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漫画创意设计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13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互联网的普及,数字传播媒体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节奏越快就意味着需要更高的效率,对生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技术的更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样性,也为各路行业带来了创新发展。媒体的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在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之下,逐渐拓展为数字化媒体平台。数字化媒体推崇自由开放的交流方式,强调的是交互与实时性。
在数字化时代的诸多变化之下,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作为以创造力、创新力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在数字化媒体的大平台上,充分的展示了他开放、平等、互动的属性及人人都可以参与获益的魅力。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广播和电视,动画,视频,媒体,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饰,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以及创意集团等诸多方面。动漫产业近年的发展势头迅猛,借助着数字化的条件,成为重要的创意产业之一,因此,如何把动漫产业做得更好,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计算机的不断更新换代,网速的提升拉动网络应用使用率的增长,社交、电子商务、视频、游戏是网民最热衷的应用。智能移动终端伴随着网民起床,日常生活,直到入睡,各式各样的应用充实着人们的碎片时间。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为艺术创作开辟的新的道路,数字艺术应运而生。数字艺术是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也扩大了艺术创作的发展空间,并且成为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持。因此,研究如何更好的运用数字艺术创作所带来的优势,对于创意产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动漫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漫画作为动漫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衍生,时至今日,不仅仅占着重要的市场份额,也是作为创意产业链的一个开端,为游戏、影视、娱乐、传播、衍生品等等,提供各式各样富有创意的可能性。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也为漫画的创作带来了变化,漫画数字化,形成新的漫画形式,即数字漫画。数字漫画是对于传统漫画的拓展,是适应数字化媒体环境的新的创作形式,拥有传统漫画和数字艺术的双重优势,很快成为创意产业市场走俏的商品。不同于传统漫画的市场需求,如今的数字漫画,因为创作方式方法的改变,以及传播平台的不同,读者对于数字漫画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表现形式上,而更需要的是新鲜感。如何让数字漫画更加有趣,更加符合大众审美,更快速的传播,都需要新的创作思路来支撑,因此,研究数字漫画的创意设计方法,十分必要。创意也是数字漫画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1.2 研究意义
漫画诞生于十六世纪的欧洲,自二十世纪进入发展的繁盛阶段。中国的漫画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讽刺、幽默漫画,连环画兴盛一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走入低谷。伴随着九十年代传入中国的欧美漫画,日本漫画,这些新兴的漫画形式冲击着中国漫画市场,更多样化的风格、更广泛的用途引领着一批年轻的创作人重新投身到漫画创作中,中国漫画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九十年代互联网的普及,让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更快速的互相融合,更多的艺术创作者加入到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的队伍中。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之下,中国漫画也迎来了崭新的时代,紧跟数字化的步伐,结合传统漫画的优点,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创作,很快的就在市场中得到认可。数字漫画已经成为漫画创作的必然趋势,具有创作周期短、易于修改、读者反馈及时、成本低等优点。是创意产业大市场的重要商品。
数字漫画是对漫画的拓展,是漫画发展适应数字媒体环境的新形式。数字媒体时代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阅读方式也从原来的纸质阅读逐渐走向数字化阅读,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让人们在繁忙的日常生活的碎片时间有了可以阅读的媒介,因此,移动设备终端的内容信息需求量巨大,并且要求信息的内容适合此类设备。因而,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漫画创作是传播平台的需求,而数字漫画的创意创作思路,是读者市场的需求。是否能把数字漫画做成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直接决定了数字漫画的商品价值。在日益丰富的数字化媒体平台当中,人们的需求也变得多样性,由于创作流程的简化,许多大型门户网站也都建立了数字漫画平台,使得数字漫画产品的更新速度从原来的月、季更新,变成现在的每日更新,大量的数字漫画作品涌入传播平台,然而,想要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除了娴熟的制作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创意。
数字技术带来漫画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好这样的机遇,如何创作出适应市场环境的数字漫画,如何增强数字漫画的衍生价值成为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更有趣,更新鲜,更易于传播,是数字漫画应该遵循的原则,因而数字漫画的创作对于创意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如何突破传统的创作方法、方式,让更多的创意融入到数字漫画当中,让数字漫画成为有竞争力的作品,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数字漫画概论

