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选题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多年的传统舞蹈学习中,大胆设想民间舞蹈教学加以改革,使之更加完善。在以往的民间舞蹈教学中,一直以口传身授式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忽略文化传授价值,使学生陷入一个教学误区,形似神离,更谈不上了解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实质,限十技术教育,培养之人才为“艺术工匠”,与高校式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剥离,更谈不上文化传播与教授。民间舞蹈的产生是民间生活的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积淀而 形成的,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怎能是几个动作所表达的呢?现代文明的冲击,使我们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肆意的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改变,实际上就是对民族文化的破坏,这样的方式会使民间舞蹈最宝贵的风格性所流失。作为文化人对这样的现象,如果是不加思考的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必将使多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一统。
作为风格性教学,就是要使在教学中,将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律动相融合,多渠道的采用由直接获取文化知识、间接引导与生活体验感知上升到理性思考的方法行之有效的达到民间舞蹈教学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有效结合。
本课题首先在第一章节中,通过对民间舞现在教学的状况进行深化认识,将此为铺垫,分别从民间舞的教学发展历程、民间舞教学模式的时代性特征以及对现有民间舞教学模式的重新审视来分析,从而 引出民族舞“风格性”教学。随后的第二章节,就主要以云南艺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对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的现状以及开展提出论证,以此来充分挖掘“风格性”教学的重要性。最后的章节,通过民间舞“风格性”教学定位分析、“风格性”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风格性”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二方面进行详尽的探讨,从而 分析怎样进行民间舞“风格性”教学。
本课题最终的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就在十,要让大家认识到民间舞“风格性”教学是一种形式更为宽泛、内容更为深入、效果更为理想的舞蹈教学模式;能够真正达到在民族文化的烘托下,发扬、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已有研究成果陈述
现阶段国外对民族舞蹈文化的探索主要集中十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传承,舞蹈市场自愿的开发及现代社会进程中的舞蹈文化的重构等方面。如舞蹈学界对民族舞蹈的舞台表演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口益增多。
国内对十中国民族舞蹈传统文化的研究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部分学者注重十中国民间舞蹈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发展等方面,如罗雄岩所著《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马力学所著《中国民间教材及教学法》及潘志涛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等都是从舞蹈的学科建设及历史沿革等方面着手的;第二,相当一部分学者注重十中国民间舞蹈的机遇和危机等方面的研究,主要以詹晓南和!金秋等为代表,詹晓南的《舞蹈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处境》和金秋的《舞蹈高等教育的未来之路》都详细阐述了中国民间舞蹈的机遇和危机;第二,一部分学者关注十民族舞教学的创新上来,大量探讨了现代舞与民间舞之间的关系,以及合理运用的问题。提出了民间舞蹈现代化的问题,还讲两者之间的训练方法进行比较,试图找到能够共同的方法。
由此可见,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对十民族舞蹈的研究主要专注十舞蹈自身未来发展及走向或者是舞蹈表演效应,都是放在了宏观的研究课题上,但是对民族舞的个案研究与教学方法探讨和创新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非常的不足。现价段,关十舞蹈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在风格学、文化学、民族学和民族心理学角度所进行探索还十分的不足。因此,笔者认为民间舞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本文欲以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立题,从舞蹈风格学这一理论出发以“风格性”为教学的切入点。目的是要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间舞教学,赋子民间舞课堂教学新的方式和文化内涵。
与“风格性”教学这一课题有关的研究状况:到目前为止,以民间舞教学为主体,贯穿民间舞风格的理论研究文章有10余篇;在民间舞教学中谈民间传统文化的文章有20余篇;谈民间舞“风格性”的文章风毛麟角。目前,没有关十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研究的专著,只有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方面的专著,例如:《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舞蹈文化与审美》、等。与本题相关的文章散见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论坛》、《文舞相融》等学术期刊以及部分书籍中。北京舞蹈学院潘志涛教授在“舞动记忆历史回眸一一回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二十年”一文中指出:教学中人才培养、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构成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授和发展的核心环节。这无疑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在过去二十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也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未来教学重点与教学方向上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三、研究内容、理论视角及创新点
