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研究以“罗茨模型”为理论基础,创新性地将政策网络分析法运用于农业旅游领域的研究,围绕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网络展开。首先,对农业旅游发展政策网络上的各主体和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其次,从两个方面探讨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一是以利益需求为基础的利益冲突,二是以资源功能与资源依赖为基础的主体间合作;再以结果为导向,选取一个农业旅游实例进行案例分析;最后,提出针对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中国原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旅游作为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容量大、综合效益高的综合产业,已成为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新增长点。”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旅游业对经济的增长有着较大的带动作用,旅游业的附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在逐年上升;旅游业在推动社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个体收入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贡献作用;旅游业能够带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区域文化的推广;旅游业的合理开发,是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等等。同样地,农业旅游对我国的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三农发展有着类似的重要促进作用。介于农业旅游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农业旅游的不断在发展,与农业旅游相关的热门研究话题也不断推陈出新,得到了学者们的大力研究,其中包括了大旅游、旅游+、全域旅游等旅游发展模式与农业旅游的结合,以及休闲旅游、绿色旅游、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等特色旅游理念在农业旅游中的运用,使得农业旅游得到了推广和创新,发展迅速。
旅游天然具有融合的属性,这一属性的存在意味着旅游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不断创新的可能性,也意味着旅游业可以成为一个庞大的载体,带动不同的产业和行业、甚至各项核心政策等联合发展。农业旅游业,也正在带动农村周边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各行业协同发展。但是,随着不同产业和更多行业逐渐加入到以农业旅游产业为核心的农业旅游产业链中,更多的主体将参与到农业旅游的发展之中。其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成员的大规模参与,使得各方的资源与利益分配有了更为复杂的关联与冲突,这样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旅游及其产业链上各产业的发展是一种阻碍。因此,明确农业旅游发展中的各个参与主体,以及各主体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与利益均衡机制,以实现利益均衡和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农业旅游得到更好的、长远的发展。
..........................
1.2研究思路
1.2.1研究思路
1.2.2章节概述
本研究结合了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一共分为六章进行阐述,每个章节的概述如下:
第1章绪论
首本章节先阐述本研究课题一一《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网络分析》的研究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本文拟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次,分析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包括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最后,明确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旅游定义及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了解学者们对旅游的不同定义,以及旅游及农业旅游领域相关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现状;二是政策网絡定义、政策网络类型、政策网络运用三个方面的文献综述,明确了政策网络的含义、类型及其在各个领域研究中的运用?三是政府与企业关系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在对这三个方面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结合本研究的内容进行文献评述。
..........................
2文献综述
2.1旅游及农业旅游的相关研究
2.1.1旅游及农业旅游
旅游行业兴起已久,国内旅游业正蓬勃发展,许多学者也针对我国旅游产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学者对旅游的定义进行了总结,认为旅游有三种定义:一是六要素说,旅游由吃、行、住、游、娱、购这六要素组成;二是三体说,旅游由旅游的消费者、资源与交通三大因素组成,它们分别是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介;三是产业说,旅游是把旅游消费者者作为目标,为其旅游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所需商品与服务的综合性产业。这三种不同的旅游概念,从不同角度定义旅游的概念,表明不同学者的研究方向不同,也一定程度上表明旅游理论研究内容与成果的丰富性。
随着时间的推进,一些新的旅游理念不断被提出,例如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全域旅游等。2015开始至今,我国逐渐采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各地的旅游产业都逐渐引入了全域旅游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这些新型旅游理念一经提出,就在旅游项目的经营和发展中得到实践和推广,在农业旅游领域也是同样,农业旅游逐渐融入了“旅游+”、全域旅游、大旅游发展观等理念,形成了新的农业旅游发展态势。其中,“旅游+农业”、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发展模式和理念已经在农业旅游的发展中流行起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下面我们将针对旅游及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农业”、全域视角下的农业旅游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综述。
........................
