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放眼整个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民间儿童玩具的设计与发展真称得上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漫长又短暂的行走里程。简单与复杂,漫长与短暂,这些在这里并不矛盾,反而真切地表现出民间儿童玩具设计与发展之路上所影射的艺术与生活。
早期的玩具设计,儿童玩具设计大都发源于民间,起源于大众,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我国古老文化的宝贵财产。中华民族特有的本性,我国劳动人民独特的审美与情趣,都为儿童玩具的设计与形成打好了结实的基石。玩具设计的形成也为民间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健康。儿童玩具的形式上也包涵了不同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这 对于儿童的思想教育以及对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它成为整个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民间玩具被人称誉为“民间艺术品”,是因为它身上所具备独特的设计气息,现在也称之为独特的美学特征。民间儿童玩具具备诸多另类的艺术造型,它带领人们从另类的审美视角去研究这些艺术品所形成的独特造型规律,它们本身又与民间美术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千变万化的造型赋予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加之形形色色的种类都决定了民间儿童玩具在整个玩具行业至整个美术与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都为整体民间艺术与设计的研究提供了很多资料与知识。针对这些,我们可以总结出,在整个民间美术与民间艺术的领域里,对民间儿童玩具设计的研究非常必要,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项。
追溯民间儿童玩具的历史发展道路,我们可以发现它的这一路发展旅程都牵扯着社会科学文化、宗教历史、生产生活等诸多领域,它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时期的民俗民风、多民族的文化特色,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民间儿童玩具造型的不断更新与变化,既饱和了人们视觉与心理上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宣传着各民俗中所带着的民风,同时也揭露现代儿童玩具必然在继承与改革中才能快速发展。当然,对于民间儿童玩具的研究,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并鼓励整个文化艺术界的不断向前发展。
第 2 章 在整体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透视民间 儿童玩具的设计特征
2.1 对民间儿童玩具的认知与界定
所谓民间的艺术与文学、风俗与宗教,、以及其它的民间知识与民间创造,都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所以,“民间儿童玩具”的设计与出现重点都在于与“民”相关联,其涉及的不管是“民俗艺术”还是“民间艺术”,都因视角与内涵的不同别有其意。
“民俗艺术”是一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和艺术表征,它具有自己的传统风俗特性,很恰当地融入到传统风俗文化之中,是传承性民间艺术的一种,通常在日常生活、礼俗事宜、民间信仰、节令时节等方面被广泛应用。民俗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为其传承性、传统性和群体性等特征的赋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单单“民间艺术”,首先作为空间性的概括而言,属相对于上层艺术而言的下层艺术,它的下层性主要强调其物质创作与应用功能,而并不提及艺术本身所带有的传承性因素及艺术活动中所融入的传统性特点。
2.2 民间儿童玩具的来源与分类
2.2.1 民间儿童玩具的来源:
民间儿童玩具是我国传统与文化的宝贵财产,它发源于民间,起源于生活,来源于大众,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为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诸多乐趣,其对于传统文化、民间美术等的应用更进一步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为我们后来的研究与设计提供重要的资料和证据。
世界万物的起源都是以“使用”为基础,这点上我们所研究的中国民间儿童玩具也不例外。曾有《后汉书·王符传》记载:“或作泥车瓦狗诸戏弄之具,以巧诈小儿,”这足以证明我国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专门属于儿童的玩具,同时也说明玩具在汉代时期已经开始萌芽并且逐渐盛行。中国民间玩具艺术在清发表展到高峰阶段,已基本上已经具备完整的生产格局以及独特的风格样式。它的材质、工艺都相当丰富,也基本成熟,题材和技术的运用超出了之前的水平。另外,还有许多清代新创的作品,如产自南京的“西洋镜”,苏州的“影戏洋画”、北京的“猴戏”、“鬃人”等等。过去有很多依附于祭祀供奉或节日庆典等各类民俗活动的玩物,都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像武松打虎、关公、岳飞、文武财神、蟠桃会等,都是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虎、狮、象、麒麟以及钟馗、葫芦、酒仙、聚宝盆、太狮图、八仙庆寿等,都属于纸货一类;而常见的布老虎、十二生肖等都属于布制玩具。
2.2.2 民间儿童玩具的分类:
