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爱乐乐团市场运营的探索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12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论

天津爱乐乐团作为一个成立仅有三年的交响乐团,是市场化民营性质的高雅艺术音乐团体。承担着打造天津城市文化名片的责任,不仅使天津文化产业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满足广大喜爱音乐的市民需求。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快速步伐,我国人们已经不局限于对衣食住行的满足,开始追求文化与艺术的享受,在精神层面引导着对生活与工作的幸福感。天津爱乐乐团作为一个交响乐团需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消费者对音乐产品越来越挑剔,尤其是年轻的消费群体。其次,文化行业产业链的变化日新月异,各类演艺形式不断瓜分市场份额。天津爱乐乐团,如何迎接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必须正视、研究与探讨的问题。绪论包括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探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到今天,文化产业得到中央的扶植和支持,中国传统文化广为流传的同时,高雅的古典音乐引进也是水到渠成,天津爱乐乐团在天津的建立,对推动这个城市的高雅音乐演出起着爆炸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背景主要有三:背景一:21 世纪以来,天津作为国内一线大都市,文化产业尤其是高雅音乐市场潜力较大。背景二:天津文化产业市场走到今天,依托天津大剧院现有的资源平台,实行委托管经营、完全市场化经营,目前已积累成较为完备的模式和经验。背景三:对天津大剧院建立自有附属乐团的分析是中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所关注的焦点。本篇文章立足于天津爱乐乐团的现有理念和经验,通过分析剧目、资金、人力资源等维度的管理,研究营销战略、策略以及 SWOT 分析等问题,在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

第二节 本文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论文是一篇集音乐与舞蹈学、营销学、管理学交叉范畴的艺术管理学实证性论文,是以天津爱乐乐团市场运营的探索和总结为课题,对爱乐乐团的剧目管理、营销策略、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瓶颈及对策等四个子课题来展开深入和符合实际的研究,并力求得出理论范式的结论。通过对天津爱乐乐团的 SWOT 分析,内外因相结合的方式找到其目前的发展态势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对音乐市场的明晰的分析,对消费者的分析,对产品及音乐展演作品的分析,提出可实施性的建议。本文所研究天津爱乐乐团的市场运营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此外,主要采用原始资料分析法、典型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及小组谈论法等将以“乐团成功运营“为出发点,通过如果交响乐团如何在实际的运营中所取得的成功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提炼与总结,把这些经验应用到音乐产业中,侧重点在乐团本身,行销战略与策略及运营的方式发达上进行系统的研究。

......

第一章 天津爱乐乐团剧目管理的特征

天津爱乐乐团作为“交响乐团”多以古典音乐作为主要演奏曲目,以贝多芬、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贝多芬等大师曲目为主。曲目有《疯狂女孩序曲》格什温、《乘雪橇》弗雷德里克·戴留斯、《一个音乐玩笑》莫扎特、《晨之歌》埃尔加、《夜之歌》埃尔加、《电闪雷鸣波尔卡》约翰·施特劳斯、《拨弦波尔卡》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拉特斯基进行曲》老约翰·施特劳斯、《卡门》第一组曲、《奴隶进行曲》柴科夫斯基、《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柴科夫斯基、《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弥撒亚》亨德尔。演奏模式有弦乐四重奏、铜管五重奏、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弦乐合奏等多种模式,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第一节 聚焦经典

凸显实力2013 年十二月,天津爱爱乐乐团在天津音乐厅举行了首场演出,获得了业界一致好评,体现出了乐团本身的专业实力。以 2014 年为例,乐团排演的《古典音乐飨宴系列音乐会》为巴赫音乐专场、巴洛克时期的舞曲,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以“献给母亲的歌”、“蓝色狂想曲”、“莫扎特安魂曲”、“惊愕之声”、“德奥经典”、“永恒贝多芬”、“培尔金特归来”、“贝多芬的眷恋”、“朱庇特之神”、“亨德尔《弥赛亚》”等为主题,通过木管五重奏、弦乐四重奏等形式进行演奏。从曲目的挑选到演出技巧的变幻,这些音乐会的举办都彰显了爱乐乐团的专业水平,让听众大饱耳福。同时,为了在演出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给观众以最真实的美的感受,爱乐乐团在表演技巧上进行了探索和深入,在排演中不断挖掘经典的古典音乐篇章,如勃拉姆斯、海顿、莫扎特等名作曲家的的经典曲目。同时乐团也创新性尝试复合化的音乐作品表现模式,举办了《久石让与宫崎骏作品音乐会》等新古典音乐会,奠定了传统潮流嫁接式的表演风格。在排演中,乐团要求每一个成员精益求精,赋予“音符”生命,让音符充满人的感情色彩,或喜或悲、或深情款款、或满含悲愤,再把他们组合成乐句呈现给听众。让乐器发出“灵动”的声音是乐团对于器乐团员的要求,把握好声音强柔、把握好气息的长度、把握好每一个节点,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活”起来。总之,在曲目风格上,以古典彰显实力。

..........

