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移动购物生活
移动购物是移动电子商务范畴下的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指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完成网上购物的过程,相比传统网购方式,移动购物的载体设备体积小,具有良好的便携性,个性化特征、及时性特征、使得人们可以在日常碎片化时间,或者关键时间进行即时消费,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反而时间和地点成为移动购物的有利条件。
根据DCCI发布的《2010-2011年度中国互联网市场数据发布》显示,截止2011年底,互联网网络消费总规模已达13650亿元,其中网络购物的交易规模有6719亿元,占网络消费比例为49.2%,手机用户达9.71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4.51亿。手机网民数量呈快速的增长态势,预计在2013年将追赶至电脑互联网网民。移动购物已经是迅速的进入人们的生活,是一种新的网络购物消费行为趋势。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除了继续使用台式电脑访问在线网络外,开始通过手机、掌上电脑、PDA等移动终端设备访问互联网实现移动互联,使得移动办公、娱乐、消费成为现实。移动电子商务是传统电子商务在成熟的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之上,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扩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型。
主要的移动购物模式有C2C模式(顾客对顾客的形式)、B2C模式(商家对顾客的形式)。目前C2C的移动购物应用主要是淘宝网的手机客户端,而B2C移动购物应用则相对有比较丰富的产品,综合类如京东商城、当当商城、掌上卓越;垂直类有凡客、1号店、乐淘等,传统商店也逐步进军电子商务市场,如苏宁电器、李宁等品牌也纷纷推出移动购物客户端软件应用。
电子商务模式在不断的发展,最新电子商务模式,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1。目前采用O2O模式经营的网站有团购类网站和最近兴起的房地产网,如搜索房、房到网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与移动购物互相促进,使得移动购物变得可实现、易实现,因此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方向。
1.1.2 网站移动化趋势
1.2研究的现状
在《移动web实现指南--面向移动设备的网站优化、开发和设计》一书中,全面的分析了网站移动化的一些技术指导和用户体验指导,此书所研究的是基于浏览器的网站移动化,虽然不是移动应用的研究,但是谈及的移动化中用户体验的研究是值得借鉴的,在用户体验方面主要是从“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进行延伸,其说到“设备并没有移动,移动的是人”从移动与人的关系角度来研究移动化的用户体验。国内关于用户体验的书籍和资料大多是来国外的学习,因为国内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领域起步较晚,是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国内很多大型的购物网站开始进行移动化设计,并且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所有设计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打造好的体验。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网站移动化研究依然先从技术革新入手,从技术的角度将网站进行移动化,或做成移动的网站或做成手机应用形式,目前市场上出现很多一次到位的傻瓜式转换软件(如图1-2 UppSite:将Web版网站转化成移动应用)和方法,为桌面网站移动化提供了一个快速的途径,但是这种转换是死板的,并没有根据原有网站的特性进行延伸转化,也没有在之前网站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转换,很多网站在移动版本中是有更优于传统网站的用户体验,提高网站信誉度和品牌效应。我们应该从移动平台的优势上来进行用户体验研究,而不是单一的进行复制和移植。
国内外对手机应用的设计是相对成熟的,不断的从符合用户心智模型,从认知角度,用户心理角度进行研究用户体验,有提及用户习惯,设计要估计用户习惯,但是很少将其系统的在用户体验中研究,更是很少在网站移动化过程中进行考虑。Steve Krug 在《Don't Make Me Think》书中提到“别让用户思考”的理论,指网站要具有自我解释性,而用户在使用相关网站的移动应用时,他们一定会进行思考,会进行比较,并依据之前的使用经验来使用移动应用,这样对于信息设计和导航设计等是不用做过多的改变的,但是他们的体现方式明显会跟桌面版网站有很大的不同,则用户习惯对于网站移动化是有很重要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
用户消极特性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对消极特性的研究主要在治愈心理学方面研究,产品方面都很少得到重视,我认为在用户进行移动体验的过程中是更随性化的,因为手机是我们自己的,想看什么做什么都是完全依照自我意愿,很少受到他人的影响,则这种消极特性表现的更全面,我们可以随时暂停浏览,关闭软件、任意对相关软件交叉使用等,以及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惰性、逃避性等问题都是用户消极特性表现,所谓“自然”的决策,用户不会像浏览网页那样目标明确,而是随意懒散的使用应用,所以我认为对用户消极特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是一个新的角度。