民间儿童玩具的种类丰富多彩,从材料与手法上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缝布、填泥、裁纸、捏面、削木、劈竹、弄糖、陶冶等。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儿童,分别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玩物。首先,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玩具的使用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谈不上,但是在这个阶段需要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视觉与听觉的能力,这个时候很多大人们为自己的孩子编织各种不同的花篮、绣球、灯笼等手工物;其次,对于 1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正是学步阶段,这个时候大人需要为他们提供既安全又有趣的学步训练玩具,如小木马或木制小车等;然而对于 3、4 岁的儿童来说,则需要为他们制作一些启发性的玩具,发展孩子的智力,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相对于以上而言,入学前的儿童爱好更为广泛,这个时期孩子的求知欲也随之增强,对玩具的要求也就更严格,不仅需要丰富种类,更需要在运用的同时促进身体的发育,常见的有踢毽子、碰碰圈或者儿童体育用品等。
第 3 章 从民俗生活追寻民间儿童玩具的设计特性 ………………19
3.1 民间儿童玩具的造型艺术与题材……………19
3.1.1多变的造型 …………………19
第 4 章 民间儿童玩具资源的保护与传承………………31
4.1 中国民俗文化的起源 …………………… 31
第5章 结论………… 35
第 4 章 民间儿童玩具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4.1 中国民俗文化的起源
早在 5000 年前,中国的民俗文化便逐渐形成,它以自己的方式形成了多面而复杂的格局,在我们这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有些民族自身的文化本身就已经很完整了,他们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内涵。但与之相对而言,有一些小的民族则是依附于强大的民族而生存的,这样一来,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叉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比如有一些民族特有的风俗节日,现在在很多民族都有体现。其次,中国的文化来源已久,经过数代人的继承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文化之都,其中贯穿始终的儒家文化到现在都源远流传,仍是我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另外由老子所创的道家文化,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文化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们通过文字、影像、录音等多种手段广泛搜集关于民间玩具的各种资料,丰富多彩的民间儿童玩具品种基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集合。在我们周围,出现较多的多为汉族民间玩具,相对而言,我们对汉族的民间玩具更为熟悉,对别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玩具,我们只能采取尽量努力保护与搜集,建立专门的民间儿童玩具协会和博物馆,妥善收藏与保管,借助新时代新时期的新方法展示并挖掘民间玩具艺术资源,促进更多人们对民间儿童玩具的关注与宣传保护。
第 5 章 结论
民间儿童玩具融于传统民俗文化之中,是中国民俗生活的产物,它以一种纯粹而优秀的本土化造型语言诠释人们对中国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延伸。
对在我国历史上民间儿童玩具的发展道路,基本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初期。它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同样也记录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与进步。我们都知道,最早的儿童玩具的出现是由泥土捏造的小型物状,我们也称作玩偶,它的演变是从人物到动物再到其他物品。劳动人民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凡的创造思维,完美地雕刻出石质玩具和木质玩具,然而那个时候很少见铁质玩具。发展到宋代时期,儿童玩具的发展得到了明显的跟进,这些都源于经济与文化的不断推进,随着经济利益的不断提升,儿童玩具的品种也随之越来越多样化。一只到近代时期,玩具的制造与生产变得不再简单,不单单是依靠手工劳力来制作,而是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这样的生产方式使得玩具的更新与变化更加快速,出现在市场上的玩具种类也更加多样化。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发表展到二十一世纪,儿童玩具的类型逐渐增加了新型的益智和电动类型,这样一来,玩具的生产与发展更加明显。
现如今存于我们脑海中的带有诸多民族特色的民间儿童玩具,诸如风筝、灯彩、瓷娃娃及布偶等,都一点点记录着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有过的繁荣,但是也有很多玩具发展的成功轨迹与辉煌业绩没有被保留下来,是因为那些历史原因以及人们心理上很多抹不去的阴影与传统偏见,,很多带有民间特色的玩物从市面上从此销声匿迹,然而,很多人却无动于衷,也毫无意识。随着时代的更替与发展,中国的市场气氛变得更加陌生,民间玩具被很多所谓的现代装饰玩物所取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对于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灿烂的文明来说,莫不是一种悲凉与悲哀。
参考文献(略)
解析中国民间儿童玩具的设计特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解析,中国,民间,儿童玩具,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