楚雄州 2017、2018 年全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职能以及政府规模相关可量化的具体指标数据,具体统计数据见下面图表:
一、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三章 楚雄州推进政府效能提升的概况..................................33
第一节 楚雄州基本概况.....................................33
第二节 楚雄州推进政府效能提升取得的成效...........................33
第四章 楚雄州政府效能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43
第一节 对政府效能的认识存在偏差...................................43
第二节 政府规模精简存在问题.....................................43
第五章 楚雄州政府效能提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8
第一节 楚雄州提升政府效能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内部原因分析.......................48
一、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滞后..........................................48
二、政府行政成本过高...........................................49
第六章 楚雄州政府效能提升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地方政府效能提升经验借鉴
一、福州市“马上就办”模式
(一)设立工作机构
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都组建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机关效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立办公室和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合署办公,挂靠纪委、监察局,配备相关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效能监督员队伍。
(二)实施“马上就办
”出台并下发《关于深化“马上就办”行动方案》,主要包括八项任务:一是推进职能转变;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三是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四是推行并连审批;五是梳理机关内部管理和服务事项;六是完善行政服务方式;七是规范行政审批中介行为;八是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三)建立线索移送制度
工作中发现部门之间存在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等机关效能问题,工作人员迅速将问题移送市效能办,效能办根据移送过来问题的事由、责任主体、问责建议及相关资料进行追责问责。
(四)做到“有诉必理”
由于不断加大对人民群众来访、来电、来信,以及上级转办件和 12345 投诉件的自办、转办和督办,及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提升政府效能的同时,人民群众对政府效能的满意度也迅速提高。
...........................
结论与展望研究
结论
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的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持一切机关为人民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效能的提升已然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主要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求其政府效能提升。通过对楚雄州政府效能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指标测评得到目前政府在政府效能的认知、机构规模的扩张、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众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并从政府自身、我国现代行政管理体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政府效能评价体系、政府效能监察体系等方面深入剖析其原因,并借鉴我国其他地方政府效能提升的优秀经验,提出了提升楚雄州政府效能的路径:
(1)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破除政府过去的“官本位”观念,树立服务人民的新理念。其次,加大转变政府职能,认真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提升效能;
(2)加大营商环境建设力度。通过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以提高群众满意度进而强化公众参与,为效能提升注入动力;
(3)破解政府规模扩张难题。
(4)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弱项。建立健全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供给和制度保障。强化政策、制度、要素供给的同时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的力度,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弱项。
(5)扩大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政治活动既是提高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质量、保护和增进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地方政府效能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地方政府效能的基本动力;
(6)加强法治建设。一是要树立法治政府的观念,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法治建设,让地方政府效能的提升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