第二章 用户体验与移动化概述
2.1 研究对象界定
1.网站移动化,指网站从桌面端像移动客户端进行移动设计。网站移动客户端应用是移动化的一种结果和方式,指桌面平台网站向移动平台转换,以第三方应用程序(也称作app,即application的简称)的方式体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将app作为销售的主战场之一。网站移动应用化不仅满足了移动用户的需求,也提升了传统网站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移动化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和趋势。不仅是各类网站在移动互联网赢得利益的一种方式,更是网站开发新功能、新阵地,寻找新业务、探索新方向的重要领域。因为这种转化不仅有继承又有创新,而它的受众一般均是中级以上用户,对传统网站有一定的忠诚度和粘度,适合在创新方面做适当的改进。
2.购物类网站的移动化,指购物类网站从桌面端向移动客户端转化,以软件应用的方式进行展现的结果。购物类网站主要包含具有购物消费行为的网站,消费的产品类型不限,可以为实体产品也可为虚拟产品。购物网站产品移动应用化具有其独自的特点,关联性、随意性、及时性、冲动性等,购物网站移动应用与传统网站之间具有功能上、视觉上、操作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有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同时移动应用也具有独特的性质,其具有随意性和及时性,在特定的情景和需求下产生不同的需求和新的需求,比如会产生“逛”的需求而非“选择”的需求,“对比”而非“搜索”的需求等,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会产生冲动性购物或其他操作。
3.移动购物。移动购物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但是还是有它自己的特征。4本文里所讲的移动购物内容具体指,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的购物行为,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的应用进行物品搜索、查询、购买、支付等行为。(1)安全性和隐私性。移动购物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性和隐私性。(2)随时随地。移动客户端的特点决定了其购物行为的随时性,方便用户及时购物。(3)及时消费。移动购物具有即时消费特征,因为购物目标明确,任务失效短,很多时候进行购买就是进行消费。
2.2用户体验概念与要素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X或UE)是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用户体验具有不确定因素,其个体差异也决定了体验无法通过完全模拟再现,但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说,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通过良好的设计研究来认识到。体验具有以下特征:复杂多变性、主观性、易变性、累积性等。各领域对于“用户体验”的理解定义各不相同。体验的研究最早是在心理学及其相关领域开始的,心理学领域将体验理解为一种情绪。用户体验早起用于用户和产品人机界面的交互中,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引入到互联网领域,包含移动互联网。商业领域将其视为一种经济手段,体验中包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Jesse James Garrett也曾说“用户体验就是商机”而移动购物形式的出现,更要考虑用户体验的价值和作用。
2.2.1 表层体验和深层体验
用户体验的表层体验主要是五感上的体验,不论在桌面端还是移动客户端的用户体验都要考虑五感的体验,这些体验是用户和产品的最初认识。
视觉体验,人类对客观形态的认知最直接的途径是视觉,人们通过视觉感受外界形态的造型、色彩、质感,从容形成独特的认知与体验。触觉体验,指用户与产品间实际的接触与互动,主要是手的触摸引发的一系列活动,也包含用户与产品间的其他生理接触。听觉体验,用户所感受到的产品发出的声音,以及声音所传达的感受。味觉体验:在用户将产品放在嘴中的时候,通过人的味觉,所感受到产品所具有的味道,及味觉。嗅觉体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发出的气味,带给用户的嗅觉感受。
深层体验主要指由用户五感所影响而形成的对产品的内心感受,这种主要体现在用户的情感需求、交流需求、情绪释放、情绪反馈等方面的体验。
情感需求,主要指用户希望一个产品具有情感属性,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角色定义,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拥有感情的活物,或是拟人,或是角色替换,能让一个产品具有自身的情感特征。交流需求,主要是与一个有感情的产品能进行一定的交流,可以体现在记忆和智能反馈上,主动或者被动的进行着交流。情绪释放,主要是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情感依托于一定的产品之上,对自身情绪的调整和释放有一定的良性影响。情绪反馈与情绪释放很类似,一个是体现在产品,一个体现在用户。深层体验,可以说是检验设计的一种标准,一个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外在体验,更多的应该考虑深层次用户心理需求。