本课题立足民族舞教学的风格问题,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民族舞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梳理问题,从民族舞教学的模式和传统中总结其特征与规律,再解决教学风格的创新模式问题,民族舞教学传统意义上的教学风格分析必须要得以归纳和总结。
论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传统民族舞教学的分析去发掘民族舞风格化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这些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经验和理论模式,都应该以归纳分析的过程来为创新的风格教学模式做出理论铺垫,而 这一新的风格教学模式的阐述如何在学理上、传统经验上、教学实践中获得合理的论述,逻辑的衍生,都是这一课题的重中之重。
本课题研究将从民族舞教学的常识出发,将民族舞发展的历程做出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云南艺术学院民间舞教学的深入}}析,做出详细的教学模式,为民间舞教学的模式分析创造前提,从中总结出民间舞蹈教学在风格上的基本规律,进而 对民族舞教学模式提出民族舞教学着力点放在风格教学模式的层面进行探讨。在探讨创新的民族舞风格教学模式中,需要做到理论梳理、实践经验相结合,以论文前半部分完成的梳理和总结,对后文的创新进行可行性和合理性探讨。
论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传统民族舞教学的分析去发掘民间舞风格化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这些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经验和理论模式,都应该以归纳分析的过程来为创新的风格教学模式做出理论铺垫,而 这一新的风格教学模式的阐述如何在学理上、传统经验上、教学实践中获得合理的论述,逻辑的衍生,都是这一课题的重中之重。合理的理论阐述,在这个基础上推演并创新新的民族舞风格教学的模式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此分析作为文章的中间环节有着极大的理论特征,虽然有实践案例作为分析材料,但其中的合理性需要仔细把握和揣摩,譬如,从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舞蹈基本兀素、基本动作教学、编舞教学以及舞蹈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和组织,将其独特的个性进行归纳和发展,例如通过分析东北秧歌的舞蹈教学特征,将东北秧歌教学中牵涉的演员问题、基本动作要素、道具使用与练习、舞蹈姿势,节奏控制和编排等诸种相关要素进行特征总结,与其他民族以及本民族的其他舞蹈区分出典型的特征,形成独立的风格分析,如此再对云南花灯做出一套风格教学的分析,进而 以若干民族舞蹈教学案例的相关特点进行比对和归纳,这是实例分析的一个难点,只有解决这样一个基础的问题才能为后面风格教学的建设性模式提出可能性,如此,合理的分析和稳妥的实践论证是民族舞创新性风格教学的难点。
在对民族舞教学的系统解读之后,最终的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就在十,要让大家认识到民间舞“风格性”教学是一种形式更为宽泛、内容更为深入、效果更为理想的舞蹈教学模式;能够真正达到在民族文化的烘托下,发扬、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通过理论的梳理阐释为其做出理论依据及推演,并通过实践的案例评估将创新性民族舞风格教学的模式得以介绍和推广,使其在学理和实践上都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实用价值。
第一章 艺术院校传统民间舞..........................11-18
第一节 艺术院校传.....................11-13
一、 民间舞概念的界定......................11
二、 传统民间舞教学...............................11-13
第二节 艺术院校的“风格性”民.....................13-18
一、 民间舞的“风格性”定义...............................13-15
二、 “风格性”民间舞教学的.............................15-18
第二章 艺术院校开展民间....................................18-24
第一节 开展民间舞“风格...................................19-21
一、 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的重要性.................................19-20
二、 目前云艺对于民间舞“风格性”...............................20-21
第二节 开展民间舞“风格性”教学...................................21-24
一、 舞蹈理论知识.................................22-23
二、 舞蹈教学中的语言传达......................23
三、 “风格性”教学的课堂.....................23-24
第三章 艺术院校民间舞“风...............................24-29
..................................................................................
结语
放眼看当今舞坛,民间舞作为一个厚重的一个文化与历史载体,具有其一分明显和特殊的教育与传播功能。在当今的舞蹈高等教育中,我们应该懂得,民间舞的教学不单纯是技术技艺的传授,更多的应该是对综合知识的掌握,是对民间舞风格性的把握,而 民间舞的作品更应该抱着“源十民,高十民间”的追求,把民间舞的真正魅力通过舞蹈的肢体,通过舞蹈的文化传承,真实的展现在观众眼前,并使得民间舞的舞台表演呈现出全面发展与进步的良好态势。我相信,只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民间舞的风格魅力将会以更加广泛的形式展现在所有喜爱舞蹈、热爱舞蹈的人面前,到那时,也将会是中国民间舞步入辉焊的重要时刻。对此,我们深信不疑。
艺校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民间舞,教学,风格性,研究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