第二节 雅俗共赏

寓教于乐2015 年,爱乐乐团专门针对青少年听众举办了《打开音乐之门》系列音乐会,共分为《彼得与动物的狂欢节》、《士兵的故事》、《小小莫扎特》三场,让孩子们可以用开心愉快的方式走近古典乐,陶醉在高雅艺术之美久久难以忘怀。与此同时,爱乐乐团也针对中老年听众举办了《再别康桥—中外诗歌散文撷英音乐朗诵会》、《俄罗斯启示音乐朗诵会》、《开放—中国新诗 100 年诗文音乐朗诵会》、《但愿人长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等“情怀”类诗歌朗诵会,让中老年消费者缅怀过往的时光,不单是从诗词中感悟生命,还让音乐陶冶生活。总之,在审美方式上,针对听众“三性融合”(专题性、趣味性、观赏性相融合)。

...........

第三章 天津爱乐乐团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22

第一节 资金管理 ........22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 .......24

第四章 国内外乐团成功的市场运营分析 ....27

第一节 国外乐团成功的市场运营分析 .......27

第二节 国内乐团成功的市场运营分析 .......28

第三节 国内外乐团成功市场运营的启示 ..........30

第五章 天津爱乐乐团的瓶颈及对策 .....34

第一节 瓶颈 .........34

第二节 对策 .........36

第五章 天津爱乐乐团的瓶颈及对策

天津爱乐乐团目前只能维持现状,无法跨越式大发展,不但是有外部环境原因,也有内部问题症结所在。“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就是乐团的现状,改如何需找瓶颈,并打破瓶颈是摆在乐团面前最大的问题。第一节 瓶颈从现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发现,国内的交响乐团的发展并非“畅通无阻”,明显“后劲不足”,除了极个别乐团可以勉强营收外,很多乐团在赔本赚吆喝。问题症结表现在:

一、缺少创新能力

乐团缺少自主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强,只是依靠政府不多的扶持,或企业的零星赞助存活,商业型演出门票收益难以维系乐团的正常运营。尽管交响乐音乐产品的新作品很多,但无论在“质”和“量”上差强人意,就算了好的作品也未必获得很多的收益。相关高校培养得所谓“音乐人才”素质不高,难以担之重任。受原有教育模式制约, 我国音乐产业人才总数上、人才构成上、人才技能素质上远不能适应音乐产业高速的发展要求。优秀得音乐人才多选择出国留学,真正得精英应为多种原因不愿回国发展,而是多留在国外顶级或知名乐团。最后,管理营销观念守旧,虽然有一些乐团是一些公司运营,但对于“营销”手段不够重视,没有按市场规律去包装乐团,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经营乐团,所以经济效益不高,是文化市场给予的最好的答案。打破”固有思维”,高雅艺术不仅仅是给所谓“社会精英”才能欣赏的艺术,而是可以深入到群众之中,发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 1946年 6 月日发表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文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如果不把广大群众作为消费群体,孤芳自赏脱离实际,那么这样的乐团只能面临解散的危险。

.........

结论

本论文以天津爱乐乐团的探索性研究作为课题,以音乐舞蹈学、市场学、管理学、策划学原理为依据,运用田野工作的方法、分析归纳的方法、从抽象到具象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天津爱乐乐团的剧目管理、营销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瓶颈和对策四个维度展开了符合实际的初步分析。论文的理论成果表述为:天津爱乐乐团剧目管理特点归纳为以下五点:在曲目风格上,以古典彰显实力;在审美方式上,针对听众“三性融合”;在节目编排上,多重系列,连锁效应;在演出借势上,名人加盟,吸引乐迷;在宣传造势上,快闪演出,增加效率。天津爱乐乐团的营销战略:打品牌、扩影响、稳发展。天津爱乐乐团的营销策略,归纳为:“三宣两促”(“三宣”即常规性宣传、新媒体宣传、传统媒体宣传。“两促”即票价优势促销、多种方式营销)。天津爱乐乐团的资金管理特色归纳为:双扶植、保平衡。人力资源管理特色归纳为:三部两制、专兼结合。天津爱乐乐团的发展瓶颈表现在:演出创新不足,产品和价格定位不准确,分销渠道促销手段单一。解决对策为:产品策略是:多层次低票价的价格定位,不断拓展古典音乐观众群的产品定位,多渠道多层次灵活的促销策略;演出策略是:多系列巧跨界;品牌策略是:四步骤稳发展;营销策略是:拓展观众群、快闪造影响、高科技渲染。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