2.1 中国漫画的历史及发展
漫画是从绘画当中衍生的一种绘画形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全世界流行百年。随着时代的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大众审美的不同,漫画也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风格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及趣味,漫画这一概念,一直都被市场关注,回顾漫画的历史及发展,总结传统漫画的特点,可为数字漫画的创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2.1.1 中国传统漫画的历史及发展
漫画是一种不受绘画工具和绘画技法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手法的个性化,使得幽默与讽刺成为漫画艺术的最突出的特点。抓住漫画的这些艺术特点,回顾中国漫画轨迹,可追溯到汉代,山东武梁祠的石刻画《夏桀》就是一副讽刺暴君桀的图画,具备了漫画讽刺的特点。

约公元900年,中国绘画史上便出现了最早的讽刺漫画家,石恪。石恪的作品创作目的很明确,就是讽刺抨击当时剥削压迫人们的贵族。而后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明代李士达的《三驼图》,明宪宗的《一团和气图》,明代徐渭的《水墨花卉卷》,清代八大山人的《孔雀图》及罗两峰的《鬼趣图》,都是具有漫画特点的古代漫画。
二十年代,五四运动让漫画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在“五四“时期,出现了许多革命群众自己绘制的漫画传单,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武器,这些漫画传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是沈伯尘和但杜宇,这两位很有影响力的漫画家,都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创作了大量的漫画,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以及当时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决心。而后的时期,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漫画家,如丰子恺,他的漫画表达独特,标新立异,受到社会的大力关注,丰子恺的漫画融入了诗情画意的写意风格,增加了漫画的趣味性,是抒情漫画的开创者。著有《子恺漫画》,规范了中国漫画的称呼,在中国漫画界乃至世界,久负盛名。

2.2 数字漫画的发展及现状
2.2.1 数字漫画的发展
数字艺术的发展紧紧跟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科技与艺术相互融合的一门新兴艺术,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会推动数字艺术向更成熟的形式迈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计算机应用在艺术领域初露头角,但是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制约,数字艺术也仅仅是萌芽阶段。七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在图像处理方面逐渐成熟,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投入数字艺术的创作当中,数字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直至九十年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成熟,拉动了数字艺术的发展进程,各色网站的出现,网页设计的大量需求,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的盛行,数码摄影摄像,影视后期等等各种数字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数字艺术设计体系。
在纷繁的数字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里,人们享受着数字艺术所带来的新鲜生活,在这个数字化的氛围中,人们仍然需要人文精神的补给。数字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给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数字艺术在创意产业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数字技术本身是复杂的,但是数字技术的应用是简便易学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数字技术让数字艺术更加的大众化,也更加的多元化。
漫画一直是书刊报纸等纸媒活跃的一份子,从解放前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国的连环画艺术盛行不仅仅展示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强大的生命力,也反映了对于这种艺术的市场需求的巨大。虽然连环画艺术在八十年代后走入了低谷,但是漫画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因此而低迷不振,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外来漫画填补了市场的需求。成为了一种新的创作风格。而传统的漫画创作,是基于创作者,娴熟的技术和耐心,一笔一笔绘制而成,从原稿到制版再到印刷出版,是一个有规律但是也很繁复的过程,其中需要作者,编辑,出版社,印刷厂的多方面配合。除了制作,还要有足够的宣传等等,才能成就一部漫画的商品功能。
漫画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字漫画作为漫画的拖延,自然也是数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字漫画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之下,继承了传统漫画的优点,也展现了创新的一面。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平台的建立,也让数字漫画的传播有了新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漫画的冗长的收益周期,适应了生活节奏快的市场环境,有着无限的市场潜力。这样的新机遇,让中国漫画得到空前的发展机会,一拼又一拼的漫画家投身的数字漫画的创作当中,也有许多不是漫画家的人通过简便易学的图像软件学习,加入到了数字漫画的创作当中,并且有很多人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第三章 数字漫画与传统漫画 ·············· 16
3.1 传统漫画的制作 ······················· 16
3.1.1 概念设定 ........16
第四章 数字漫画创意手法分析 ···························· 21
4.1 风格创新设计 ············· 21
第五章 数字漫画应用实例及创意赏析 ··························· 33
5.1 创意产业的需求 ······························ 33