第三章 购物网站从桌面端向手机端移动化设计的分析 ............. 14
3.1 桌面端与手机端的设计要素对比 ........................ 14
3.1.1 设备特征的对比 ............................... 15
第四章 购物类网站移动化交互设计策略................... 47
4.1 移动化交互设计模型 ........... 47
第五章 购物类桌面端网站向手机端移动化的实践 .................... 73
第五章 购物类桌面端网站向手机端移动化的实践
5.1设计对象的选取
目前网上主流购物网站均有自己的移动应用,虽然用户的移动购物行为还没有被完全触发,大家买东西还是喜欢在网上进行,除了特殊情景下会考虑在手机端进行购物行为,比如在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在外边比较着急的情况下会拿出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购物搜索行为,但是移动购物时一个必然的趋势,用户会慢慢的将购物行为转移到手机端,这是移动环境的必然优势,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到来,大家在电脑上所花费的时间已经正逐渐偏向工作,电脑设备的特点正符合工作所需的情景,然而移动设备下的软环境正是娱乐购物先关的环境,人们会在工作之余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手机端,因为长时间工作所带来的对电脑桌面端的反感情绪导致用户会将多余时间用在更舒适的手机端,这正是移动购物的最大优势。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网站移动化中交互设计的研究,基于以上章节的研究结果,本章进行移动化课题研究,课题选择的条件是(1)主流网站的购物类频道(2)未进行移动化策略,或者刚刚进行移动化设计(3)具有购物新概念探索的可能性。基于以上条件我选择实践对象为“豆瓣东西频道”,以此频道的网页内容为基础,将其进行移动化设计,做一个基于ios系统的移动应用。
豆瓣东西频道的网址为:http://dongxi.douban.com/?dcs=top-nav&dcm=douban。其页面包含的内容比较少,内容清新适合作为实践研究, “豆瓣东西”频道不像主流购物为网站那样,以“购”为主,它的定位是基于整个豆瓣人群,在整个豆瓣社交基础之上,内容不会像主流购物网站那样丰富,但其内容均是用户自己精心选择的,并适合用户的浏览需求,是一个以“发现”为主题的物品发现频道(如图5-1所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重点是购物网站端的移动化,从桌面端用户体验到移动用户体验的区别,用户的移动化情景区别,移动的潜在需求等方面都是本课题以后需要继续研究的内容。移动化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桌面网站直接影响移动客户端产品。第二,桌面端网站与移动客户端产品相互作用,同步跟新,同步资源。第三,移动客户端产品的功能和特征反作用于桌面端产品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这个一个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阶段,以后可能还会有其他多平台产品或者因素参与其中,形成一种新的系统。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基于购物网站的,但是其方法和原则是可以在其他类型的网络产品中进行合理运用,是对移动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直接将移动化作为一个主要课题进行研究,适用于任何网络产品,对移动体验有一个很好的诠释和总结。
1.主要研究结论。
通过对用户体验要素的研究,建立移动化要素模型,主要包含的元素内容有用户、设备、情景、交互、任务、服务和习惯,并在这几个方面对两平台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移动化设计点,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探索基础。根据移动化的顺序,总结出购物网站移动化交互设计模型,将设计分为不同层次,各个分析,对移动化交互设计是一个全面的总结。同时对移动化方法进行简单总结并列举实用的移动化交互设计原则。
2.研究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要素研究分析上的局限性和数据收集的局限性两方面。首先由于实践基础少,并没有做过网站移动化相关项目,因此在进行移动化要素研究中,对元素的了解并非很全面,很多要素的研究均是通过自己资料的调查和对现有产品的总结,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在总结中难免会不完整和不准确。此外在进行用户研究中,主要数据来源是问卷的调查,将题目设计好后,在网上进行问卷收集,收集对象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和控制,因此对问卷数据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购物类网站从桌面端向手机端移动化的交互设计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购,物类,网站,从,桌面,端向,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