2.2政策网络的相关研究
2.2.1政策网络的概念
“政策网络”一词,最早是由卡赞斯坦提出的。国内的专家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政策网络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从政策主体角度的研究表明,政府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了政策网络。从资源依赖角度的研究表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政策资源的配置与运作之间关联很密切,同时,各个领域的政策及其行动者之间还有着相互间的依赖。从国家自主性的角度出发,政策网络则是政府与政策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的制度性互动模型,并针对某些议题进行沟通与协商,以此保障各个利益相关者对政策的诉求,增进各方的互动。而从网络治理的角度来看;政策网络是指政策网络的行动者为了使得政策能够朝向各自的预期利益,而与其他行动者展开的博弈。综合可知,政策网络是一种在政策参与的过程中对社会团体和政府间关系进行讨论、分析的理论,是网络上参与者相互依赖的关系,通过水平协调、策略互动、相互合作、信息交换等活动,促成某项政策的形成,并对政策执行的结果产生影响。
2.2.2政策网络的分类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政策网络进行了几种分类。维克斯和莱特两位学者对政策网络了进行划分,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政策部门、政策领域、政策次级部门、政策议题。马什和罗茨通过四个标准一一参与者数量、参与者利益的性质、整合性、权利分配的方式、资源分配,将政策网络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政策社群、府际网络、专业网络、生产者网络、议题网络。范沃登则认为,对政策网络的划分不仅仅要考虑网络的结构面,而且还要网络中所有的参与者可能采取的措施。范沃登依据网络结构与功能、参与者类型与数量、制度化程度、运作规则、权利关系等划分标准,把政策网络分为了11种类型。在上述三种分类方式下,提出各自分类的学者在深入的研究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理论模型,因此这三种方式和对应的研究,又被称为“维克斯和莱特”模型、“罗茨”模型、“范沃登”模型,并在更多学者的研究中得以运用和推广。
..........................
3农业旅游发展政策网络的主体与资源........................16
3.1农业旅游发展政策网络的主体........................16
3.1.1政策社群的主体........................16
3.1.2府际网络的主体........................16
4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网络主体间利益关系...................25
4.1基于利益需求的政策网络主体间冲突...................25
4.1.1政策网络各主体的利益需求...................25
4.1.2政策网络各主体的利益冲突...................25
5农业旅游实例分析——探求利益均衡...................35
5.1案例筒介——江苏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35
5.2案例分析——政策网络主体及其间利益关系的分析...................35
6推动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6.1推进农业旅游的协同发展
6.1.1引入农业旅游协同发展的理念
旅游行业的发展已经从景点旅游、路线旅游,向区域化旅游转变,逐步实现了旅游“点-线-面”的拓展与变革。而在旅游业变革的过程中,一些新型的旅游概念逐渐产生,例如“旅游+”、大旅游、全域旅游等旅游理念。这些新型的旅游理念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强调“协同”发展。“旅游+”强调旅游业与各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旅游业联合农业形成现有的“农业旅游”;而大旅游发展观和全域旅游则强调区域协同发展,主体各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体等)和各种资源(人力、土地、资金等)的普遍参与,共同打造地域范围内的旅游产业。无论是行业协同还是区域协同,农业旅游发展的趋势是由联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而不再是致力于分割利益的传统发展形式。因此,引入新型的旅游理念,开展产业联合发展或者区域化农业旅游,实现以农业旅游为核心的协同发展,是政府能够通过农业旅游政策实现的理念指导。
............................
7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本研究以罗茨的政策网络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政策网络分析法,围绕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网络展开。首先是对农业旅游发展政策网络上的各个主体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央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政策社群的主体、农业旅游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是专业网络的主体、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府际网络的主体、农业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是生产者网络的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体等则是议题网络的主体。然后,本研究进行了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网络资源分布情况的分析。分析结果可知,拥有“权威”的是政策社群、府际网络和专业网络;拥有“合法性”的是所有五种类型的网络;拥有“资金”的是政策社群、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和专业网络;“信息”也是五种网络共有的资源,但是不同网络拥有的信息类型不同,信息资源的能力也不相同;而在“组织”资源上,资源优势从大到少排列分别是:政策社群、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议题网络和专业网络。
在对政策网络主体和政策网络中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本研究从两个方面探讨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网络主体间利益关系。一是,以农业旅游发展各政策网络主体的利益需求为基础,分析了政策网络主体之间存在的种种利益冲突;二是,以政策网络各主体资源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为基础,分析了因资源依赖而形成的各个政策网络主体相互间的合作关系。在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网络中,各个网络主体之间既有基于各自利益需求而产生的相互间冲突,又有因资源及其功能互补而产生了对其他主体的资源依赖,从而形成了密切的合作,于是各个政策网络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而这也正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运用政策网络分析法来分析拥有多元化主体的农业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视角下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网络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行政管理论文,农业旅游,政策网络,政策网络分析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行政管理文章
-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之行政管理研究
-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股权结构与绩效
-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浙江省基层计划生育协
- 京津冀区域雾霾治理的政策工具选用之行政管
- 乡村振兴视域下河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城乡之行
- 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之行政管理
- 黑龙江省雾霾治理政策工具之行政管理研究
- 山东省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行政管理问题研究
- 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政府协同能力建设之行政管
- O2O运营模式下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之行
- 推进江西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对策行政
- 科研类准公共部门员工流失问题行政管理研究
- 涡阳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之行政
- 社会工作视角下江西省万载县贫困治理行政管
- 政府赋权过程中社会组织增能策略之行政管理
-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知识分子政策之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