第五章 数字漫画应用实例及创意赏析

数字漫画是创意产业的重要商品之一,也是动漫产业的支柱力量,制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衍生价值大。数字媒体环境下的数字漫画,形式上多元化增强了其传播的功能性,在以开放、自由、以用户为本的互联网时代,充分的发挥了他的功能。数字漫画已经不仅仅是漫画,更是一种信息手段,许多行业领域,都开始向数字漫画伸出了橄榄枝,数字漫画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创作,也可以服务于其他领域,成为炙手可热的数字艺术衍生品。这也是数字漫画迅速发展的好时机,通过良好的互联网平台,数字漫画所带来的收益是十分客观的,因而市场各个领域对于数字漫画需求也是迫不及待的。

5.1 创意产业的需求
在传统漫画行业中,有很多优秀的漫画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动画片、游戏、电影。漫画作为集合了故事和绘画的艺术作品,很适合作为动漫产业的制作蓝本,因此,有人气的漫画作品,很多都被改编成了动画品。现如今是数字化时代,数字漫画的盛行,也延续了传统漫画的蓝本功能。中国近年的数字漫画发展迅猛,也不伐有被改编成动画的数字漫画作品。
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是国内知名的原创漫画分享平台。连载于该平台上的《十万个冷笑话》就是一部被改变成动画片的漫画作品。《十万个冷笑话》的作者寒舞创作的一部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幽默搞笑题材的漫画。其漫画风格延续了传统的漫画故事漫画风格,虽然作者的画功不算成熟,但是漫画中充满了创意,迅速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十万个冷笑话》的改编动画片,鼓舞了国内的漫画加,这个部数字漫画作品的改编动机在于,希望把有足够创意和新意的好的漫画故事作品展示给更多人。这部动画片的第一集播出,就收获了三小时转发过万的好成绩,同时漫画的单日访问量也过百万,可谓是大获成功。

第六章 总结
数字漫画作为一种新的漫画形式,在市场中磨练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他的商业价值蒸蒸日常。如今的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而中国市场对于这样创意产业的需求,依旧是求大于供。在数字媒体环境之下,经过包装和精心设计的漫画作品,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市场中赢取一席之地。所以,这样的环境下,对于创作人来说是一个空前的机会,却也充满了许多未知的挑战。中国的数字漫画创作朝气蓬勃,发展迅速,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提前加以重视和应对,会影响数字漫画的未来发展。
首先,数字漫画发展之快,现如今的数字漫画作品多如牛毛,基数虽大,但质量高的却不多。一味的复制之前已经成功的案例,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应对此种状况,作为创作者,应该更积极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加自己的见识,让自己的作品有深度,有广度。同时也要保持对于数字网络文化的敏感度,及时捕捉新的创作灵感、创意点,让自己的作品有新意。作为数字漫画的支撑平台,可以举办各种主题创作比赛,提供更多的竞争交流机会,让更多的创作者可以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作为商业需求,很多项目也可以公开征集作品,通过网络的互动性,集思广益,发现更多好的创作者和创意作品。
其次,数字漫画作品创意产业的商品之一,供求信息的平台不够完善。创意产业需要新奇特的作品,对于优秀的数字漫画作品求贤若渴。同样,许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创作者也希望得到自己的漫画作品商品化的机会,却苦于无处寻找机会。虽然目前国内有一些面向数字绘画类的商业供需平台,可做的却不够专业,供需双方都没有安全的交易保证,这也让很多创作者和商家错失了合作的机会,这对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如何能把数字绘画这类的创意产业做到像电子商务那样便捷安全,对于中国的数字漫画市场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品。
最后,对于原创数字漫画作品的尊重和保护不够自觉。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文明的进步,许多人已经形成了对于原创作品的尊重和保护。互联网作为开放、自由、平等的交流分享平台,作者分享自己的作品的同时也存在着被侵权的忧虑,这大大打击了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目前,并没有完善的保护条例,滥用、盗用创意作品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惩罚,这不但侵犯了创作者的权益也抹杀掉了很多优秀的创作者。因此,完善作品创作的保护机制,是中国数字漫画创作发展的助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