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国连环画艺术形式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65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1.课题的提出

中国连环画集文学与绘画特性于一身,同时作为大众化艺术的特殊产物,既包含了绘画艺术的特性,又是包含了文学叙事的特性。在物质匿乏,文化媒介传播单一的时代,它成为宣传国家政策、普及文化知识、陶冶群众审美的最佳方式,曾滋养过新中国成立后到几代人,并由此感染过和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出生在90年代之前的人们,对于当年的连环画至今依旧记忆犹存,可见连环画在当年是如此的盛行。从建国初期开始中国连环画就成为文艺宣传的主要媒介形式,拥有十分广泛的读者群,并且获得读者们的高度评价和发自内心的赞赏。
在经历过建国初期的繁荣之后,连环画义经历“文革”时期的畸形发展,终于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迎来发展的最高峰。用自然辩证法来分析这一时期连环画兴盛的原因可以得出以下两方面的规律:一首先从八十年代连环画自身内在分析,在八十年代时期里连环画注重文学、艺术创作的规律;注重文学艺术表现紧密联系大众审美趣味的关系;注重艺术造型美所传递出社会功能;注重文艺作品内在具有的思想性同艺术性之间进行紧密结合。并且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发扬光大,因此,中国连环画得到更为广泛的肯定和支持,拥有了更加庞大的受众群体,这是连环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内因。其次是外因,由于刚刚经历过“文革”特殊时期的洗礼,社会改革开放正处在起步阶段,宽松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国家宏观经济下,艺术家有足够自由和充裕的实践进行艺术创作,以及经济和科技没有达到丰富大众审美需要的地步,这一切地一切都为连环画在这八十年代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八十年代的中国连环画兴盛也就自然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了。

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八十年代连环画在中国美术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比重,作为大众文艺宣传最乖要的阵地,‘普经备受一世人的关注。同时,八十年代也是中国文艺发展过程,的一个开放的时一期,这一时期自文学艺术广纳百川,形成丰富多彩的局面,作为兼具文学叙事与图像叙事两方面特性的连环画,正是成为这两种叙事形.............
...............

第二章“八十年代”中国连环画题材与叙事特征研究

2.1“八十年代”中国连环画题材内容

2.1 . 1多种题材类型并行发展

在经历过十年八十年代的洗礼之后,作为大众艺术的连环画挣脱了文艺政治咽喉作用的束缚,开始关注“人”性的自我。连环画编剧与画家的个性传达诉求得到充分认可与尊重,也获得有了充分发展的机遇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开拓者们,响应时代的呼唤,创作出具有高度思想内涵与艺术个性化的连环画作品。新中国连环画在期间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连环画题材内容创作的数量与内容丰富程度,超过了历史的任何时期,中国连环画也就此走向了历史的巅峰。
1977年八十年代刚结束时,以政治与批判为内容题材连环画创作仍然占据主导的地位,’例如陈衍宁、汤小铭绘制的《无产阶级的歌》、许荣初绘制的《白求恩在中国》、影视摄影版连环画《洪湖赤卫队》、钟增亚绘《华主席和人民心连心》等。1978年国家文一艺政策的调整之后,我国的文艺创作逐渐丰富起来,早期出版发行过精品名作的例如 《红楼梦故事》、《三国演义》、《水浒》等,并且大量在八十年代中间被诬“反动”作家与作品得以“平反”重见天日;同时,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成果,伴随着外来文化大量的涌入,为连环画在题材内容方面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更加广阔的空间,题材选择方面突破了之前传统文学的范畴,加入外国文学、科幻、科普题材等等,涌现出大批题材新颖,内容题材多样的连环画作品。这其中还有许多是受到少年儿童喜爱的作品,例如《假话国历险记》、《世界上最小的乐器—日弦》等等作品,这些逐渐发展丰富起来的题材内容,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丰富的作品。
据统一计八十年代这期间的连环画发行与版数量均为历史之最,仅1980年至1983年问,全国就发行过连环画多达7400多种共计?5亿多册,在这一时期内动辄发行几十力‘册,有廿岭畅销书单种连环画的发行量都超过数百力一))之多。...............
..................

第.三章八十年代”中国连环画艺术形式研究....................19
3.1线描类表现形式........................................19
3.1.1单线自描形式............................................................21
3. 1. 2意笔线描形式......................................................21
3. 1. 3工笔重彩形式........................................................22
3.2水墨类的表现形式............................................................23
3. 2. 1单色水墨形式..............................24
3. 2. 2彩墨水墨形式..............25
3.3西画类的表现形式.............26
3. 3. 1油画形式..................................................26
3. 3. 2素描形式.....................................27
3. 3. 3水粉、水彩形式.29
3.4装饰类表现形式.31
3. 4. 1黑白装饰形式........................................3I
3. 4. 2彩色装饰形式...................................32
3.4.3年画装饰形式33
3.5其它类表现形式............33
3. 5. 1版画形式.............................................33
3.5.2电影摄影形式34
第四章一八十年代”中国连环艺术理论研究.................35
4.1连环创作经验与理论研究....................................................35
4.1.1连环画学术研究机构加强..............................................35
4. 1. 2创作经验探讨..........................36

结束

八十年代早己远去,中国连环画也渐渐消失,留下的只是残存的片段与美好的回忆,连环画用他特有符号图式,记录和谱写了lL十年代}[S一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作为视觉媒体形式成了那一时代的见证。同时,连环画作为意一识形态宣传媒介,图像叙事的方式本身比较直接容易让人接受,而且连续的图像叙事方式带给人更加直观的认知体验,并且在八十年代时期当时的传播媒介形式单一,连环画价格成本低廉、适应性强,深得大众的喜爱与接受,囚此也比其它的艺术媒介更利于传播。作为文学的叙事形态,连环画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现状,而且从中还能清晰地反映出当时大众的意识形态,作为图像叙事载体,’它集中了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通过连环画的研究可以反映出当时绘画的思潮、理论、表现手法以及各种意识形态等等,成为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的主阵地。
总之,研究八十年代连环画的发现它的价值依}日重要,这一时期所创造出来视觉语言元素留给人们太深的印象,作为文学与图像叙事的载体,它的存在对于当今的中国人仍旧有着挥之不去的感觉,己成为表述特定时期的特殊的视觉语言,连环画成为了它是不可多得的史料参考材料,其内容反馈出当时的历史状况和社会思潮,对它的研究可以使加深对八十年代连环画的生存状态的理解,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特定人群价值观的反应,成为了特定时期文化意识形态的“证词人”,可以使我们对集体无意识状态下蕴含的图式精神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本文有关连环画的研究可以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同时有一许多的艺术家凭借自己敏锐地眼光也在对其关注和思考,他们将这特有的视觉符号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和全新的认识。同时,对当前寻求个性化意识形态的今天,我们用批判与继承的精神,将这些优秀艺术中的视觉元素再次提炼出来,用以启迪思路,发现这些美得元素依旧可以运用到艺术创作实践中去,也为当前的美术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地素材资料与灵感启示。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